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论。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公元前175年的某个黄昏,一只硕大的鸟飞入了一位落魄臣子的宅邸。这位臣子名叫贾谊,他博览群书,满腹经纶,三年前被贬出京师,来到长沙这块毗邻湘水的荒凉之地。
鸟的到来,无疑使遭受贬谪的贾谊倍感忧郁。鸟即猫头鹰,世人称之为不祥之鸟,“鸟入室,主人将去。”谶词的恐怖和长沙气候的卑湿酷热,使贾谊正值盛年,就预感到了死亡。“德人无累兮,知命无忧。”真的“知命无忧”吗?化入离骚体风格的《鸟赋》与其说是贾谊的自慰之作,莫如说是一种自嘲,苦涩的自嘲。
他的确是一位与屈原有着相同命运的人。他有着极高的文学天赋和政治才能,他通读百家之书,是汉室最年轻的博士;他饱富治国韬略,《过秦论》文采激扬,不失为皇帝自省的一面镜子;《论积贮书》更是切中时弊,成为人们争相传诵的名篇。刘向曾称,“贾谊言三代与秦治乱之意,其论甚美,通达国体,虽古之伊管未能远过也。”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才子,却处在一种十分艰难和尴尬的境地。他的左右,是一批妒贤害能的小人,他的面前,是一位偏听偏信的皇帝,在夹缝中生存的直接后果,就是被贬谪长沙。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发生在未央宫中的这一幕,已经成为怀才不遇者在遣志抒怀时必不可少的论据。汉文帝七年(公元前173年),也就是在贾谊谪居长沙的第五个年头,享国日久的皇帝不知被触动哪根神经,想到了那座破败老屋中的年轻臣子,于是一道圣旨又将贾谊从长沙召回了长安。贾谊到长安后,没有被在正殿召见,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君臣谈话的处所竟是未央宫祭神的一间斗室。那夜,胸揣安邦之策千里迢迢赶回京师的贾谊,没有被问及政治,鬼神的磷火在幔帐上跳跃,汉文帝关心的是另一个世界的生命。他虔诚无比,第一次忘却了君臣有别,在一方苇席上拉近了皇帝与才子的距离。究竟是谁的悲哀?贾谊的,还是汉文帝的?作史的人无法界定这一命题,但他们都记住了一个年龄:三十三岁。贾谊返回长安后不久,就抑郁而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