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皮皮作文网 · 启示
目录
位置: 主页 > 专题作文 > 成长作文 > 启示 >

孟母三迁的启示作文600字

作者:小丸子  时间:2017-07-13 11:24:56

【第1篇】

儒家学派孟子孟轲,其母为了他能学好、向上,在他儿时曾数次搬家,择邻而居。这就是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这个故事,最早见于西汉著名《诗经》学者韩婴的《韩诗外传》和著名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的《列女传》等文献中。后来,东汉著名历史学家班固的妹妹班昭写过《孟母颂》,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的妹妹左棻写过《孟母赞》。后来出现的童蒙课本《三字经》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等句子。总而言之,在我国,孟母三迁的故事,历代传播不辍,已经达到了妇孺皆知的程度。

故事大致意思是,孟子家原本邻近陵墓。少年孟子便在墓园里玩耍,学人家哭丧的样子。孟母认为这个地方不利于儿子的成长,于是将家搬到一处市场的旁边。不料,孟子又学起了商贾那一套自卖自夸的本事。孟母认为这个地方也不利于儿子的成长,于是再一次搬家,搬到了一所学堂的旁边。这一回,孟子的游玩项目就变成了模仿儒生扮演祭祀、行社交礼等。这一下,孟母满意了,认为这个地方有利于儿子的成长,于是定居下来。后来,孟子进了学堂,接受了儒家“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育,终于成为名声赫赫的一代大儒。

孟母三迁的故事,传递的主要信息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应该选择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具体地说,孟子之所以日后成为大儒,那是因为他有一个英明的母亲,在他少年时代将家搬迁到了一所学校的旁边。即,在孟子的成长过程中,“近朱者赤”的规律起了作用。

但实际上,这个故事也说明孟子母亲好动,喜欢搬家,使儿时的孟子能在陵墓、市场、学校等不同地方居住过。可以肯定,孟子不是一个书呆子。他民本思想的形成,跟他儿时曾经在靠近陵墓、市场的贫民区居住过有直接关系。孟子言行的富有表现力与感染力,跟他曾经模仿人家哭丧、模仿商贾叫卖——相当于系统学习过表演课程——有密切关系。数次搬迁,使孟子有机会接触了解社会各阶层,有机会学习民间多种技艺,这才是孟子成才的奥秘之所在。

孟子如此,孔子更是如此。孔子出身贫贱,所以“多能鄙事”(哭丧,吹拉弹唱之类技艺),喜欢到处走动,青年时期到周都(今天洛阳)向老子求教,中年时期到齐国求职,老年时期花十余年周游列国。没有贫贱的出身,没有四处漂泊的阅历,很难想象,孔子会成为万世师表的圣人。从小居住在一个安全斯文的地方,一直受着良好的文化教育,从未见识过市井百姓的生活,这样的人,是成不了孔子孟子这样能够影响历史的人物的。充其量,能成为鲁哀公、刘禅、李后主之类的悲剧人物。

【第2篇】

儒家学派位列第二的宗师,亚圣孟子孟轲,其母为了他能学好,向上,在他儿时曾数次搬家,择邻而居。这就是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这个故事,最早见于西汉著名《诗经》学者韩婴的《韩诗外传》和著名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的《列女传》等文献中。后来,东汉著名历史学家班固的妹妹班昭写过《孟母颂》,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的妹妹左?写过《孟母赞》,南宋时期出现的童蒙课本《三字经》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等句子。总而言之,在我国,孟母三迁的故事,历代传播不辍,已经达到了妇孺皆知的程度。

故事一样,但各种文献版本的文字略有不同。其中有一种《列女传·母仪》的版本如下:“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大致意思是,孟子家原本邻近陵墓。少年孟子便在墓园里玩耍,学人家哭丧的样子。孟母认为这个地方不利于儿子的成长,于是将家搬到一处市场的旁边。不料,孟子又学起了商贾那一套自卖自夸的本事。孟母认为这个地方也不利于儿子的成长,于是再一次搬家,搬到了一所学堂的旁边。这一回,孟子的游玩项目就变成了模仿儒生扮演祭祀、社交礼仪。这一下,孟母满意了,认为这个地方有利于儿子的成长,于是定居下来。后来,孟子进了学堂,接受了儒家“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教育,终于成为名声赫赫的一代大儒。

人们不断讲述孟母三迁的故事,传递的主要信息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应该选择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具体地说,孟子之所以日后成为大儒,那是因为他有一个英明的母亲,在他少年时代将家搬迁到了一所学校的旁边。即,在孟子的成长过程中,“近朱者赤”的规律起了作用。

但实际上,同样的故事,我们也可以有如下不一样的解读:孟子之所以日后成为大儒,并非因为他母亲知性,喜欢儒家礼仪,使儿时的孟子能居住在一所学校的旁边,而是因为他母亲好动,喜欢搬家,使儿时的孟子能在陵墓、市场、学校等不同地方居住过。根据孟子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等开明通达的话语,到处宣扬“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的民本思想,其著作文字如汪洋大海,滔滔雄辩,精彩纷呈,教育起梁惠王、齐宣王等君主来,如同教训童蒙弟子……等等情况,可以肯定,孟子不是一个书呆子。我认为,孟子民本思想的形成,跟他儿时曾经在靠近陵墓、市场的贫民区居住过有直接关系;孟子言行的富有表现力与感染力,跟他曾经模仿丧家哭丧、模仿商贾叫卖??相当于系统学习过表演课程??有密切关系。

孟母三迁,“迁”字固然重要,“三”字也不可忽视。倘若孟子的家一直是位于一所学校旁边的,他的人生道路很可能跟大多数生活环境良好、“品学兼优”的孩子一样,循规蹈矩,终无大成。数次搬迁,使孟子有机会接触了解社会各阶层,有机会学习民间多种技艺,这才是孟子成才的奥秘所在。孟子如此,孔子更是如此。孔子出身贫贱,所以“多能鄙事”(哭丧,吹拉弹唱之类技艺),喜欢到处走动,青年时期到周都(今天洛阳)向老子求教,中年时期到齐国求职,老年时期花十余年周游列国。没有贫贱的出身,没有四处漂泊的阅历,很难想象,孔子会成为万世师表的圣人。从小居住在一个安全斯文的地方,一直受着良好的文化教育,从未见识过市井百姓的生活,这样的人,是成不了孔子孟子这样能够影响历史的人物的。充其量,能成为鲁哀公、梁惠王、汉献帝、刘禅、李后主之类的悲剧人物。鲁哀公向孔子请教时,描述自己的人生经历是:“寡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寡人未尝知哀也,未尝知忧也,未尝知劳也,未尝知惧也,未尝知危也。”“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的话,屡见后人引用。例如,曹操用以指汉献帝,王国维用以指李煜,毛泽东用以指高干子女。

再换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作文

作业带给我的启示作文500字 什么的启示作文600字 雕鹰的启示作文400字 种花的启示作文400字 花瓶的启示作文400字 从家人中得到的启示--爱 一条船的启示作文400字 打篮球的启示作文500字 音乐课上的启示作文400字

推荐热门文章

买鞋的启示作文400字 冬天里的启示作文400字 摔伤后的启示作文500字 金鱼的启示作文400字 武大的启示作文500字 一次活动的启示作文400字 一个鸡蛋的启示作文1200字 《珍珠鸟》给我的启示800字 从书中得到的启示作文600字 骑车的启示作文400字
课外书|读后感|话题作文|作文素材|专题作文|单元作文|英语作文|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