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萝[1]
【原文】
残阳西入崦[2],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3],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4],吾宁爱与憎。
【注释】
[1]北青萝:山名,在河南省济源市王屋山中。李商隐早年曾在王屋山分支玉阳山学道。
[2]崦(yān):《山海经》:“崦嵫山下有虞泉,日所入。”此言夕阳在山。
[3]初夜:入夜之时。常建《白湖寺后溪宿云门》:“松阴澄初夜,曙色分远目。”磬:古代一种打击乐器。
[4]微尘:佛教语,指极细小的物质。《法华经》:“书写三千大千世界事,全在微尘中。”《金刚经》:“若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
【译文】
夕阳西沉入崦嵫山,我探访独居在茅屋的僧人。满地落叶堆积,僧人在哪里呢?寒云四起,山路迢迢,不知多久能到。入夜时他独自敲打着磐,闲适地依靠着藤条制作的手杖。大千世界都在微尘里,我为什么要有喜爱与憎恨?
【赏析】
唐文宗大和二年(公元828年),李商隐曾在玉阳山求仙学道,在山中寻访僧人时,若有所悟,而作此诗。首联写诗人于日暮之时寻访孤僧事,叙事古朴自然,全无雕琢痕迹。“茅屋”即僧人居所,其简静、质朴,可见淡泊的生活志趣。颔联写途中所见之景,“落叶人何在”写山空、山静,不受世俗的沾染;“寒云路几层”写云雾缭绕,凸显山高,山路难行,呼应“访”字。颈联古雅自然,描绘僧人心静脱俗的生活。“独敲”二字遥应首联“孤僧”,赞美僧人对佛的虔诚;“闲倚”描述僧人的情态,虽清贫身闲而从容安适,流露出诗人对超逸的人生态度的赞许。尾联最富禅意,大千世界皆处微尘,一时的得失又何必乐憎,谓心静、心无杂念则俗虑全消。诗人对俗世的这番体悟和领会,亦衬出孤僧灵魂的高洁,心灵的澄澈。全篇高妙超脱,言简意丰,富于情致与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