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一个秋天的傍晚,我在回家途中,路过洞庭湖。这时我心想:这儿的景色可真美,洞庭湖果然名不虚传。于是,我就被这迷人的景象给留了下来。
我登上岳阳楼,仰望着天空,天上皓月当空,万里无云,可美了!那洁白明亮的月亮高挂在空中,像一个圆圆的大玉盘。周围的小星星一闪一闪的,仿佛一个个小眼睛,一眨一眨的,围着那圆圆的月亮。月亮把它那耀眼的月光照向洞庭湖,洞庭湖顿时像穿上了银色的衣裳。远望洞庭湖,不知是湖光还是秋月。在无风的情况下,湖面象一面没有被打磨过而又硕大的大镜子,在湖的四周有好多的树木,它们既像守卫着洞庭湖的士兵,又像一个个力量巨大的绿巨人,在看守这迷人的洞庭湖畔。还有一些小花·小草在湖边翩翩起舞,更给这洞庭湖畔增添了一份色彩。远远望去,湖的景色如痴如醉,看的我眼花缭乱。湖面象一个用银子做的大盘子,君山就像一个小巧玲珑的青螺。
一阵秋风把我那副呆呆的样子,换成了心旷神怡的样子,我迫不及待的拿出纸笔,写下来这首诗: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第2篇】
一个月色如水的夜晚,我来到洞庭湖边。天上,一轮明月高高挂起,把皎洁的月光静静的洒向大地,辽阔无垠的洞庭湖水面,在月光的笼罩下,就像蒙上了一层洁白的轻纱,清澈的湖面将皎洁的月光温柔的反射,让人分不清哪是月光,哪是湖水,好一派宁静和谐的景象。可以想象,此时浩渺无边的八百里洞庭,陶醉在月光的爱抚之下,一边与周围的群山相吞吐,一边似乎在与月亮轻语呢喃。天上没有风,水面波平浪静,不见一丝波纹,月色朦胧,四周的群山绿树隐隐约约倒映在湖面上,使平静的湖面在洁白之外,更增加了几分朦胧,整个洞庭湖面就像一面未经打磨开光的铜镜。远远望去,在皎洁的月光的辉映之下,洞湖庭山越显青翠,洞庭湖水越显清澈,明月,碧水,青山,让人感觉像是走进了美妙的画卷。
漫山遍野都是常青树,有松树,柏树,香樟树,还有龙舌兰和剑兰,在凉爽的秋风中,树叶婆娑,树影婀娜,仿佛在娓娓歌唱,又仿佛在翩翩起舞。面对如此的美景,我忍不住自言自语起来:“已是深秋了,洞庭湖山水还是一片翠绿,不像泰山,叶子黄绿相间,更不像香山,叶子红叶似火,尤其是湖中的君山,更是碧绿无暇,青翠欲滴。”在美景中心醉神迷的我,只觉得自己身轻如燕,飘飘欲仙。我忽发奇想:如果能够飞上云端,鸟瞰洞庭湖山水,那八百里月光闪烁的湖面,真像一面完好的明镜,又像一块无暇的翡翠,不,应该说更像一只晶莹剔透的银盘!而湖中碧玉般挺立着的君山,不恰好是银盘中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吗?
【第3篇】
一个美好的秋夜,凉 风 习习,赴任途中的刘禹锡正坐在旅店的窗前,一个人对月小酌。这时,一缕月光透过窗棂在桌上投下了一个朦胧的光晕。刘禹锡想良辰美景,我可不能错过。于是,刘禹锡信步走出店外,悠闲自在地向洞庭湖走去。
刘禹锡来到了一座凉亭里,就坐在凉亭,抬头望了望夜空,这才发现夜空是多么迷人。月亮高高地挂在空中,像是在蓝桌布上的一块大玉盆。不知过了多久,蒙住月光的轻纱才退了,明亮的月亮把皎洁的月光投向人间。
月是迷人的,月光下的湖面更是令人陶醉。茫茫的洞庭湖,烟波浩渺,横无涯际。湖面非常宁静,就像一面没有打磨过的铜镜。渔船归来,星星点点的渔火倒映在湖面上,像给湖面铺上了碎金子。浪涛时时会拍打着岸边,仿佛一位妈妈轻轻地拍打着她的孩子,让孩子快点入睡。小鱼跃出水面,没有让你看见,小鱼就回到了水里了。
登上了岳阳楼,刘禹锡看到的景物更胜一筹。山绕着水,水绕着山,水山一色。湖水和君山互相辉映,显得十分和谐。如果把洞庭湖比作一面铜镜,那么君山自然变成了镶在铜镜上的一颗绿宝石。想着想着,刘禹锡就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