【题注】
葬志:墓志铭。寒花:归有光妻子的婢女。寒花葬志是归有光为亡妻婢女所写葬志。全文仅一百余字,多以回顾亡妻生前婢女事。文字乍一读来,简洁练达,婢女寒花活泼可爱、栩栩如生、富有情趣。细一品味,却是思妻情切、哀婉凄恻。整篇文章给人以甜中含苦,不尽哀伤之感。
原文
婢③,魏孺人④媵⑤也。嘉靖丁酉⑥五月四日死,葬虚丘⑦。事⑧我而不卒⑨,命也夫!
点评:本段简练交代寒花其人,去世、下葬。一句“事我而不卒,命也夫!”由此推及个人命运之殇,儿时丧母、成年丧妻,悲从中来,使整篇文章笼罩在悲痛的氛围之中。
婢初媵时,年十岁,垂双鬟⑩,曳⑪深绿布裳⑫。一日,天寒,爇⑬火煮荸荠⑭熟,婢削之盈瓯⑮,予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⑯动。孺人又指予以为笑。
点评:本段从初识寒花写起,详写其年龄、发髻、衣着。接着以简介笔调叙述寒花与作者夫妻之间的两件事,寒花伶俐、俏皮、可爱之态呼之欲出,令人心生喜欢。然三件事中“初媵时”“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孺人又指予以为笑”几处,寥寥几笔却是弦外有音,或时间、或神态、或动作的记述,无不记载有情人曾经伉俪情深,而今唯有“头白鸳鸯失伴飞”的落寞,更见“事我而不卒,命也夫!”的感叹之痛。
回思是时,奄忽⑰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
点评:本段感叹时光飞逝,“奄忽便已十年”正与“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所抒幽怀,异曲同工。思念亡妻,一往而情深,春花秋叶,触绪还伤。
——选自《四部丛刊》本《震川先生文集》
总评:全文篇幅短小、构思巧妙、详略得当。选材细微,笔墨平实却深感人心。可以说用极淡之笔,写极浓之情。
【注释】
①寒花:作者原配夫人魏氏陪嫁过来的婢女。
②志:墓志,一种文体。
③婢:指寒花。
④魏孺(rú)人:指作者之妻魏氏。孺人:古代官员之母或妻的封号。
⑤媵(yìng):陪嫁的婢女。
⑥嘉靖丁酉(yǒu):即公元1537年。嘉靖:明世宗朱厚熜年号(1522—1566年)。
⑦虚丘:地名。归有光家乡江苏昆山县东南有丘虚镇,二字或倒置。一说,“虚”同“墟”,“墟丘”即大丘、土山。另一说为“虎丘”。
⑧事:服侍。
⑨卒:到头,到底。
⑩鬟(huán):妇女梳的环形的发髻。
⑪曳(yè):拖着,这里是拉的意思。
⑫裳:古时下身的衣服,类似于长裙。男女均穿。
⑬爇(ruò):点燃。
⑭荸(bí)荠(qí):一种水生植物。根部可吃,南方或称马蹄。
⑮瓯(ōu):小瓦盆。
⑯冉(rǎn)冉:形容缓慢移动或飘忽迷离。
⑰奄忽:忽然、很快地,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参考译文
婢女寒花,是我妻魏孺人的陪嫁丫环。死于嘉靖十六年五月四日,葬在土山之上。她没能侍奉我到底,这是命啊!
寒花当初陪嫁来我家时,年方十岁,两个环形发髻低垂着,一条深绿色的布裙长可拖地。一天,天气很冷,家中正在烧火煮荸荠,寒花将已煮熟的荸荠(一个个)削好皮盛满了小瓦盆,我刚从外面进屋,取来就吃;寒花立即拿开,不给我。我妻就笑她这个样子。我妻经常叫寒花倚着小矮桌吃饭,她就吃,两个眼珠慢慢地转动着。我妻又指给我(看)觉得好笑。
回想当时,一晃已经十年了。唉,真可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