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皮皮阅读 · 名家名作
目录
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名家名作 >

徐开垒《卫生科长》原文及赏析

发布时间:2023-01-01 20:30:34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这么说你的孩子病了吗?”

“是的,昨晚上又发了一夜的热。”

“那么你最好请谁来诊一下。”

“但是请谁呢? 你替我想想?”

“唉,要是缪科长还活着……”

当太阳刚从东山升起,当人们刚刚从家里胡乱地吃过早饭,或甚至连早饭也未吃便走到街上来,在小菜场里,在低矮的街屋屋檐下,我们听见有人在这样的一问一答。这是一种多么烦闷、多么无可奈何的谈话呀,他们连一个医生也请不到! 一个看病的,一个够他们信任的,一个有本领能够使他们平平安安过活,使他们的孩子成天跳跳蹦蹦的,那个卫生科科长,缪科长缪道群先生,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啊? 在生前,他是一个慈善的老人,一个沉默寡言,整日埋头在他的“试验室”里的人。当人们跨进门去看他,对于他们贸然闯入,他们无需向他致歉,——在这一个“科”里,对于科长先生,没有一个人为他执行通报,没有一个人需要通报;人们只在试验室门前轻轻地喊一声:

“缪科长,我们的孩子又拉肚子了。”

于是这位老好人就从他成堆的试验管里挣出头来,眼镜架在他的鼻梁上,他的眼睛越过镜框来瞧那前面的客人,他说:

“那么他的大便呢?”

他的大便,那孩子的粪便,这位不速之客早已随身携带来了。这时他就把它交上。

那位客人走了,科长先生又恢复了他的工作。他重新坐上一张高而窄的独人凳,同时又把桌上的一架显微镜移了过来,接着他把玻璃片配上,开始检验粪便。

显微镜,这老家伙,她陪伴他有二十九年,一如世间所有的白发老妇,她越老越变成执拗,她的眼睛已经花了,她的精力已经衰微了,但是她偏不肯认输,她常常指鹿为马。

然而这并不足以使缪科长气馁。一个真正能够了解人的人,对方的缺点正足以表明他的长处。显微镜,这老家伙,对于他,太熟识了,他打从心里了解她。各种细菌,在他的眼光捕捉下,从未逃过。

这时,他忽然微笑起来。他发觉那孩子粪便里的细菌,是他所熟悉的一种。“你这小促狭鬼!”他在心里对那细菌说: “我想不到是你。”

于是一个小时以后,那个孩子的父亲或是母亲又来了,他从缪科长那里得知孩子患的究竟是什么病,应该吃些什么药。同时无疑的,过几天之后,孩子又活泼泼的在街上跳着奔着玩着了。

缪老先生的卫生科,对于这小城的居民,是一种心灵膜拜的殿堂。民国初年以来,县政府的人可调换过不知多少,可是卫生科长就从不曾换过人。实在,是因为这老人太接近居民,结果在无形中,不自知的反而和上级机关脱离了。幸运的是县长,他可以不发给卫生科的经费,不给卫生科长薪水,而在呈报上级机关时,仍然可以有一笔卫生费的报销。

缪科长,却是什么都忘了。一切全从自然的发展里通过。他只整天钻在玻璃试管里,让化验器花去他的青春和他的岁数。他把二十九年全部的日子交给这个卫生科。他为这小城里的居民检验病菌,但他从不检验自己生活中的不幸。二十九年终于过去了,他大概有了五十五岁,或是五十六岁,人家看见他有一天傍晚,躺在实验器旁,终于不曾醒来。他生的是什么病,人家无法知道,——他能够看人家的病,他自己的病却不能为人家懂得。

他死了。显微镜横在一旁,这老家伙在这小城里从此再无人亲近她。一大堆的玻璃试验管,第二天也被县政府全部卖给旧货摊。新任的卫生科长是一个博士,他向着小城里的人宣告,他将实施公共卫生,例如娼妓必须领执照,街上不准卖冰等。

只在人们患病的时候,大家还忧愁地想起缪科长来。

1946年7月

(选自《徐开垒散文选》)

徐开垒《卫生科长》赏析

作者显然是擅长描写人物的。他以一种省俭简约的白描笔法,为我们勾勒了一个随和、慈善和多少有点迂讷的好好先生形象——小城卫生科长缪道群。

散文中的人物描写,当然无需像小说那样繁杂细致地铺陈出人物的思想脉胳和性格全貌,而是要求作者能善于选择和捕捉住人物形象的某个特点或侧面,从而借以寄寓或抒发作者的思想和情愫。这篇散文的作者是懂得此中三昧的。

对于缪科长的描述,作者无意对他的性格的成因作来龙去脉的剖析,但有心对他的性格特征作正侧多向的展现。文章一开头,作者没有单刀直入地正面描述主人公,而是宕开笔锋,让读者听到一段在清晨低矮的街屋屋檐下人们关于治病求医的对话。一声“唉,要是缪科长还活着……”的感叹,从侧面来描述了小城群众对缪科长的怀念和信任,并且为缪科长的直接亮相作了铺垫。接着,作者用一句承前的“他是怎样一个人物呢?”便自然转入对主人公的正面描述,给人一种细针密线而又简约不繁的感觉。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对出场后的主人公的描述,不是那种从外貌肖像延及到性格特点的静态描述,而是选择了一桩人们日常求医的事件,在动态过程中描述出缪科长的为人:病家贸然闯入呼喊,“于是这位老好人就从他成堆的试验管里挣出头来,眼镜架在他的鼻梁上”,随和、沉默的性格随同他的外貌特征跃然纸上;病家走了,他则重新坐上高而窄的独人凳,在被昵称为“老家伙”的显微镜下工作起来,一个兢兢业业、陶醉在工作中的老头活生生地展现了;当他微笑起来时,便得知了病因,“同时无疑的,过几天后,孩子又活泼泼的在街上跳着奔着玩着了”。医道还真不赖! 就这样,作者没有枝枝蔓蔓地浪费笔墨,而是巧妙地抓住一个医疗的过程,写出主人公外貌和性格特征,还有医道水平,这种省俭的描述不能不让人叹服。于是作者接着作出的评判:“缪老先生的卫生科,对于这小城的居民,是一种心灵膜拜的殿堂”,就令读者心悦诚服了。

主人公缪科长跃然而出了! 很明显,作者决不是为了写人物而写人物,单纯展示自己的笔力,而是通过这个人物来寄寓作者的思想意蕴和情感心绪的。这种寄寓无疑是具有多种意味的。就对缪科长的情感而言,尽管作者对他的描述,尽量地保持一种不动声色的冲淡风度,有时还捎带点善意的调侃,但依然掩饰不住作者对他的一种爱中有惜的复合情感。作者对自己的描写对象有着真诚的挚爱,喜欢主人公的慈善随和、兢兢业业,并且能体会他内心的工作愉悦。请读一读缪科长在显微镜前工作的那一段,如“显微镜,这老家伙,对于他,太熟识了,他打从心里了解她”,“‘你这小促狭鬼!’他在心里对那细菌说:‘我想不到是你’”,等等,这些描述不仅生动而富有感染力地写活了主人公那种自得其乐的工作情状,而且也充分地传递出作者那种充满温情的理解之心。但是,作者确实还有某种同情的怜惜。这种怜惜建筑在对主人公与世无争的境况的把握上,并用无奈的调侃和感叹表现出来。作者是这样写的:“他为这小城里的居民检验细菌,但他从来不检验他自己生活中的不幸”,“他能够看人家的病,他自己的病却不能为人家懂得”。这里决不是赞美之语,而是带有同情的调侃,仿佛轻轻地拍着他的肩背,感叹其安贫乐道,与世无争。如果说作者对缪科长的安贫乐道怀有温和的同情的话,那么,作者还用这种安贫乐道去反比那些贪官污吏,用这种兢兢业业去反比那种不务实事,并给予此类时弊以尖锐的讽刺。

有意味的是,作者对弄虚作假、浮夸虚饰的嘲讽,并不是愤世嫉俗的直抒胸臆,而是用类似电影蒙太奇的对比性组合来表现的。缪科长生前任劳任怨,而县长却不仅不发经费和薪水,反而还要吃空饷——领取一笔卫生费的保销;缪科长死后,显微镜横在一旁,居民有病找不到医生,而身为博士的新任卫生科长却忙于让娼妓领执照,不让街上卖冰块。这种不着评判的对比,使文章更为含蓄,更有回味无穷的讽刺性。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名著知识 ·世界名著 ·世界名著英文版 ·少儿故事 ·经典童话 ·查理九世全集 ·古典小说 ·笑猫日记全集 ·淘气包马小跳书 ·伍美珍小说
课外书|读后感|话题作文|作文素材|专题作文|单元作文|英语作文|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