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扬州,繁华的扬州,美丽的扬州,千百年来一直吸引着八方游子和文人学士。“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唐代诗人张祜这首诗,道出了古代达官贵人、文人骚客对扬州的向往与留恋。
丙戌年春,中国报告文学作家采风团到苏中采风。我们从南京下了飞机,上高速公路,过润扬大桥,倏忽间就到了扬州。虽是旧地重游,但当那整洁的街道,亮丽的楼群,古色古香的坊肆,洁白如雪的琼花以及轻轻流淌着的古运河,再度映入我眼帘时,我像见到一位久违的丽人,不由发出赞叹:“扬州,你真美!”
扬州不仅是座城市,而且是一本大书。我们到扬州的第二天,扬州市委书记季建业在瘦西湖边的烟雨楼请我们喝茶,以聊天的方式接受采访。我们问:“如何打造文化扬州?”答曰:“美其貌,护其颜,扬其韵,铸其魂。”简单12个字,字字珠玑,掷地有声。
扬州历史久矣,从春秋时代吴王筑邗城开始,历经两汉魏晋,五代盛唐,宋元明清,民国公元。漫长的岁月,扬州经历了“歌吹沸天”的繁盛,又饱受了“废池乔木”的悲怆。主人对我们说:要解读扬州的历史,请去看一看“双博馆”吧!“双博馆”是扬州博物馆和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的简称,建在风光迷人的人工湖边的新城区。漫步在博物馆的各个展厅里,从那些丰富古老的出土文物中,读到了扬州的发展历史和文脉。汉代广陵城的繁荣,隋唐时代南北运河开通带来的活力,明清时代漕运畅通和盐务兴盛再度显现出的令人眩目的繁华。在中国雕版印刷馆内,通过扬州雕版肇始于唐,发展于宋元明,兴于清,至今还珍藏着30万片古籍版片的解读,通过如今出版《四库全书》的壮举,我们看到了文明智慧之光如何通过印刷与阅读广泛传播的经历。如今虽然进入电脑时代、数码时代,但古代扬州的雕版印刷功莫大焉!这里展出的“扬州八怪书画展”也令人大开眼界。它展现了被称为清代“康乾盛世”时期“天下名士,半在维扬”的盛况以及他们“个性鲜明,不拘成法”的艺术风格。我们在馆内还看到一尊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据说是世上仅存的3件中华“国宝”之一,其精美、昂贵以此件为最。扬州市重视文物遗存的开掘与保存,陆续开发了唐子城南门、罗城西门、宋大城古城门遗址;以历朝文化为主线,开发和修葺了汉广陵王墓、隋炀帝陵、古运河、迷楼遗址以及准提寺、汪氏小苑、吴台道宅第、卢氏盐商住宅等古刹名园,再现了“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和“城在园中,园在城中”的境界。我过去在读历代文人描写扬州的诗文时,总感到昔日扬州繁华与美丽景观的破败与消失,是一种难于弥补的遗憾。而今天的扬州人在“打造文化扬州”时,用修旧如旧或索骥重建,再现这些令人遐思的人文景观,似乎让人们再度找到了迷失的扬州,重新体验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扬州。
扬州美,最美瘦西湖。扬州朋友告诉我,瘦西湖其实不是湖,而是由几条河道组成的狭长水面,其中点缀着一些岛屿,水郭江乡,加上千百年来逐步建成的文物古迹、亭台楼阁、园囿花树,在瘦西湖沿岸形成了历代文人墨客歌咏不休的特殊景观。在历史上多少官宦纨绔,不正是冲着这如梦如幻的美景而“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的吗?
这次游瘦西湖,坐上了一艘名为“康熙一号”的豪华游船。那天有一女乐手,用扬琴弹奏各种动人的吴越曲调,一路听歌、品茗、观景,加上那位靓丽而非常职业的女导游娓娓动听的讲解,确实觉得看景越多,游兴越浓。但当地的朋友却说,游瘦西湖最好是坐“船娘”驾驶的“小艇”,那才是真正别有风味。我前两次游瘦西湖,不知道有“船娘”一说。后来读了郁达夫先生的《扬州旧梦寄语堂》和朱自清先生的《夏日的扬州》,才知道瘦西湖上有一批从事撑船职业的女人,被称为“船娘”。这些表现扬州“水文化”的“船娘”,“以乱头粗服,风趣天然为胜”,“撑船的姿势也很优美”。在大力发展旅游事业的今天,瘦西湖上的“船娘”又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我们坐在游艇上看到有许多“船娘”驾驶着小艇在招徕游客。不过今日的“船娘”已非“乱头粗服”的女人,而是统一着装的靓女。她们都穿颜色花白相间的紧身布服,头上包扎着花白头巾,风姿绰约,楚楚动人。
人们在饱览扬州风光,大饱眼神之后,大概就想要大饱口福了。因为扬州的美食也是扬名天下的。历朝历代,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文人雅士,到了扬州都要谈论和品尝扬州的美食。记得曹聚仁先生的《食在扬州》一文中说到:扬州的吃,是盐商们培养起来的。“烹饪之技,家庖最胜,如吴一山炒豆腐、田雁门走炸鸡、江郑堂十样猪头、汪南溪拌鲟鳇、施胖子梨丝炒肉、张四回子全羊、汪银山没骨鱼、汪文密车螯饼、管大骨薰汤、觜鱼糊涂、孔刃庵螃蟹面、文思和尚豆腐、小山和尚马鞍乔,风味皆臻绝胜。”这些名菜,目前在扬州的大小宾馆、街肆酒楼,都不同程度地得到继承。令人难忘的还有扬州茶馆。那天早上,主人请我们到百年老店富春茶社喝茶。其实这里喝茶的方式同广东人差不多,也是边喝茶边吃点心。富春茶社经营的“淮扬细点”中外驰名,这里有三丁包、千层油糕、翡翠烧卖、蒸饺、双麻酥饼、三丁雪梨等等,而其中最引起大家话兴的则是“蟹肉汤包”。这种汤包历史悠久,制作精良,闻名遐迩。初到扬州的人,这热得烫手的汤包如何吃,成了一个难题。主人告诉我们:吃汤包要“轻轻移,慢慢提,先开窗,后喝汤”。不过现在又有了更先进的吃法:一个小盘托着,用吸管凿个洞,像喝易拉罐饮料一样,也就避免了一些麻烦。扬州美食,充盈着文化色彩,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21世纪的扬州,除了那些古老的名胜古迹,流风习韵,我们还看到了一个新扬州,几百万扬州人正在打造的“文化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