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轻轻拍打着车窗,依稀可见的村庄慢慢地出现在视线里。一阵阵沁人心脾的梧桐花香,扑面而来。那一片片梧桐绿下,就是奶奶的家了。
庭院里杂物堆得很多,但很整齐,看得出是刚刚打扫过的。柴屋里奔出喜笑颜开的奶奶:“看看呢,大孙子来啦!”她扔下手里的柴棒,揽我入怀,粗糙的手轻抚我的头,拍打着我的后背,菊瓣似的笑容从奶奶满是皱纹的脸上绽放,她的眼里泛着亮光,不知是眼泪还是柴烟熏的......
大门外有几颗小脑袋晃来晃去,不时地向院子里张望着。“是邻家的孩子们吧,进来玩吧。”爸爸招呼着他们,我拿出带来的零食分给大家,他们高兴地蹦着跳着,拉起我的手,前呼后拥地来到村边的小河旁。抠螃蟹、打水漂、赶鸭子......那孩童的笑声、鸭鸣声打破了这片寂静的梧桐树林,惊起飞鸟无数......
爷爷奶奶养育了六个儿女,在那个年代,他们白天在地里干农活,晚上回来照顾孩子和老人,生活很艰苦。奶奶是一位坚强的老人,她靠自学成为当时镇上唯一的一名“接生员”,不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她接生的足迹遍布十里八乡,亲手接生过上千个婴儿,得到乡亲们的交口称赞。那郁郁葱葱的梧桐树林啊,棵棵都包含着艰辛而美好的记忆。
乡村的夜晚是那样安详。夜空也像刚刚洗过的深蓝色缎子,蓝幽幽的,有一种置身梦境之感。那银色的月光,映着几丝羽毛般的轻云,真像一个穿着洁白纱裙的仙子。梧桐叶的光影投进屋里,婆娑地映照在地上、床上,摇曳着......忙碌了一天的大人们已经入睡,玩耍了一天的孩子们也伴着纺织娘的歌声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席慕蓉在《乡愁》中写道: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让人怀想那些梧桐树下永远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