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粉蒸肉上的年味》
今年,我们一家人回湖北老家过年。老家的年味浓厚,一片白雪皑皑中,红色的灯笼与穿上红新衣的人们相互映衬,碰出了喜气洋洋的火花。虽是寒冬腊月,一切都是天寒地冻,但这并不影响着大家过年的热情。
只见人们忙忙碌碌。有些人手握打火机,点燃了鞭炮的引线,鞭炮噼里啪啦,好像池塘里的青蛙似的,一个个地叫起来,还不忘扭扭身子跳跳舞,好像呼唤着新年的到来;有些人则穿梭于厨房之间,徘徊于餐厅之上,准备着丰盛的年夜饭;有些人则忙于玩乐,拾起地上的白雪,揉成一个雪球,向他人扔去,虽然手是冻得通红,但是脸上仍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经过漫长的等待,年夜饭上桌了,其中就有一道我们过年必不可缺的一道菜――粉蒸肉,此菜又名面面肉,是我们家最受欢迎的肉食之一。
准备一大块五花肉,用闪着银光的刀,沿同一个方向,把它切成一片一片的,切出来的一片片五花肉薄薄的,轻轻地捏起一片,肥瘦相间,肥者如同洁白的羊脂,是白而透明的,在“羊脂”下面,便有粉红的瘦者,好似未经抛光的天然形成的红宝石,两者整齐地排列,更添了一种自然的美。让成片的五花肉斜躺在盘子里,撒上白色的盐、几勺暗红的酱油与切好的红辣椒,又添了一种颜色的美。当然,还有老家的玉米粉是必不可少的,放好满盘的玉米粉后。直接连同盘子放进大锅里蒸,盖上锅盖,接下来只做一件事――看着锅盖发呆。
这时,只见大锅边缘的蒸汽冒出,好似一个顽皮的小孩在吹气,逗引着我去看,还发出着“森”的长叫,香气扑面而来。
一会儿,随着粉蒸肉的出锅上桌,大家的口水也随之一落三千丈,拿起筷子,向粉蒸肉夹去,放入嘴中,肥而不腻,软糯可口,香甜弥漫在整个嘴中……
我发现,年味在粉蒸肉上。
【第2篇】
春暖大地,万物复苏,这年味便透露了出来。
——题记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时光流逝如同白驹过隙,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所谓新桃换旧符,各家各户都忙着贴窗花、对联等等,空气中处处散发出年味,好不热闹。
对于小孩子来说,这过年能够吸引他们的莫过于那压岁钱与放鞭炮了。大年三十的晚上,就等着父母把他那心心念念的红包给压在枕头底下,两只眼睛直放金光。在那之后,便美滋滋地睡下,一夜好梦。
在第二天天空刚刚泛起鱼肚白的时候,便被外面的炮声吵醒,穿着新衣,吵着闹着要父亲带他去放鞭炮,待父亲同意后,便欢呼一声,迫不及待地跑出家门。等到父亲点燃时,他一边瞪着星眸闪亮的双眼张望着,一边紧紧捂着耳朵,既好奇又兴奋。轰的一声鞭炮炸响,散落的纸花就像天女洒下的花瓣在为人间祝福。这是年味,纯真且美好。
说到年味,我便想到了除旧迎新,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于是,我便和家人一起,帮助大门“整容”:撕去旧春联,贴上新春联。新春联的上联是:虎年大吉富贵财,下联是:喜迎好运平安福,横批是:金虎送福。这幅春联不仅押韵,而且还预示着新年新气象。这是年味,崭新且富有。
今年我又参与了包饺子这件“大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桌子上支一个大案板,上面摆满了一个个坚挺饱满的饺子,幼年的我热衷于擀面皮,再大一点我也学会了像父辈那样把饺子包的圆鼓鼓漂漂亮亮的。年夜饭里,藏着全家团圆幸福的滋味,吃到包有硬币饺子的人是好运气的象征,妈妈是最温柔心软的,每次会准备一大堆硬币,想让家里的每一个人都能吃到这份幸运。这是年味,温暖且幸福。
年味便是家的味道,团团圆圆、幸福快乐的味道。
【第3篇】
每当寒假到来时,就代表着又将迎来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一想到这个节日,我的心情就无比激动和喜悦,因为每当过年到处都会充斥着浓浓的年味。
年味在哪里?年味在春联里。过春节前妈妈就买好了一幅对联和一个大大的“福”字。在一个早晨全家一起“除尘”后,就把对联贴在了门的两侧,上联是:福旺财旺运气旺,下联是:家兴人兴事业兴,额联:五福临门。它代表着我们一家人对来年生活的期盼和寄予的美好期望。我又把“福”字贴在了客厅的正中央,灯光照下来,那撒着金粉的“福”字就变得金灿灿的,好看又耀眼。希望新的一年里家人也都能“福气满满”。
年味在哪里?年味在大桌饭里。去年由于受到了疫情的影响,大家都响应号召取消了聚餐活动,安心在家里过年。然而今年,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正月初一这天我们又可以去走亲访友啦!去年一年没有送的祝福,没有聊的话我们统统都留到了今年。在大桌饭上,我又吃到了我喜欢的家乡味道:三鲜汤、鸡羹糊......三鲜汤里的蛋饺金黄、鹌鹑蛋雪白如玉、配上新鲜的大白菜和细粉丝,汤鲜味美。鸡羹糊的原料是鸡汁汤、配上鸡的内脏等等,再用淀粉勾芡。闻着就觉得香气扑鼻,我顾不得烫吃到嘴里“太鲜美了!”,真是令人不由得发出赞叹。
年味在哪里?年味在大街上。大街上处处张灯结彩,道路两旁的红色中国结也发出红色的光来,煞是好看。街道上的许多孩子,有的穿着红衣服、他们的手中拿着糖葫芦、拿着鞭炮,开心地玩耍。我和我的小伙伴的也忍不住买了烟花棒,看着火苗点燃的烟花棒,发出“滋滋”的响声和“噼里啪啦”声。好看的烟火也瞬间散开来,这可是在过年才能看到的独特场景呢!
年味在哪里?年味在城市里有、在乡村里有,年味无处不在......
【第4篇】
“压花喽做喽!咦!这里怎么这么热闹呀!原来是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到九里湾寻“年味”来了。
我们排成两个队来到这里,蜡烛压花或做灯笼。我来做压花蜡烛,来到桌子前,发现桌子上有两根蜡烛:一根大,一根小,旁边还有勺子和镊子。
老师讲完制作过程后,我们开始制做了。我先用镊子夹来一朵薄薄的小蓝花,用勺子在燃烧的小蜡烛上面加热,把花放到自己喜欢的地方。然后勺于底部放到花瓣上过一会就粘上去了。就像是一只蓝色的小精灵在微笑。接着,我又拿了一朵小雏菊,按照前面的步骤。我想把小雏菊也给压上去,但这个小雏菊不听话,我在上面压了好久,可它就是压不上去。一动它就掉了下来,后来压着压着连花瓣都掉了。最终我还是败给了这朵娇滴滴的小雏菊的手上。不是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嘛,就当积累经验了。
我们压完蜡烛,做完灯笼。大人带着我们去打年糕,我们都兴奋极了,一路上蹦蹦跳跳地。来到了打年糕的小屋,里面有椅子我们坐了下来。看见旁边的老师傅拿着一把木质的大锤子。长长的木柄经过长时间锤炼木柄都弯了。看着老师博好像拿着一点都不费劲,我上去提了一下,木锤好像长在年糕上了我用力地拨了几下那个大木锤纹丝不动。接着打完年糕烧会,我坐在座位上,等得花儿都谢了,还没好,过了好久好久……不知哪一个同学喊了一声“来了”装着年糕的盒子旁瞬间围满同学,我刚挤一会就被挤出来了。好下容易拿到一块小年糕咬一口,软软糯糯的,但味道淡淡的,感觉少了一些什么。我看看别人的年糕,我拍了一下脑袋哎呀,忘记放馅了!我回头一看馅都被抢完了,没办法只能将就这样吃吧。
我们回到咖啡厅做了一个冰糖葫芦,我们吃着冰糖葫芦着路边盛开的梅花和着夕阳的余晖,依依不合地回家了!
【第5篇】
盼呀,盼呀,终于盼到了这一天,我们要去优美的林山玩。
匆匆忙忙的吃完饭,我们就开车去了学校。等人都到齐了5辆车带上了爸爸妈妈还在上班的小孩子,向我们最向往的地方出发了。我们的车上带了两个男孩,胡哲宇和鲁家棋。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大约过了四十分钟吧,总算到达了目的地。那是一个漂亮的庄园,周围用灰白的瓦石砌成,给人一种古色古香的感觉。同学们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入庄园,聚集在一个小水池边。里面有几条美丽的金鱼在游动,几个同学看到那么漂亮的景色,急忙拿出手机拍了几张照片,留下了美好的纪念。
第一个年味项目是做灯笼。几根框架,四张宣纸,一支笔,一盒颜料。少少的材料,能做出无比复古的灯笼,我早就等不及了。‘’开做‘’我迅速倒出框架,开始组装。别看样子简单,其实可难了。先把木棍的另一头插入骨架里,可另一头却怎么也插不进去,连那里的老师用了九牛二虎之力,居然还是插不进。后来没办法,只好用锤子敲,使劲敲了两下,也总算插进去了。在这一期间,教室里‘’霹雳庞郎‘’响做一片,好像工人在施工。下一步,就是贴画了。我小心翼翼的把自己精心创作的画贴了上去,不错,挺满意。
接下来,我们还去烤棉花糖,做糖葫。不过,令我映像最深的是打年糕。一块有弹性的年糕,经过敲打,变成了软糯Q弹的糯米。一位老爷爷刚把打好的年糕放在桌上,几十只手疯抢年糕,10秒后,桌上连渣也没了。
以前过年,都感觉不到年味。而这一次,我才意识到,年,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