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皮皮作文网 · 教学设计
目录
位置: 主页 > 应用文 > 教学设计 >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作者:小丸子  时间:2017-05-25 12:33:31

【第5篇】

《乘法分配律》是青岛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信息窗2的内容,它是在学习了加法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安排是与传统的相遇问题有机结合在一起,目的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乘法分配律,体会乘法分配律在计算中的应用价值。如何让学生理解并灵活运用该定律呢?下面是我的两次教学实践及反思:

【初次教学】:第一次教学基本按照教材的思路,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本,能从图中找到那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根据线段图怎么列式?学生列出了两种不同的算法: ①(110+90)×2②110×2+90×2,通过观察、比较得出这两种方法都是求出两车之间的距离,这两个算式相等。

【初次反思】按照课本教学思路为什么出错率这么高?为什么这么多同学的认知还是停留在原地?带着心中的疑问再一次去研读教材、去翻阅教学用书、去研究学生。头脑中反复涌现出这几个问题:学生为什么在解决问题时能正确计算,而在应用这一规律时却出现了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呢》?学习本课对于学生来说最难在哪里?通过梳理思考,最后把课堂的起点和归宿点聚焦到学生身上,为此对教材进行了深度挖掘与加工,对课堂教学中的情境、观察、比较等方面都进行了再度思考,努力使学习方式实现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建构转变,于是重新调整了教学策略、教学流程和教学媒体,进行了再次教学。

【再次教学】

教学实施过程:

一、    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谈话:今天我们学校后勤主任见到我说:“王老师你们班的学生最优秀,让你的学生帮帮忙吧?”你们乐意帮忙吗?大家异常激动地说:“乐意。”这时我出示:(学校长方形合唱教室)长8米,宽6米,要在四周装上木条,需要多长?

问:你们会算吗?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二、探索交流、自主建构

(一)探索规律

学生们的算法是:

①  (8+6)×2       ②8×2+6×2          ③ 8+8+6+6

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第②种算法是第③种算法的简便运算。谁能说一说第①种算法的意义?谁能说一说第②种算法的意义?你发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关系?最后得出:(8+6)×2=8×2+6×2

从意义上看怎样从(8+6)×2得到8×2+6×2?  从算式上看怎样从(8+6)×2得到8×2+6×2?


接着我又把长方形的长和宽改为40米和8米,求它的周长。然后按照上面的方法巩固练习。这一规律有趣吧,在其它的知识中是否也存在一个规律呢?

(二)应用规律

1、出示信息窗2: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本,从图中找到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根据数学信息和问题,自己画出线段图,根据线段图怎么列式?

学生列出了两种不同的算法:

①(110+90)×2         ②110×2+90×2

算式(110+90)×2每一步求的是什么?算式110×2+90×2每一步求的是什么?从意义上你发现了什么?从计算结果上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观察、比较得出:板书(110+90)×2=110×2+90×2     怎样从算式(110+90)×2得到110×2+90×2呢?

2、出示下面一组练习:

25× (40 +4) =_____×40 +_____×4)

125×(8+10)=___ ×____+_____×_____

75×102=(____+____)×____

(a+b) ×c=___ ×____+_____×_____

通过练习,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发现的规律?最后总结出: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它们的积相加,这就是乘法分配律。

三、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找朋友,把左右两边相等的算式连起来。

①  66×66+66×14          ①38×(98+2)

②36×15-26×15            ②(66+66)×14

③38×98+38×2             ③(36-26)×15

④42×26+25×26+17×26  ④16×7-10×7+3×7

⑤(16-10+3)×7101×85  ⑤(42+25+17)×26

2、等号前后成为两组题,你选择哪组题?为什么?

甲组                 乙组

25× (40 +4)           25×40 +4×25

64×8+36×8            (64+36)×8

125×(8+10)             125×8+125×10

75×102                75×100+75×2

3、25与100的和与4相乘,积是多少?

78与92的积加上22与92的积,和是多少?

为什么这样算?根据是什么?

4、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问题,经常会用到乘法分配律。

课间,小朋友拍皮球,

小明说:我每分钟拍35个

小强说:我每分钟拍65个

请问:他们两个3分钟,一共拍多少个?

5、每个同学的口算速度不同,小玲每分钟做25道,小红每分钟做20道,他们两个4分钟一共要做多少道?

6、其他领域也会用到乘法分配律,

(1)一本书10元。我买了3本,小明买了5本。小明一共比我多花多少元?

(2)一张课桌90元,一张椅子30元,学校买了20套课椅.一共要付出多少元?

四、全课总结,提升认识。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乘法分配律,你有什么收获?

【再次反思】

再次教学的效果是比较令人满意的,通过创设为学校帮忙的情境,将静态的情境动态化,使学生在观察中认识、比较中发现、交流中碰撞,始终处于主人翁地位积极地参与课堂,体验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享受学习的愉悦,使课堂真正成了师生智慧与激情动态生成的生命历程。

为何这样的调整使教学变得如此轻松、流畅、高效,仔细思量,笔者个人认为第二次教学一切从学生出发,为学生找到了适合的学习起点、适合的教学情境、适合的学习方式和适合的思想方法,深切体会到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

一、情境从虚设走向有效。

教学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是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

在第一次试教时基本按照教材的思路,虽然处理上也赋予了一定变化,但是缺少必要的导入情境,并未真正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极大地兴趣,产生探索的欲望。而上面的情境由于缺少了这些变得枯燥单调,没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只是出现了表面的观察、比较。第二次教学中通过创设为学校帮忙的情境,围绕计算合唱室周长这一情境,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发现原来学习的长方形周长中存在这一有趣的规律,在学过的其它知识中是否也存在这一规律呢?进而引出了行程问题,情景的创设有效服务于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思考和探索的机会,使学习变得生动而充满情趣,突显了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二、比较从表面走向深层。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础。”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需要通过对数学材料的比较,理解新知的本质意义,掌握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初次执教时学生也研究了行程问题的两种算法,但那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模仿,没有真正从意义上,从计算方法上去探讨,去挖掘两种不同算法之间的联系。没有发现其中的奥秘,更谈不上正确应用这一规律进行简便运算了。再次教学克服了这些弊端,在观察、比较中挖掘了学生的潜力,思维火花被真正点燃,体会了数学的无穷魅力,在深层比较中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

相关作文

《雷雨》教学反思 《折扣》教学反思 《丑小鸭》教学反思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 《平均数》的教学反思 《小伙伴》教学反思 《做几个摇篮好》教学反思 《一夜的工作》教学反思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推荐热门作文

《理想的风筝》阅读答案 滴水之恩阅读答案 《再别康桥》优秀教学设计 《小毛虫》阅读答案 《人的光芒》阅读答案 季羡林《幽径悲剧》教案 化石吟 教案 窦桂梅观潮教学实录 桃花源记 教案 归园田居教案
课外书|读后感|话题作文|作文素材|专题作文|单元作文|英语作文|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