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圃里的花儿开了。虽然只有零星几枝,却也鲜艳夺目,“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象总会在这个肃杀的秋季里给人的心里添上几丝暖意。
放学了,学校里的人都走得差不多了,我终于有机会可以近距离地观赏这些花了——平日里我如果是蹲下细看,定会被认为是“采花大盗”而被投以指责的眼神。我蹲下来,小心翼翼地捧起那低垂的小脸儿,仔细观赏起来。花儿不大,却有层层叠叠的花瓣,象缩微的牡丹花,每一片花瓣都显得小巧精致,边缘薄薄的向上翘起,像天使嫣红的唇。小花儿呈粉红色,像羞红的女孩子的脸。花瓣捧在手里,有一种细嫩柔滑的感觉。真漂亮!我赞叹道。然后轻轻放下那花儿,欲转身离去。似乎听到一记轻微地花瓣凋落的声音,我心灵感应般的一回头,竟见那整朵花落在了地上。我愣住了——没想到我的爱竟毁了它,然后,我意识到我错了,我不该以爱为借口为了满足自己的欣赏欲望而去改变它含苞以来便有的姿态;我不该为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顾及这个目的的实现会不会殃及它的性命;我不该霸道地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人类的陪衬而肆意地拨弄一枝花……可是现在,一切都已经晚了。
不由记起小时候,有一次爸爸无意捉到了一只锦鸡,它那华美的羽毛让我一眼便爱上了它。于是,我不顾爸爸的阻挠,在它的腿上拴了一根绳子,将它据为己有。谁知,失去了自由的它拒绝进水进食,没几天就饿死了。我伤心惋惜了好久,却也无能为力,我所谓的爱迫使我害死了那只漂亮的锦鸡。现在想来,那种爱其实是自私的,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那种爱,与其说是爱,不如说是一种占有。如果我真的爱它,我当时就该为它着想,把它放回山林,让它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而不是片面地认为喂它米粥、谷子便是爱它的表现。
生活中,我们常常认为我们爱一样东西,于是便从自己的想法出发,用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去表现我们的爱,殊不知,我们主观上的想法、做法有时并不适合那样东西,我们的爱将它推向了死亡。
我们对物是如此,对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我小心地将那些散乱的花瓣拾起,夹进书里,再次凝视了那几枝花后,默默地离去。
简评:《摧毁生命的爱》,一见这个题目就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爱”应该是对生命的保护,怎么成了对生命的“摧毁”了?细读全文方知就里。作者由一次对花朵的爱惜欣赏而导致一朵花的凋零,进而联想到对一只锦鸡的伤害,再由对物的虽欲爱之而实伤之的现象,进一步推广到我们人世生活中的现象。是的,这样的现象简直是太多了,在我们这个有着几千年儒教文化传统的国家,无论家庭还是社会,对我们的孩子有着太多的以所谓“保护”的名义而进行着的实际上的“溺爱”,其结果是弱化了孩子们的生存能力,遗害无穷。但作者的写法高明,因为前面写足了对花和锦鸡的认识,文章只在最后点到为止,“我们对物是如此,对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就升华了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