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霍思曼·千树中最娇》
千树中最娇, 如今樱桃
花蕊挂满枝条,
伫立于林间道旁
披着复活节季的白裳。
如今,我一甲子又十载,
二十年华将不再来,
七十减却二十春,
也只胜我五十年。
观赏世上花事
五十春天既只一霎时,
我即将往林间
看樱树白雪挂满。
(施颖洲 译)
阿尔夫雷德·爱德华·霍斯曼的诗之所以广为流传,应主要归功于他的诗简练流畅、形神结合、想象丰富和意境优美。从上面这首《千树中最娇》 (又作《最美的树》)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上述优点。诗人以“樱树”作为一种美好的理想事物的象征, 以简练质朴的语言,揭示了这样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哲理: 时光短促,要追求美好的理想,须赶紧行动起来。诗人通过对樱树、樱花、白雪、季节等景物的描写,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意境优美的图画,并通过对短促人生的感慨,告诫人们“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具有催人的力量。
全诗共分三节。第一节写景:复活节来了,美丽的樱树披挂着白雪,婷立于林间道旁,树枝上鲜花绽开,意境多美!原文第四诗行中,“披着白裳”既展现了“大雪压枝”的美景,又蕴含了“身着白衣” (西方妇女在婚礼或其他重要典礼上穿白色礼服)的韵味,使人从“樱树”的娇态中,恍惚望见身着白衣的美丽少女婷婷玉立的风姿,语言弹性很强,简洁而又含蓄。第二节感叹人生: 我有七十年的寿命,但二十载已经逝去了, 只剩下五十个春天了,人生是多么的短促啊! 《圣经》中说, 人人都可有七十年的寿命。 本节第一行中的 “一甲子又十载”这一短语, 便是直接从 《圣经》 中摘引过来的。 本节第四行“也只胜我五十年” 中的“胜”,原文为“剩”、“留” , 这里译作“胜”, 诗意未变, 诗味却浓了几分, 译者的这番处理是颇有心计的。 第三节表意,算是全诗的“点睛”之笔: 要观花赏景, 五十春何其短促。 还是赶快走进树林, 去观望那白雪覆盖的樱花吧! 诗人再次强调樱枝上白雪披挂, 并非景物描写的简单重复, 而是暗示作为美的象征的樱花也会凋落, 就如雪花终将融化一样, 从而更加含蓄、 形象地提醒人们不要耽误了追求美好事物的大好时机。
必须指出, 长时间以来, 人们对《千树中最娇》这首诗的解释和评价是有分歧的。 问题的关键在于“樱树”这一客观物象的象征意义究竟是什么。 一种看法是, 诗中的“樱树”代表了某种让人向往追求的美的理想事物 (如前所述) , 因而诗人表现的是一种催人上进的积极思想;而另一种看法则认为, “樱树”在这首诗里象征着美女, 故而这首诗宣扬的是一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及时行乐的消极东西。如果真是如此, 那霍思曼这棵“最美的树”便没有多大的可取之处了。那么“樱树”究竟代表着何种事物?诗人又到底想通过它说明点什么东西? 我想最可靠的答案必须由霍思曼先生亲自来敲定。 可惜的是, 霍先生早已用完他的“一个甲子又十载” 了。 既然诗人已不能言, 那就只好“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本诗当作何解释, 还是让读者自己去拿主意吧!
(晓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