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安得广厦千万间”,房子是中国人最普通又最重要的需求,而房子的变迁又见证了我家小康生活的进化史。
我家的第一座房子是闽南典型的土房子,是我爷爷40年代末建的,奶奶经常和我:虽说房子是她和爷爷亲手建的,很有幸福感。但是那会的房子,地上都是黑泥土,而且高低不平的,每次一下雨,地上总是滑溜溜的,做饭用柴火总会湿掉,有时候刮起台风,总担心房顶的瓦片会被吹掉。日子虽然苦,但是至少安心,因为新中国终于成立。
时间过得很快,我家的第二座自建房迎来了契机,改革开放吹响了号角,全国都在响应邓爷爷的号召。爷爷带着年轻的爸爸在这股春风中,承包了一大片茶园,经过10多年的打拼,终于用赚来的钱在老家建了一栋5层的小洋房,小洋房既保留了闽南的特色,又融合了新时代的建筑风格,在新农村中别提多醒目了。此时我的也很会选择时机——出生了,见证了我们家步入小康生活的重要时刻。
小康生活从不止步,爸爸将传统的卖茶渠道从线下一部分转到网上销售,两者相形益彰,收入一下子大大提升了。这不,我家又有新房子了。爸爸用赚来的钱,在县城买了一套150平的高层商品房。我的新家位于县城中心,我读的学校就在家旁边,我的新家开启了“智能家居”时代,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曲面3D电视,扫地机器人,智能马桶......我的生活真幸福!
从茅屋到高层电梯房,我家的房子变形记见证了我家幸福的小康生活。我要感谢祖国的日渐强大,因为有了祖国的富强,才有了我家今天的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