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暮霭,花木兰草都在迷离中,方寸间只有走近,才能观清楚似“仙境”般游走到眼前之人,而缭绕于云雾中的这一切不是美景,因为路人皆不敢呼吸,大家都戴着口罩,行色匆匆不敢在这雾霾中停留半步。曾几何时感叹,为何小小年纪就要经历,经历雾霾这让人无法理喻的奇景。
每每都迷茫:天空是蓝色的,可我看到的是灰蒙蒙的;小鸟展翅飞翔,可我只听到飞机从家乡的天空轰鸣驶过;河水是清澈见底,可我见到为何是浑浊干涸的小溪?为何美好的事物都是书中看到的,美丽的《桃花源记》呀,你只是书里面梦幻的缩影吗?
一日,透过深邃的暮色遥望,真想拨开红色的雾霾,马上走入天蓝水碧的桃花源。霾越发厚重起来,刺痛了我的双眼,泪不禁流了下来,突然有一个模糊的身影,他头戴折角巾,身穿襦裙套装,足穿笏头履缓缓向我走来。在他即将与我擦肩而过时的那一瞬,停住脚步,拱手向我深施一礼道:“姑娘,在下东晋陶潜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
“什么,什么?真的吗?没有听错吧!”我使劲揪着耳朵。“你真的是那个著名的大诗人陶潜吗?那个“隐逸千古之宗”的五柳先生?”我瞪大了双眼,无法抑制住内心的激动,紧攥着他的衣裙。
面对孩童的我,没有半点责备。儒者风度的的他,微微颔首点头“在下,正是!敢问姑娘为何愁眉不展,所思何事?”我告知了我的迷茫和困惑,为何我要承受雾霾的天气,为何你能生活在世外桃源?
五柳先生哈哈大笑起来,说那美丽的桃花源,也是他梦中追寻的,他依旧在找寻日思夜盼的桃花溪。我疑惑不解起来,真是佩服先生的毅力和精神。
他笑而不语。
沉思着慢慢向我讲述了东晋的人文历史和他为何苦苦寻找的根源。娓娓道来中,激动处慷慨激昂,心酸处暗自神伤,我几度默默流下泪水。他告诉我不必困惑与迷茫,想想雾霾的根源只不过是不爱护环境造成的,而他则是为躲避战乱,每天都提心吊胆地生活,衣不果腹食不蔽体,只有门前的五棵柳树可以倾诉衷肠。听说间,豁然开朗起来,想想先生说得也是,我现在衣食无忧,只是对霾深恶痛绝罢了,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下定决心治理,一定会看到蔚蓝色的星球。
一番攀谈中,我把知道的前朝后古略微讲了一下,先生也几度安抚我那超速的小心脏。回顾中猛地发现,不管哪朝哪代都是期盼生活在桃花溪中,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一首小小的《桃花源记》会成为千古名作,让人念念不忘,那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啊!
霾渐渐稀薄起来,也许排放尾气的人们都回到了家里,准备迎接着新的黎明。忘年之交谈也让我们忽略了时光的存在。
不知怎的,夜暮如初漫天的色彩像星辰般明亮,我们俨然成为这风景中的一笔,在历经沧桑的古道中,我一转身,不曾想望见五柳先生的远去背影,有道是落落尘沙,偶然遇之,千里万里,消散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