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80后读者来信,提了一个一直困扰他的问题。他说,他总爱用别人对他的认可度来衡量自己的价值,久而久之就成了讨好型人格。处处讨好别人,让他变得极度敏感。不惜委屈自己,使他失去了内心的自由。他问:“我该怎么处理自由与被认可的关系?我做得不够好是不是跟我从小的经历与极度缺乏安全感有关系?”
人格形成当然和从小的经历有关,对于一个男孩子来说,童年缺失父母关爱,特别是缺失母爱,会让他缺乏安全感,变得不自信。我在《破译命运密码》一书中曾剖析过这种人格的特点。但抛开这类特定人群,对于社会的大多数人来说,社会认可与内心自由的矛盾普遍存在。
就以作家这个职业来说,一部作品得到社会认可无疑会使作家受到鼓励,成为创作的动力。但很多时候,好的作品也会很寂寞,得不到众人喝彩,甚至身后才被承认,文坛这样的例证不少。于是作家就面临着选择。可能最想写的东西与当下的社会认可无法统一,那么,或者迎合大众,或者屈从内心。我们看到那么多虽然喧嚣一时却很快被遗忘的作品,也有那么多人选择了默默耕耘,哪怕知音寥寥。
这是从事业的角度说。日常生活也不乏这样的例子。
我有一个熟人,在周围人眼里她是孝顺的女儿、贤惠的妻子、慈爱的母亲,但她却常常会为一些小事烦恼。比如,今天晚上丈夫下班后有一句抱怨,她会想,丈夫是不是对自己不大满意?明天去看望父母,老人不经意流露出一点不高兴,她又会反省自己是不是哪一点做得不够好?后天儿子放学回家后不想说话,她又认为儿子对自己疏远了。其实引起她疑虑的这些因素往往并不存在,对方的种种表现很可能根本不是针对她的,当她总为这些琐事困扰的时候,心中便没有了自由。
还有一个女孩,每次和朋友聚会后总是特别疲惫,又找不到原因。其实,她之所以累是总想刻意讨好别人,想让身边的每个人都高兴,而这种内心毫不自由的应酬需要很大的精神支出。从心理学的角度说,人为什么想刻意讨好别人呢?自卑恐怕是一个原因,但有时一个人太过优越,不愿使周围的人受到刺激,也会变得四面讨好,诸如此类原因种种。
怎样拿捏社会认可与内心自由之间的尺度,这是一个哲学问题,也是许多人都要面对的实践问题。社会认可与内心自由当然是一对矛盾,不仅是从小缺乏安全感才会面对这样的困扰,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只要不是过分放纵自己,都需要在这两者之间掌握平衡。
只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平衡尺度。
有些人毫不考虑社会反应和他人认可,一味我行我素,无疑会碰钉子。而有些人过分注重环境和社会认可,特别在意他人与亲友的感受,处处压抑自己也不必要。
这里,过分的放纵自我和过分的“讨好”环境都是偏颇。
而在生活中,凡是受到这个问题折磨的多是后者。来信的男孩就属此例。
究竟如何拿捏社会认可与内心自由二者之间的尺度?
首先,最好做到两者兼顾,既获得社会认可,又获得内心自由。譬如选择既有成就又自己喜欢的职业,选择既有业绩又自己爱做的项目,选择既有合作成效又自己喜欢的合作伙伴,如此等等。这里有很多艺术。
其次,当社会认可与内心自由不能兼顾时,要敢于在二者间做出取舍,要划定内心自由领地不可侵犯的底线,坚决保护心灵的自由。我们要追求社会及他人的认可,但只能适度的“察言观色”,适度的“委曲求全”,适度的“讨好他人”。如若过分,整个人都崩溃了,社会认可还有什么意义?
再次,对于社会认可本身也要取舍。前提是区分社会认可的重轻次序。如你将事业放在首位,那么与事业无关的许多人际关系应酬就要尽可能删减回避。为了大的社会认可,你必须放弃处处做好人的“奢望”。如你将家庭看得特别重要,那么,影响家庭生活的许多交际都要省略。谢绝一些邀请会使一些朋友不满意,但你不能“讨好”一切人。
至于再细下去,对他人哪种程度的“讨好”是必需的,哪种程度的“讨好”是多余的,都要学会掌握其中的取舍分寸。
社会认可很重要,自由和洒脱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