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皮皮阅读 · 短篇推理小说集
目录
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中短篇小说合集 > 短篇推理小说集 >

《大明奇案之鱼肠锋利》全文阅读_作者:幻境

发布时间:2023-07-20 06:50:48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清明时节,兖州府一派烟雨迷醉的景象。城东一座大宅更是高挑红灯,鞭炮齐鸣,门口人来客往热闹非常,毅武侯韩平韩老将军今天在此卸甲归田。上门宾客或是朝中重臣,或是封疆大吏,更有甚者千里迢迢来此拜贺。

韩老将军年近古稀,至永乐皇帝还是燕王之时就在其麾下效命,平生征战无数,靖难之役他更是大显神威,助燕王夺取帝位,立下不世之功。时今永乐皇帝御驾北征,韩平上书请战,皇帝念其年老不忍劳动,就颁下旨意册封韩平为毅武侯,赐丹书铁卷,在兖州颐养天年。

兖州知府徐璋数日前就接到请柬,心中犹豫不决。一是徐璋为人不善交际懒于应酬;二是早年与韩平之间有些摩擦。可那边有话传来,韩平将在酒席宴前当众展示一件稀世异宝,此宝乃是传说中的鱼肠古剑!徐璋此生最爱鉴赏古董珍玩,权衡之下也就带着萧左赴约前去了。

徐璋送上贺礼进得门去,毅武侯府内极尽奢华,宴席摆在后厅,前来道贺的大多是武将,像徐璋这样的四品文官只能坐在最后排。徐璋坐在角落自斟自饮,只盼着韩平早些将宝剑取出。一旁陪侍的萧左见徐璋闷闷不乐,唉声叹气,便问其缘由。徐璋答道:“绝非本官鼠肚鸡肠,只是那韩将军祖籍洛阳,为何要在兖州归隐?兖州百姓又要被其所累呀!”

就在此时,韩平摇晃起身敬酒,看样子已经醉得七八成了,众官员各自举杯纷纷响应。韩平大笑道:“有劳各位如此看重老朽,韩某这就去取宝剑来给大家观赏助兴!”

两名侍从扶着韩平离了宴席,奔西跨院去了0过了半个时辰,韩平仍未折返,徐璋等得有些心焦,便叫侍从前去探看。忽听西跨院方向有人高喊:“大事不好!侯爷被杀了!”

徐璋大惊,立即随众官员跑去查看,西跨院内正房大门敞开,隐约看见韩平趴在地上。徐璋紧跑两步横在门口,拱手说道:“列位大人切勿入内,此乃凶案现场,兖州是本官治所,理应由本官前去验看!”随后又向身边的萧左耳语几句,萧左领命出了侯府。

徐璋除去靴子迈步进得房内,四下环顾,屋中桌椅饰物摆放规整,并无打斗痕迹。地面上有些许已经风干的足印,辨识不清。韩平背后插着一把短剑,手脚松弛,看来是在毫无防备之下被人刺中要害毙命。尸体旁边摆着一个紫檀木盒,盒内有鲨皮剑鞘。再看凶器,此剑长约一尺四寸,看剑柄和剑身上的花纹,应该是先秦的铸造工艺。

“莫非这就是鱼肠剑!韩将军怎会被自己的宝剑杀死?”徐璋眉头紧锁。

门外议论纷纷,徐璋来到众人面前,高声说道:“侯爷已被利器刺死,凶器可能就是鱼肠宝剑……侯爷乃是朝廷重臣,而今死于非命,此事非同小可,今夜在场之人都有嫌疑,本官请列位大人暂居侯府,以便本官询问。”

徐璋此言一出,立刻招来非议:“凭你一个小小的四品知府,竟敢如此妄自尊大,在场都是朝廷要员,耽误了政事,你吃罪得起吗!”

“哼!兖州乃是本官治所,查案缉凶乃是本官的职责所在!如果放走了凶犯,陛下怪罪下来,列位又有谁吃罪得起!”

这时,萧左率领千余府兵将侯府团团包围。众位大人口舌之声不止,萧左手按佩刀大喝一声:“侯府各个厢房已经为大人们收拾完毕,请吧!”

众人面面相觑,无奈之下只好依从。徐璋令部下将侯府从里到外仔细地搜查一番,并无所获,又将搀扶侯爷的两个侍从以及西跨院的卫士唤到近前详加询问。当时,两个侍从搀着侯爷来到房前,侯爷独自进屋,将门关上。他们在阶下等了半个时辰还未见其出来,想是侯爷醉酒睡着了,便敲门询问,房中没有半点生息,这才斗胆入内观看,就见侯爷背插利器,倒地毙命了。巡逻的卫士也没听见屋内有打斗声音。

徐璋遣去众人,萧左看了看韩平的尸体,说道:“从侯爷被刺的部位来看,凶犯出剑极准,下手干净利落,定是一流的刺客,看来宾客中武将的嫌疑最大。”

“萧捕头此言有理,但来此的武将多是侯爷故旧部属,何人跟他有此深仇大恨?况且侯爷随圣上征战南北,沙场名宿,虽廉颇老矣,但也不至于被人置于死地而无声无息,一切还要从长计议。我这就修书一封,你差人八百里加急火速送往京城杨士奇杨大人处。”

徐璋连夜收拾证物,令人验尸,拓下房内足印,用明线圈画清楚……高搭灵棚,以供吊唁之用。

次日,又是阴雨天气。几个锦衣卫驰入兖州南门直奔侯府,带头的统领是韩平的义子赵权。询问守门兵丁之后,赵权滚鞍落马,扑倒在灵堂之外,跪爬嚎哭,口中大喊:“爹爹!孩儿来迟了!”其声撕心裂肺,在场众人无不动容。

赵权接圣上旨意外出公干,虽冒雨兼程,可还是回来晚了。他嚎哭良久,蓦然起身抽出利剑,大叫道:“何人杀我义父!”徐璋见状上前劝阻,一番口舌之后,赵权才平息下来。徐璋安排赵权住在侯府,为韩平戴孝守灵。此时,仵作来报,韩平除剑伤和倒地磕碰的瘀伤之外并无其他外伤,地上所有足印已经勾画清楚,经过详细比对,这些足印都是侯爷的,当晚房中未曾来过外人。徐璋带着萧左来到西跨院,他脚踩地上的足印,行走一圈,凝眉苦思……回头对萧左说道:“萧捕头武艺卓绝,如果你是刺客,你能否不惊动卫士,入室杀人之后不留半点痕迹呢?”

“这……避开卫士萧某可以做到,但不留痕迹恐怕不能,当夜有雨,入室必留足印。侯爷不是泛泛之辈,一场拚斗在所难免,况且还要从他手中夺剑……故而用暗器杀人当是上选。”徐璋闻听之后点了点头。

夜里,徐璋传来赵权,问他可曾知道侯爷生前有没有什么仇人。赵权叹气说道:“义父戎马一生,杀敌无数,那些蛮夷贼子便是义父的仇人。义父两个亲生儿子全都战死沙场,为国捐躯,想不到如今他老人家竟……”赵权说到此处又啜泣不止。

徐璋刚要再问什么,就见萧左急匆匆地赶来,一见徐璋便开口说道:“属下回去苦思,有一事不得不说,这鱼肠宝剑乃是神兵利器,流传至今应是饮血无数。相传这样的宝剑会滋生剑灵择主而侍,若人冒犯了剑灵,鱼肠剑就会反噬其主……”

萧左话未说完,赵权便拍案而起大声呵斥:“你的意思是说我义父不配用鱼肠宝剑了!”

“萧某不是此意……”

“哼!”赵权甩袖离去。

房中只剩徐萧二人,徐璋拿出鱼肠剑,又仔细观看一番。灯光下,宝剑寒光逼人,剑刃上仿佛有蓝霜流动。徐璋喃喃说道:“无论什么宝剑,毕竟只是死物,它怎会自起杀人?冥冥之说不可足信。想当年专诸行刺王僚,将此剑藏于鱼腹之内,王僚三层铠甲也难御其锋,鱼肠剑也因此得名。时过千年,鱼肠剑不锈不朽,杀人之后竟不沾半点血渍,真是神乎其技啊……”

徐璋说到此处,挥剑直劈案上香炉,“咔嚓!”一声,纯铜香炉顿时断成两半,鱼肠剑毫发未损!萧左在一旁不住叫好:“果然是削铁如泥,看来此剑不是赝品,但如此稀世的异宝怎会被韩平所得?”

徐璋将宝剑收于鞘内,笑言道:“萧捕头方才言语冒失,应该去找赵将军致歉才是,顺便问他是否知道侯爷的宝剑是从何处得来……”

萧左领命前去,徐璋则在屋中揣摩,装有鱼肠剑的檀木盒雕工华美,却大出剑身许多,盒子开口的接缝处沾有一些粘稠之物,薄薄附在上面,蹭下一块仔细观看,原来是蜡。伸手敲打盒壁铿然有声,这盒子四周都有夹层,可那些夹层确是被封死的……就在这时,外边叫嚷起来,有一名锦衣卫来报,说是赵将军与萧捕头打起来了,徐璋大惊,急忙跑出门去。

侯府正院,赵权与萧左各执兵刃打得热闹,很多文武官员前来围观,徐璋上前大喊一声:“住手!”

萧左闻声跳出,可赵权却是不依不饶追身猛打。二人又战在一处,十几回合过去,萧左飞身跃到人群后面。赵权怒吼:“你这恶贼想跑不成?”刚想上前追赶,却被一名锦衣卫拦住。

徐璋向萧左询问缘由,萧左愤然道:“我上门好声道歉,可是赵将军却举剑相迎,这是何道理!”

“你这厮竟说什么鱼肠噬主,羞辱义父,后又上门寻衅,简直欺人太甚!”

徐璋来到二人中间说:“大家都是为国效命,如此激斗何苦来哉!此事本官自会处理……”

众人散去,徐璋带着萧左回到屋中,猛地发现地上有一串泥印,桌上的鱼肠宝剑却不知所踪了!

徐璋大呼不好,连忙叫人全府搜查。不多时,有人来报说鱼肠剑在留都工部侍郎薛岑薛大人的房中找到了,薛大人也与侯爷一样被鱼肠剑从后面刺死!徐璋赶紧带人前去观看,只见薛岑倒在自己房中,趴在地上,其死法与韩平如出一辙!找人比对足印,薛岑房里的足印与徐璋房里的足印都是薛岑的靴子留下的。

徐璋暗想:“难道是薛岑趁乱偷了鱼肠剑回到自己房中,再被人用宝剑杀害?他偷鱼肠剑意欲何为呢?他是杀害侯爷的凶手?想要毁灭证据?不……薛岑一介文官他怎么可能有这样的本事。薛岑也是古董行家,难道是他见鱼肠剑价值连城想据为己有?”

徐璋想到这里,伏身验看薛岑的尸体,见其裤脚有些凌乱,他微微一笑,伸手除去薛岑的靴子,薛岑的白袜上果然沾有灰尘!徐璋令人将薛岑的尸身装殓起来,召集府中所有文臣武将,经过一番指认,众多官员中,在赵权与萧左拚斗时,没有在场观看的只有四名武将,他们分别是,昭远将军梁铮、湖广总兵林游、兵部侍郎孙国正、青州千总廖叔筠。

梁将军说殴斗之时他正在房中睡觉,侍女在一旁弄扇可以作证;林总兵则在洗浴,守门兵丁可以作证;孙侍郎这在房中抚琴,虽无人在旁但有人路过听到了琴声;只有廖千总说他在马棚喂马,无人看见……

徐璋问道:“难道堂堂千总大人要亲自喂马吗?”

廖书筠笑应:“我的这匹雷麟乃是万里挑一的宝马,非我亲自饲喂不可……”

众人来到马棚,廖总兵的马果然在吃夜料。招来侯府马夫,马夫说:“廖总兵确实如此,他的马只有他才喂得,夜夜亲自加料从不间断……”

徐璋令人搬来椅子,让他们四人全都脱掉靴子,一眼望去各个脚上都无尘土……

徐璋又想:“薛岑号称小鲁班,难道善工之人没有洁好?还是脱靴盗剑的不是府上的官员?可如果是下人盗剑,无非就是为了钱财,那他为何非要如此大费周章至薛岑于死地,而不取宝剑呢?”想到此处,徐璋躬身赔罪,四位大人便各自回房去了。

夜色凝重,天空全无光彩。马夫手提灯笼忙着喂马,当其走到一匹白马前的时候,徐璋猛然发现这匹白马的蹄腕处沾有许多红色泥土,忙问道:“此马是何人坐骑?”

马夫答道:“此马乃是赵权赵统领的坐骑。”徐璋拿过马夫的灯笼,四处巡视一番后也回房去了。府中又发凶案,一时之间人心惶惶,鱼肠噬主之说也被传得神乎其神。

宫中,监国太子看了徐璋给杨士奇的书信,顿时大惊。当即就想降谕让人把侯爷被杀之事告于正在亲征的永乐皇帝,后将此案发由三司会审。

杨士奇一旁劝道:“殿下不必如此……北征将士有很多都是侯爷旧部,此事传去定然会消减我军士气。三司会审之法也不可取,此案甚是蹊跷,一番周折之后,若是查不出凶犯,圣上面前不好周全。莫不如就准徐翰云所奏……”

“万一徐知府也不能查出此案又当如何?”

“据臣下所知,我朝上至三公九卿,下到九品小吏,论查案断狱无人能及徐翰云。况且此案又案发兖州,他身为一方知府理应追查。就算圣上问起,殿下也算师出有名。”

监国太子当即传谕,特赐徐璋专案专权,令信使火速赶往兖州。

七天丧期已近,徐璋心情郁闷,到时主家要求发丧,恐再无托词。案情虽然有了一些眉目,但没有半点真凭实据。萧左见大人郁郁寡欢,便拉着徐璋去府外散心,兖州市集来往客商络绎不绝,徐璋身着便装行走其中,心情自是开朗许多。忽见街角围着大群百姓,好像在观赏什么东西,徐璋好奇之下便走了过去。百姓之中有人认识知府大人,纷纷跪地叩拜,徐璋挥手让百姓们起来,自己走进人群,原来是一中年男子正在卖鱼。徐璋定睛一看,只见那人脚下铜盆之中有一条不足半尺的小鱼,浑身金光闪闪。鱼儿闲游之际,那金光又会变成霞光,煞是漂亮。

徐璋令萧左将其带至府中问话,那人不解大人用意,跪在徐璋面前不住磕头。徐璋笑道:“你是何方人士,姓甚名谁,做何营生?”

“小人何源,本地人士,乃是一个木匠……”

“起来回话……我问你这尾鱼你是从何处得来?”

“清明之日,小人去给父亲上坟,回来之时天色已晚,便在朋友家中借住一夜。次日清晨,我路过城东水渠,忽见水中金光闪烁,以为是金银财宝便上前观看,谁料竟是一条怪鱼。小人将怪鱼捕上岸来回家饲喂,街坊邻居纷纷来看,无人见过此种怪鱼。小人一时兴起,就拿来当街叫卖了……”

“这鱼本官买下了,你可否带着本官去你发现怪鱼的地方?”

河源哪敢不从,立刻带着徐璋与萧左来到城东水渠指点。徐璋看罢,给了河源五十两纹银,放他回家去了。

二人回到府中,萧左又看了看盆中的这条怪鱼,不解地问道:“这是什么鱼?属下行走江湖多年也未曾见过。”

“此鱼名叫赤金龙,乃是皇家的观赏之物。别说是普通百姓,就算是达官贵人也难得一见,本官也是在太子那里才有幸得见一次。试问如此名贵的鱼种,怎会出现在水渠当中?萧捕头带着鱼去后院池塘一看便知。”

萧左端着铜盆来到侯府后院池塘,在池中果然见到了几条肥大的赤金龙。萧左急忙赶回,徐璋又笑道:“兖州城中各贵人府第本官都曾去过,无人家中养有赤金龙,唯独这侯府。那侯府池中的鱼怎会跑到外边?”

“莫非这侯府池塘底有直通外边的水道?”

“其实这也并不稀奇,按常理,下人会定期将池中之水放到污水沟中,利用池水将沟底的秽物冲洗干净,污水最后被排到污渠之中流进护城河,这样可以节省很多人力物力。但这条鱼却是在用来灌溉的清水渠中发现的,而且离侯府不远,这就说明侯府的水池定有一条直通清水渠的水道……”

“属下这就去找侯府的督造官!”

“不必了……那人已经死了……”徐璋说着话,拿出一本建造侯府工匠的花名册递给萧左。萧左展开观看,督造官下面赫然写着薛岑的名字……

徐璋又说:“起先我们只在侯爷房中的足印上大做文章,却忽略了一个细节。鱼肠剑乃是绝世的宝物,天下仅此一柄。韩平是习武之人,定然是爱如珍宝,他没有把宝剑藏于自己卧房而是藏于西跨院中,这难道不是一件奇事?我们这就去发现赤金龙的水渠,定有所获!”

徐璋和萧左点齐十几个水性好的府兵来到水渠岸上,众兵士纷纷下水,每五丈一个按序列排开逆流搜寻,找到洞口者重重有赏。大约过了一个时辰,一名府兵上岸禀报,说他在水底发现一块松动的大石,将其推开果然有个洞口。

萧左跟随这名兵士游到洞口前方,此洞口不大只可容一人,萧左换了口气便游了进去。洞中极其黑暗,旦索性并不曲折,萧左直游不久便上了陆地,点亮火折沿着这条暗道一直向前,皆是上坡,大约走了二里,前方便没了去路。萧左无奈折返,从水渠中爬上岸来,将所见禀报徐璋。

徐璋眉头一锁,后又微笑点头。众人返回侯府,来到韩平被杀之地,徐璋踩着地上的足印,可是足印皆是在屋子中间徘徊,周围并无他物。徐璋令众兵士仔细查看屋中的每一个物件,仍是毫无所获。

今夜乃是韩平的头七,赵权和众官员齐聚灵堂祭奠亡魂。事毕,赵权当众对徐璋施礼说道:“请徐大人赐还鱼肠剑,只因此物乃是义父生前至爱,理应随他老人家常埋地下。我明日将义父的遗体火化之后,带其遗骨返回洛阳祖籍安葬,还望大人体察人子之心。”

徐璋凝眉不语,心中却想:“韩平的子嗣全都战死,赵权身为其义子索要宝剑乃是合情合理之事。若将宝剑归还于他,此案恐怕再无水落石出之日;若是不给又违背人伦事故……”

赵权见徐璋神色犹豫,又进言道:“几日来徐大人为义父之死劳心劳力,在下甚是感怀,只求来日能报答大恩。待我将义父遗骨安葬完毕,我必定回来助大人一臂之力找出真凶,我要亲手将其碎尸万段!”

赵权说到此处,周围众人纷纷附和。又有人上前进言,说此案耽搁时间已久,各位大人都有急待处理的要事,必须速速赶回汛地以免生出祸端。况且在场众人皆是侯爷故旧,侯爷发丧岂有不送之理,就想借明日出殡之际各自返回。就在徐璋为难之时,侯府外太子的信使已经到了,来人高举信物立在灵堂当中,众官员纷纷跪拜。

来人高喊:“太子口谕!毅武侯功在社稷,如今死于非命,本宫痛心疾首。此事关乎国体,酌令兖州知府徐璋详查此案,涉案官员都由其一体节制。”

信使走后,再看列位大人个个面如死灰,随棺出城之事也无人敢提了。徐璋冲众人笑道:“百行孝为先,赵统领拳拳之心,本府岂能辜负。列位还是早些回房休息,为侯爷出殡之事本府自有定夺。”

众人无奈散去,徐璋与萧左再次来到案发之所,房中器物皆无异样,四面墙壁和地上青砖都被仔细地敲打过,并无夹层暗格。韩平究竟把鱼肠剑藏于何处呢?灯光昏暗,人影绰约,徐璋走着走着,忽见地上有一块铜钱大小的印记,不仔细观看根本无法得见,伸手探去原来是一块磨蹭上去的蜡油。

“我一直奇怪这屋中怎会没有凶犯的足印,原来如此……”徐璋捻须笑道。

“下人更换灯烛洒落一滴有何稀奇?”萧左不解问道。

“洒落的蜡油怎会是这般形状,况且这房里点的是油灯,根本不是蜡烛。这是一种油纸上的蜡油,用来隔水之用,凶犯定是踩在油纸上行凶,所以才未留下足印。”

“这就奇了!凶犯拿着侯爷宝剑,还要踩着油纸,侯爷为何毫无察觉呢?”

“这一切都与鱼肠剑的收藏之所有关……”

徐璋站起身来,四下环顾,凝眉苦思:“油纸……宝剑盒上的蜡……赤金龙……封死的秘道……这些都与水有关!难道鱼肠剑是藏在水里的?”

徐璋想到这里,便把目光集在了屋西南角的那座假山上。徐璋来到假山面前,这假山高约一丈,下面有用青石磊成的圆池,池中铺满碎石可是滴水皆无,依风水之说来看,这假山立得确实巧妙。徐璋伏身翻弄池中碎石,上面两层已经干透,再往下却是湿的!这也是房中唯一有水的地方。假山离韩平的尸体约是两丈,而地上的蜡油就在假山与韩平尸体中间!徐璋眼前一亮,把手伸入假山底下的洞内,可洞底却是实的……难道鱼肠剑就藏与此处?那水又从何处而来?这洞如此窄小,一个不足十岁的孩童方可委身于内。徐璋站起身,再次陷入沉思……

萧左也在屋中四处搜寻,无意中开口问道:“大人!这墙上挂着的木头镂雕是何许人物?”

“那是两位圣人,东墙上的是孔子,西墙上的是老子。”

徐璋言罢心头一颤:孔子……老子……孔子儒学乃入世之说;老子道学乃出世之说……这一入一出莫非机关就在此处!

徐璋令萧左将孔子木雕全部取下,可是木雕后墙却是雪白一片并无机关。徐璋冥思之际忽见到悬挂木雕的钢钩,钢钩周围衬着雕花木垫。徐璋亲自将孔子像挂了上去,抓住底边向下猛拉,“嘎……”

不多时,假山下传来流水之声,徐璋又将手伸入洞中,那洞底已经不见,有风从地下吹来。不久,一股流水从洞中涌出,这时又是“嘎”的一声,悬挂孔子像的钢钩弹回原位。徐璋大笑道:“薛大人不愧为是小鲁班,藏宝机关竟设得如此巧妙!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徐璋又来到老子像近前,照样一拉,假山底的水慢慢消去,钢钩最后弹回原位,洞底也合个严实。

“这……”萧左大惊一时无法言语。

徐璋又笑道:“萧捕头赶紧去城东水渠,本官半个时辰后拉动机关放你进来……”

萧左领命前去,潜入水底又来到暗道尽头,片刻之后,只闻耳边巨响,阻在前面的石板向上提起闪出一条路来。萧左再往前走,就听头上传来徐璋的叫喊:“萧捕头!你可在下面?”

“大人料事如神,此处果然是间密室!”

“萧捕头快些上来,不多时水闸就要关上了!”

上面垂下绳索,萧左向上攀爬。爬到一半,就见墙壁上有张被切为两半的网,网中缠着一根竹管,萧左将其取下带在身上,沿着绳索从假山下的洞口钻了出来,将竹管交予徐璋,并告知详情。徐璋看罢,沉思后哈哈大笑:“鱼肠剑就是藏于假山下的密室之中,这密室应该有两道水闸,孔子像控制进水闸,老子像控制排水闸。当有人拉动孔子像,后花园大池之水就会灌入密室,将鱼肠剑盒浮起,这也解释了为何剑盒上会有蜡,盒身里有夹层。蜡用来阻水,盒身的夹层用来增加剑盒的浮力……当水灌满密室,鱼肠剑就会从假山下的洞口漂出,此时进水闸便会自动关闭。这时人拉动老子像,排水闸便会打开,鱼肠剑盒会随流沉进密室,最后落到网上,而密室里的水则沿水道流入清水渠,一段时间后密室中的水被排空,排水闸也会关闭。那条小赤金龙定是从水池下的栅格挤入密室,故而被冲到清水渠内……此案总算有了着落,我等回去好好休息,明日再去演他一场好戏。”

次日清晨,侯府之中大摆水陆道场,素衣纸马比比皆是,香烛贡品不计其数。司仪官见吉时以到,便下令鸣炮启程,赵权身穿重孝头前引路,鱼肠剑负于其身,送葬队伍哭声悲切,纸钱铺天盖地,其景好不凄凉。众大人送葬送到门口就被兵丁拦了回去,只有徐璋与萧左随队通行,大队游街三圈后出南门行了十几里,来到一片树林外。赵权忍住悲泣之声,向徐璋拱手道:“徐大人亲送十余里,义父若是泉下有知定会感激。怎奈徐大人公务繁忙,还是请回吧……”

徐璋笑道:“侯爷若真的泉下有知,又怎会容你这逆子!”

徐璋话音刚落,树林中冲出一哨人马,将送葬队伍团团围住。霎时间,吹鼓手、抬棺人个个手亮兵刃。

“徐大人!这是何意!”

“你弑父在先,杀人在后!苍天虽大,不怜你狼子之心;厚土虽广,难立你禽兽之足!还不俯首认罪!”

赵权闻听哈哈大笑:“徐大人莫非想拿我去顶罪不成?我是义父被杀第二天才到的侯府,试问我如何杀人!”

“哼!你不说实话,可是你的坐骑可全招认了!清明当天,有向京城运送赤土的队伍经过,大队出了北门行了不到二十里,便有几辆车陷入泥中无法自拔。主事无奈之下只好派人回城求助,我差了二百府兵前去救援。赤土吃水甚是沉重,众人拉扯之时车辆侧倒,大量赤土倾泻下来……你看看你的马腿,现在还沾着赤土!山东地界根本没有此种土质,你马脚上的赤土定是你当时经过沾上的,你若是出城向北,身为人子你为何不去侯府拜望!这说明你当时正由北向南赶奔兖州!第二天,你带着几个锦衣卫从城南进城,尔等即是一起办差,那么他们的马蹄上为何没有赤土!你如此行事,无非是做出当夜不在兖州的假象。”

“徐大人从马脚上的些许赤泥就断定我杀人,未免太儿戏了吧!”

“当然不是……运送赤土的车队是在未时离去,我还令人将官道填平清理干净,这说明你申时之前就已经到了兖州,而那时侯府已经开始迎接宾客了。你来到城东水渠找到秘道,侯府中的内应打开密室出水闸门,你便潜入侯府藏宝密室。这个内应不是别人,正是后来被你设计杀害的薛岑薛大人。侯府是他督造,我猜想他就是趁众人在侯府中游览之际,在规定的时辰打开闸门放你入内,你便蛰伏密室只等侯爷前来取剑。果然,侯爷醉酒之后来到西跨院提取宝剑,他入室之后并未着急拉动机关,而是在屋中走了数趟,将鞋底上的泥土抖落干净,因为他也怕宝剑藏身之所外露,这也就是我一直都不能跟随他的足印找到藏宝机关的原因。侯爷打开进水闸门,引后院水池之水灌入密室,可事出凑巧,一条尚未长大的赤金龙挤过池底栅格,一起被冲进密室,由于密室黑暗你根本无从察觉。你借水力上浮破网藏于剑盒一旁,并将事先准备好的迷烟管含在口中一触即发!其实鱼肠剑盒外边应该封裹着几层油纸,为防止水进入盒内。因为剑盒多次开启,蜡封不免会有所损伤,这样处置可保完全……鱼肠剑被水从假山下推出,侯爷伏身取剑,就在这时你一口迷烟喷将出去,侯爷不及躲闪后退几步但终究还是被迷昏在地,你爬出假山,取了鱼肠剑,将油纸铺于地上,一剑刺其要害,侯爷就这样稀里糊涂地丢了性命……因为你立于油纸之上,故而我等在案发现场并未发现外人足印,只看到了铜钱大小的一块蜡痕,这想必就是你杀人发力之时所留之物吧。”

赵权听闻此言哈哈大笑:“我若真的如你所说,为何不用随身兵器杀人,反而弃简就繁呢?”

“哼!侯爷卸甲罢兵之日,来其府上的文臣武将都要解下兵刃以示尊戴,你若用随身兵器杀人,我便会立刻判定行凶之人绝非府上宾客……你杀死侯爷之后踏着油纸拉下排水闸门,你便带上油纸爬入秘道,从城东水渠逃之夭夭,只等次日与你的属下在城南汇合。可你没想到的是,那条赤金龙也与你一起被冲进了城东水渠,最后被本州一个木匠打捞上来,落在了本府手中……你第二天前来哭丧,本府起初并没有怀疑于你,但你却做下一件极蠢之事。当夜萧捕头来到本官房中言说鱼肠噬主,你在旁边听闻便趁机借题发挥愤然离去,回去找来属下定好计策。萧捕头前去致歉,你不问青红皂白一路穷追猛打,为的是引开众人。你们在前院打斗,你的属下便趁机将正在房中的薛大人迷昏,穿着他的靴子来到本府房中盗剑杀人。锦衣卫全是来无影去无踪的武林高手,杀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简直是易如反掌,伪造现场更是家常便饭,那人事成之后便来到前院制止于你,你这才罢手。你杀死薛大人,当众放出鱼肠噬主之言,无非是两个目的:第一,杀掉薛大人那间藏宝密室除你之外便无人知晓,你此后可以高枕无忧;第二,鱼肠噬主之论一出,试问有谁还敢再打宝剑的主意……你就只等着七天丧期一过,便可以带着鱼肠宝剑堂而皇之地离去,你杀人的真相从此石沉大海无人能断,好一个如意算盘!”

“徐大人果真是本朝断狱第一人,编起故事也是头头是道,就算你说得毫无破绽,但也只是妄加揣测罢了,可有半点的真凭实据!”

“事到如今你还在本府面前厚颜抵赖,本府若无真凭实据怎会到此拿你归案!你看看这是什么!”徐璋言罢,从怀中掏出竹管弃于赵权面前。赵权顿时脸色突变向后退了两步:“这……”

“赵统领该不会不识得此物吧……这是锦衣卫专用的迷烟管!上面还刻着一个人名字……”

“此物你是从何处得来!分明是有人栽赃嫁祸!”

“哼!你杀死侯爷之后爬入假山,门外忽然传来下人的声音,你慌乱之中迷烟管从怀中跌落,你本想将此物寻回,怎奈排水闸开启时间有限,你若不及时离去,便会被关在密室之中。你料想迷烟管乃是竹制,定会被大水冲走,所以未加仔细搜寻就匆匆离去。谁料想此物不偏不移刚好被网缠住,这才留在了密室之中。这也正是,破网恢恢,疏而不漏啊……如今铁证如山!你还不认罪吗!”

赵权长叹一声:“罢了!此乃天意!夫妇何言……”

“我至今仍有一事不明,你本是侯爷义子,为何竟对其痛下杀手呢?”

“哼!这恶贼本应该死!要是别人问我也就罢了,徐大人怎会不知!你可还记得二十多年前密云县民妇血溅公堂一案……”

当年徐璋初入仕途,官拜密云县七品正堂,韩平那是驻军此地,他的两个儿子韩彪韩魁皆是其麾下猛将。此二人在战场上有万夫不当之勇,为人豪爽不拘小节,可就是嗜酒贪杯,经常惹出祸事。一日,二人结伴去市集上饮酒大醉而归,途径村镇,见一农妇田氏形容俏丽,便借着酒意上前调戏,田氏夫君上前理论,被韩魁几下打死,那二人兽性发作竟对田氏轮流施暴,事毕扬长而去。田氏携子鸣冤,在徐璋堂前将此二人告下。徐璋设巧计将他们捕获归案,准备国法处置。韩平听闻此事,一再袒护爱子罪行。徐璋当时年轻气盛一腔热血,放言道:“我若容他,天怎容我!”硬是判了他们二人秋后问斩。韩平好话说尽,并许下高官厚禄,可徐璋并不为之所动,还与其有了口舌之争。

韩平无奈只好向现在永乐皇帝当时的燕王求情巧言哄骗,燕王当时正在筹划靖难之役,无故折损大将对己不利,便亲自来到密云拦了法场,保其二人性命令他们戴罪立功……田氏眼见此景,怀抱未满周岁的婴儿,一头撞死在密云的大堂之上,顿时血流满地。徐璋一怒之下,将乌纱弃于鲜血之中,散发而去……此后的事情徐璋便不知晓了。

当日事发之后,燕王见此情景甚是后悔,狠狠斥责了韩平,又念田氏刚烈,徐璋正直便没有追究徐璋的忤逆之举,令韩平将婴儿收为义子好生抚养,这个婴儿正是今日的赵权,而韩彪韩魁二人也在靖难之役中双双战死……

赵权说到此处泪流满面:“杀父辱母此等大仇怎能不报!如今我可以手刃奸贼真是苍天有眼!”

“那薛大人又与你有何仇何怨!自古杀人偿命天经地义!本府之所以没有升堂问案,也是顾及侯爷的颜面,今念你是为父母报仇,故而赏你一具全尸吧。”徐璋说完从怀里掏出一个瓷瓶丢于赵权脚下背过身去。

赵权捧起瓷瓶跪倒拜服,将瓷瓶所装之物一饮而尽,片刻之间便七孔流血倒毙当场……

萧左上前验看尸首,将鱼肠剑解下,打开盒子只见里面空空如也……

萧左大惊,转脸望向徐璋。可徐璋却神情自若,令人将赵权火化收殓与韩平的骨灰一起发往洛阳,传下话去,赵统领因忧思过度,急火攻心一命呜呼,送葬队伍继续前行,埋伏的将士也收兵回府了。

树林之外只剩徐璋和萧左二人,萧左进言道:“鱼肠剑怎么不翼而飞了,此等神器丢了实在可惜……”

徐璋笑道:“本府曾经说过,无论什么神兵利器都是死物……宝剑虽好终是要看用剑之人,大丈夫心怀仁义,就算是手无寸铁也可以除暴安良匡扶正义;卑鄙小人就算给他轩辕神剑,那也只不过是把杀人凶器罢了……三国吕布勇武无敌,新朝王莽智谋无双,此二人若是都能善用其能,又何至于落得后来的下场。我昨夜告诉守剑兵士让他们只管喝酒吃肉,房中一切声响皆不予理会,想必鱼肠剑此时定是被送往它真正的主人那里了。”

“难道此案还有幕后主谋?”

“赵权薛岑做下此案必须协同一致,不能有丝毫的差错。试想赵权乃是锦衣卫统领,薛岑身为留都工部侍郎,此二人既无官职承效,又无私下友情……是何种力量能让他们如此戮力同心呢?”

“难道是……皇上?”

“此事不可宣扬,我隐隐感到朝中要出大事,故而没有当众审案。”

“大人的意思是……”

“回去之后万万不能将破案之事告与侯府上的众位官员,就说本官病了,先关他们一两个月再从长计议……”

永乐皇帝兵马大营中驰来一匹快马,来人风尘仆仆将一个包裹呈与正在病榻上的永乐皇帝,皇帝翻看此物后,微笑点头……

公元1424年7月,永乐皇帝在回师途中驾崩,号太宗,太子即位改元洪熙。此事传到兖州,徐璋听闻后扼腕长叹。

侯府内的诸位大人被关了数月之久,个个火冒三丈整天叫骂,而徐璋却只是托病。萧左回来向徐璋询问应对之法,徐璋笑道:“本府功德圆满,现在是该自保的时候了。”

萧左诧异不解其中奥妙,徐璋又道:“我现在方知先皇用意……毅武侯为人豪迈,朝中臣子,边关武将都跟他有些交情,最要紧的便是他与汉王竟然也有所瓜葛,锦衣卫耳目遍布天下,先皇怎会不知。先皇料定自己大限将至,他唯一不放心的便是汉王,怕其兴兵作乱,太子仁厚不善征伐,到时恐怕又是一场靖难之役……先皇怕韩平与汉王勾结,有意除掉韩平,但因韩平功高盖世,无故杀之有辱声名。先皇就特赐韩平鱼肠宝剑想用此举试探于他,因为鱼肠剑生来悖逆,臣以弑君,子以弑父,韩平若知其利害定然不敢接受,可韩平是个习武之人,哪懂先皇用意,拿到此剑爱不释手。先皇无奈之下只好出此下策,秘密招来赵权与薛岑定下此计谋害韩平。至于赵权是不是当年田氏之子,除了先皇与韩平又有何人能够知晓呢?先皇让韩平在兖州归隐,其实就是想让我扣住前来拜贺的官员,因为只有我才有这样的胆子。汉王想起兵篡位,必须拉拢韩平与这些官员相互串联,可这些官员都被我扣在兖州,汉王就算明知先皇已死也不敢贸然行事……”

“原来如此……大人!现在我们又该如何呢?”

“我已递了辞表,只望圣上知我心意吧……”

刚刚登基的洪熙皇帝接到徐璋的奏折,展开观看上面却只有四句诗:

自古君王何可奈,

施恩却把血光余。

常铭太祖刘基事,

莫做春秋伍子胥。

洪熙皇帝看罢奏章凝神不语,唤来杨士奇共同商议,杨士奇看罢进言道:“先皇圣明……”

皇帝顿时恍然大悟,连连说道:“父皇良苦……父皇良苦……儿臣不及其万一。”

“那徐翰云所奏之事呢?”

“我朝难得这样的贤臣,正是年富力强之时,放归乡野实在可惜啊。”

“那些被他所软禁的官员现在定是一身怒气,回去之后必然纷纷上书参劾,陛下刚刚继承大统,徐翰云只是不想让陛下为难罢了,难道陛下也想看着他变成另一个伍子胥吗?莫不如先准其所奏,等此事过去一年半载,陛下龙威慑天之日再下诏提点如何?”

圣旨下,准许徐璋回乡养病,特赐白银五千两作为盘缠路费。徐璋临走之日,兖州百姓夹道相送,绵延十里皆是哭泣之声,徐璋再三辞谢,最后与百姓洒泪而别。

一轮红日东方高挂,徐璋举家十几口乘着三辆马车,消失在官道之中。至于鱼肠剑,此后再无人知其下落,坊间传说鱼肠剑随太宗葬于长陵……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相关推荐

读推理小说 用智慧跳舞 推理小说家失踪事件 《黑白的反转》全文_作者:今邑彩 《字母表谜题·P的妄想》全文_ 作者:大山诚一郎 《“Y”的悲剧——增加的“Y”》全文_ 作者:二阶堂黎 《别有内情的密室》全文_ 作者:大山诚一郎 《少年和少女的密室》全文_作者:大山诚一郎 《字母表谜题·F的告发》全文_ 作者:大山诚一郎 《月明之夜》全文__作者:北川步実

推荐阅读

·短篇推理小说集 ·科幻小说 ·经典美文 ·儿童短篇小说 ·佐野洋短篇小说 ·雷蒙德·卡佛短篇小说 ·蓝玛短篇小说 ·王安忆短篇小说 ·潘海天短篇小说 ·王蒙短篇小说集
课外书|读后感|话题作文|作文素材|专题作文|单元作文|英语作文|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