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皮皮作文网 · 外国名诗
目录
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世界名著 > 外国名诗 >

马雅可夫斯基《致谢尔盖·叶赛宁》原文及赏析·〔苏联〕

作者:张易萱  时间:2023-02-02 20:19:58

《〔苏联〕马雅可夫斯基·致谢尔盖·叶赛宁》

 

你去了,

获得了所谓的超升。

一片空虚……

你飞着,

钻进群星。

再没有预支稿费,

也没有啤酒馆,——

从此清醒。

不,叶赛宁,

这并不是

讥嘲。

哽在喉咙里的

是悲伤,

而不是笑。

我看见

你用切开了血管的手腕

写了一会儿,

就把一口袋

自己的骨头

吊起来摇。

快住手!

别发疯!

你这是何苦来?

干吗要

用死灰

把脸涂白?

你本来

挺会写些

狂言妙语,

这世上

换了别人

写不出来。

你为什么?

干什么?

真使我万分困惑。

批评家

罗罗唆唆:

“出这事儿么,

怪这……

怪那……

但主要缘故

是政治太少,

而喝酒太多。”

据说

你该用

阶级

代替名士生活,

阶级影响了你,

就不至于动肝火。

可是,难道阶级

能用清凉饮料解渴?

阶级

喝起酒来

也不示弱!

据说

应该叫岗位派

管教你,

你的才华

必然能够倍增。

你会

一天写出

一百行,

又臭又长,

堪比那位道罗宁。

依我看,

这种梦话

要是真的接受,

你会更早

对自己下手。

与其死于无聊,

倒不如

死于烧酒。

不论是绳套

还是铅笔刀,

都不能把

出事的原因

解释明了。

也许,如果

英国饭店

备有墨水,

切开

血管

就无必要。

仿效者兴高采烈了:

“好!再来一个!”

几乎足足一个排

把自己

消灭掉了。

为什么要

增加

自杀的数字?

还不如

增加墨水的产量

为好。

从此

舌头

永远

幽禁在牙关里。

搞这种喧闹的仪式

既沉重

又不合时宜。

创造语言的

人民

失去了一个

狂饮高歌

放荡不羁的

徒弟。

捧着一大堆

挽诗的破烂,

简直是

旧式的葬仪

原封不变。

用棍子

把笨拙的诗句

硬赶进坟墓, ——

难道就这样

对诗人悼念?

还没有为你

塑造纪念像——

它在何处,

是青铜的丁当,

还是花岗石的粗犷?

可是在纪念的铁栏前

已络绎不断地

送来了

献诗和回忆的酸文章。

你的名字

和着眼泪鼻涕

擦湿了手绢,

你的诗词

被索毕诺夫唱得唾沫四溅。

在干瘪的小白桦树下

他唱着:

“没有言语,我的朋友,

也没有悲叹一唵—唵—唵。”

唉!对这种

表演专家

应当

换一种口气谈话!

你应当霍然站起,

大吵大闹:

“我不允许

把诗

象这样糟蹋!”

该用三个手指

吹口哨,

震耳欲聋。

叫他们

去见奶奶

和上帝的亲妈!

叫这批

平庸透顶的混蛋

落荒而逃,

西装

鼓得象

黑色的篷。

叫柯岗

纷纷

四散奔跑,——

他那尖胡子

扎着人

能扎个窟窿!

丑恶的东西

目前

消灭得还少。

事情太忙

时间

总不够用。

先要

把生活

重新改造,

改造了

才好歌颂。

这段时间

是不大好写,

难于下笔。

可是你们说说,

患精神残疾的男女, ——

何时

何地

哪个伟人能选一条路,

这条路

踩得一溜平,

走起来很轻易?

语言可以当将领,

把人的力量

统辖。

前进吧!

让时间

象炮弹

在我们背后爆炸。

向旧时代飘的

唯有那

随风飞扬的

头发。

为了欢乐

我们的星球

装备得还很欠缺。

应当

从未来的日子

夺取

欢乐。

在这人世间

死去

并不困难,

创造生活

可要困难得多。

(飞白 译)

这首诗写于一九二六年,它的形成有相当复杂的时代背景。

二十年代的苏联诗坛,可分为两种诗歌传统:一是以叶赛宁等为代表的现代派,一是以马雅可夫斯基等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诗歌。前者注重的是抒情诗,后者注重的是政治诗;前者强调的是诗的艺术性,后者强调的是诗的思想性,虽然它们并行不悖,相辅相成,都对苏联早期和以后的诗歌繁荣起了促进作用,但在当时却发生过异常激烈的斗争,而且舆论界更多的是支持无产阶级革命诗歌,而把以叶赛宁等为代表的象征派、阿克梅派和未来派这样一些现代主义诗歌流派笼而统之地称为“颓废派”。一九二五年十二月底, 叶赛宁由于在思想上、更由于在个人感情上的苦闷而自杀。在其绝笔诗中,他写道:“再见,朋友,不必握手告别,不必悲伤,不必愁容满面,——人世间,死不算什么新鲜事,可活着,也并不更为新鲜。”在其颓废思想影响下,有不少青年随叶赛宁自杀。关于他的死,引起了人们的争论,一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当时,苏联国内外的资产阶级反动文人,乘机掀起一片叫嚣声,有的把死因归咎于苏维埃政权,有的对叶赛宁进行人身攻击。为了回击反动文人的无耻诽谤,更为了有意识地抵消叶赛宁绝笔诗的不良影响,马雅可夫斯基写下了《致谢尔盖·叶赛宁》。

显然,诗人在写作这首诗的时候,带着极为复杂的感情。一方面,他对叶赛宁的死深感惋惜:惋惜“人民/失去了一个/狂饮高歌/放荡不羁的/徒弟”,惋惜诗坛上失去了一个天才的诗人,所以当他得知诗人自杀的消息时, “哽在喉咙里的/是悲伤,/而不是笑”;另一方面,他又对诗人的颓废情绪和消极人生态度深感不满,从他那所谓的“超升”中,他看见的却是“一片空虚”,感到的是“万分困惑”。在他看来,“死去/并不困难”,但“创造生活”却“要困难得多”。这就表现出与叶赛宁迥然不同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因为生命的美并不表现在死得轻松,而是表现在“从未来的日子/夺取/欢乐”,表现在为使全人类彻底摆脱苦难、共同走向幸福的艰苦斗争中。读罢全诗,我们会感到其间流动着一种生命的美、创造的美。这种“美”,不仅对于当时的读者,而且对于今天我们这些正在人生旅途中的人来说,都会有一种激荡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强烈的鼓动性和宣传性是这首诗的显著特点之一。

从这首诗我们还可以看出:马雅可夫斯基的诗虽着眼于思想性,但并不意味着缺乏艺术性。其实,他是一位有着严肃的艺术操守的诗人。如前所述,这首诗洋溢着强烈的乐观主义精神,但诗人并不听任自己的感情流泛,而是把它隐藏在鲜明生动的形象中,包孕在极富典型性的细节描写中。如诗人在写道叶赛宁逝世后,一些“表演专家”所进行的各种滑稽表演以后这样写道:你“该用三个手指/吹口哨,/震耳欲聋,/叫他们/去见奶奶/和上帝的亲妈! ”短短几句,就传神地勾画出叶赛宁的形象。又如“你的名字/和着眼泪鼻涕/擦湿了手绢”、 “西装/鼓得象/黑色的篷”等句子既新奇又生动。在诗的形式方面,这首诗也颇具特色。 “楼梯式”的结构形式给人以运动感、急促感,和诗人所表达的激情融为一体,充满了波涛滚滚的“能量”,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它使人不能轻歌曼咏,只能击节高歌。这和诗人一贯主张的诗的“听觉效果”是分不开的。其实,马雅可夫斯基本来就是一位天才的朗诵家,他的诗都很注意“朗诵效果”。所以,当我们读到“前进吧!/让时间/象炮弹/在我们背后爆炸。/向旧时代飘的/唯有那/随风飞扬的/头发”这样的句子的时候,会产生这样的错觉:眼前出现的不是一些错落有致的诗行,而是那慷慨激昂的诗人。

(傅宗洪)

相关文章

索洛乌欣《野花》原文及赏析·〔苏联〕 马雅可夫斯基《夜》原文及赏析·〔苏联〕 别德内《指路的星星》原文及赏析·〔苏联〕 西蒙诺夫《等着我吧……——献给B.C.》原文及赏析·〔 帕斯捷尔纳克《邂逅》原文及赏析·〔苏联〕 施巴乔夫《要善于珍惜爱情》原文及赏析·〔苏联〕 阿赫玛托娃《爱情》原文及赏析·〔苏联〕 帕斯捷尔纳克《倘若你爱别人的沉重的十字架》原文及赏 古米廖夫《蔚蓝的星》原文及赏析·〔苏联〕

推荐热门文章

米开朗琪罗《艺术家的工作》原文及赏析 波德莱尔《高蹈》原文及赏析 德基《诗如同爱情》原文及赏析 丘特切夫《人的泪水,哦,人的泪水……》诗词原文及赏析 蒙塔莱《听到你的声音如醉如痴》原文及赏析 艾略特《破晓之前》原文及赏析 惠特曼《我在路易斯安那看见一棵常绿的橡树在生长》原 阿波里奈尔《猫》原文及赏析 雪莱《哀歌》原文及赏析 威廉斯《幼橡树》原文及赏析
课外书|读后感|话题作文|作文素材|专题作文|单元作文|英语作文|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