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皮皮阅读 · 杜甫
目录
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小学生诗词 > 杜甫 >

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赏析

作者:张易萱  时间:2023-06-06 11:16:14

杜甫《登高》赏析

风急天高猿啸哀②,渚清沙白鸟飞回③。无边落木萧萧下④,不尽长江滚滚来⑤。

万里悲秋长作客⑥,百年多病独登台⑦。艰难苦恨繁霜鬓⑧,潦倒新停浊酒杯⑨。

注释

①古人有九月九日登高的风俗。这首诗就是代宗大历二年(767)重阳节,杜甫在夔州(今重庆奉节)登高时所作。

②猿啸哀:巫峡多猿,鸣声甚哀,所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③渚:水中小洲。回:回旋。

④落木:落叶。萧萧:风吹叶动之声。

⑤滚滚:相继不绝,奔腾不息。

⑥万里:远离故乡,指夔州距长安遥远,回京无望。常作客:长期漂泊在外。杜甫自乾元二年(759)弃官流寓秦州、同谷、成都,至大历二年(767)在夔州作诗,颠沛流离近十年,所谓“一辞故国十经秋”。

⑦百年:犹言一生。多病:杜甫患有疟疾、肺病、风痹、糖尿病、耳聋等多种疾病。独登台:时逢佳节,诸弟分散,好友先死,孤客夔州,举目无侣,故云。

⑧艰难:一指个人生活多艰,一指国家世乱多难。苦恨:极恨。繁霜鬓:白发日多。

⑨潦倒:犹衰颓,因多病故潦倒,即《秋日夔府咏怀一百韵》所谓“形容真潦倒”意。新停:最近方停。时杜甫因病戒酒。浊酒:浑浊的酒,指劣酒。

赏析

相比五律,杜甫在七律方面的成就,更是对中国诗歌艺术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杜甫以前,七律多用于宫廷应制唱和,这类诗内容贫乏,语言也平缓无力。到了杜甫,不但在声律上把七律推向成熟,更重要的是充分发展了这一诗歌形式所蕴涵的可能性。七律同五律一样,是固定的诗型,但杜甫利用它比五律稍大的篇幅,使之能包含相当大的容量;在语言节奏方面,虽然七律每句只比五律多两个字,但经过杜甫的精心调节,却可以产生多种多样的变化。于是,七律成为一种既工丽严整,又开阖动荡,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的诗型。

登高、悲秋,这是常见的题材,七言、八句、平仄律,这是固定的格式,杜甫的过人之处正在于用这常见的题材和固定的格式,写出了千古名篇。七律讲求字句紧缩凝炼,这首诗的首联、颈联和尾联都是紧缩凝炼的,每一联中都包含了丰富的意思,而对偶又很精切。这首诗的四联都由对偶组成,但又不觉板滞,一是因为首尾两联是似对非对的,读起来很流畅,细看才发现是字字相对的;二是因为第二联并不密集,而是疏朗平畅的。这使整首诗的节奏疏密相间,句式松紧变幻,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特色,从艺术表现手法来说,也正体现在这些地方。一般认为在七律里用叠字感觉像凑字,但这一联里的“萧萧”、“滚滚”却深受好评。用“萧萧”表现出漫天黄叶落下,用“滚滚”写出江水的奔腾,萧瑟中有跃动,悲凉中有壮阔,使整首诗变得气魄宏大,格调雄浑,作者正是用这种气势恢弘的秋景衬托出自己壮志难酬、悲愤凄凉的心情。

被称为杜甫平生第一首快诗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也是一首正规的七律,但和《登高》相比,无论在思想情感还是表现方式上都截然不同:“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诗歌表现收复的喜悦。这种喜悦不仅表现在内容上,也表现在节奏上。律诗是要尽量把虚字锻炼得干净的,这首诗却用虚字结构起全文,“忽”、“初”、“却”、“漫”、“即”、“便”,使全诗一气流转,节奏明快,很好地衬托了作者欣喜欲狂的心情。当然,韵脚的选择也相得益彰。相比《登高》的“来”字韵,“裳”、“阳”等ang字韵更能体现开朗的情感。

相关作文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原文及赏析 杜甫《九日蓝田会饮》原文及赏析 杜甫《和贾舍人早朝》原文及赏析 杜甫《小至》原文及赏析 杜甫《春夜喜雨》原文及赏析 杜甫《新秋》原文及赏析 杜甫《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原文及赏析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原文、赏析、思想感情 杜甫《登岳阳楼》原文、赏析、思想情感

推荐热门作文

杜甫《蜀相》题解,译文,注释 杜甫《客至》赏析 杜甫《潼关吏》题解,译文,注释 杜甫《归梦》题解,译文,注释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注释、翻译、赏析 杜甫《旅夜书怀》题解,译文 杜甫《堂成》题解,译文,注释 杜甫《哀江头》题解,译文,注释 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题解,译文,注释 杜甫《陪裴使君登岳阳楼》题解,译文,注释
课外书|读后感|话题作文|作文素材|专题作文|单元作文|英语作文|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