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崩溃
我从未见谁能够预测市场。 ——沃伦·巴菲特
伯克希尔·哈撒韦1987年年度报告
80年代中期,伯克希尔的保险业飞速发展。它有众多的财产保险公司和 意外风险保险公司,其中最主要的国家偿金公司在奥马哈。纽约和其他地方 都有办事处,为巴菲特赚取巨额利润供他再投资。这些利润用他的话说是可 “捏在手中的”,它以现金支付而将来不一定会索赔。巴菲特对这两者之间 的转换计算十分熟悉。他绞尽脑汁想出了所有可以承保的项目:赛十马,飞机 失事,甚至核战争。在一次有25人参加的格雷厄姆聚会上,巴菲特与卡罗·卢 米斯打赌说其中至少有两人的生日相同,卡罗惊奇地发现他对了。解释很简 单,也很令人惊奇,因为从数学计算上看这种概率为60%。保险业其实也是 用概率来计算一些生活经验而已。他的保险事务主管杰克·伯恩永远忘不了 在华盛顿的大学生俱乐部里第一次遇见巴菲特的情景。他当时带着3个骰 子。上面的花十色十与普通的不太一样。巴菲特提议让伯恩随便挑一个骰子,他 从剩下的两个里拿一个。他敢肯定,只要掷上20次,他就赢了。“我拿出了 夏普计算器,”伯恩回忆说,“因为我不想在拿手的事上丢丑。” 计算了可能十性十后我拿了一个骰子,结果他赢了14次。他说:“还玩吗?赌一顿午饭。”
这次我挑了他那枚骰子,结果他赢了16次。我又拿出夏普来算,巴菲特坐那儿咧着嘴笑,
脸上的表情跟吃了屎一般。
因为这几个骰子是相互克制的。只要你选对了骰子再滚上足够多次,你 就输不了。保险业也是如此:只要你算出飓风或三车相撞的可能十性十再相应地 制定价格,你就像玩这种骰子一样输不了。
巴菲特对保险业的关心比什么都多。他知道保险的发展是计划中想象不 到的;而其他行业的发展总会伴随着这样那样的挫折。70年代佛罗里达的汽 车保险骗局和加州工人要求加薪的风波使伯克希尔大伤元气,它关闭了在德 克萨斯、明尼苏达和依阿华州的子保险公司。伤亡事故巨额赔偿金的增长也 使它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巴菲特与国家偿金公司的经理们见面只说了一句 话,“谈谈坏消息吧。”但不管他们怎么努力,保险商们总是过于乐观地估 计自己的损失。
1982年巴菲特承认了自己在此业务上的失败,他请36岁的前麦肯锡公 司的顾问,已在伯克希尔工作了几年的麦克·戈德博格来管理保险业,戈德 博格在巴菲特手下干的时间不长,他的办公室就在凯威特广场巴菲特的隔 壁。如果还有人能在这利他的领域里干出点名堂来,那就是戈德伯格。他说 巴菲特要的是个“忘我的人”,他正合适。
他是个瘦瘦的纽约人,非常热心,常使人联想起伍迪·艾伦。有位同事 说如果戈德博格的智商有180的话,谁也不会觉得奇怪。他是布朗克斯理科 中学的优秀毕业生,才华一直被别人淹没。巴菲特认为,他的价值在于对风 险比他还敏十感。戈德博格除工作外什么也不关心,他的车破烂不堪,有次把 他的外衣都挂坏了。当时他的薪水是200万美元,他和他的妻子尚未生养小 孩,住在离巴菲特家不远的一套两户同住的房子里。但他与巴菲特不常来往。 ----------------------- Page 188-----------------------
他们的关系一直不错,巴菲特常找他谈论一些数学问题, (总是巴菲特 去他的办公室,这样巴菲特可以随时离开。)戈德博格也偶尔拿着些政策去 征求他的同意。但巴菲特明确表示不想回答很多问题,他只是指出个方向而 已。
伯克希尔除了保险外,最喜欢的业务是“再保险”。这其实是个大销十售 业务。与向家庭和司机承担几千个保险不同,再保险是买其他保险公司的投 保,分担它们的部分风险。这是典型的“长尾巴”业务,因为不知什么时候 才会有人索赔。这样再保险公司可以把保险金长期投资于预备金,只到最后 一刻才知道它的赢利或损失是多少,因此许多再保险公司过分乐观也就不足 为奇了。巴菲特十分巧妙地形容道:
基本上每天一大早就能接到报告赢利若干的好消息,几乎听不到有损失的情况。它给人的感觉就像天真的人第一次获得信用卡那样快乐。
竞争是一直存在的。巴菲特认为,增加保险量与一般的商品不一样,它 只需承保人签个名就行了。因此当保险费升高时就会有许多新的保险公司加 盟。这常常会引发周期十性十的降价。80年代的前5年就是这样,保险费一直不 够高。但巴菲特对这种衰退的反应与众不同。
他喜欢把这项业务与扑克牌联系在一起,这样在考虑具体付款时就形象 得多。每两年他就要和汤姆·默菲、查理·芒格和别的一些朋友到加州的水 晶海滩去打高尔夫球或桥牌。他们常赌点什么。80年代初有一年GEICO的董 事长杰克·伯恩出了一个新花样。他说如果那个周末有人能一杆进洞他愿输 1万美元,否则别人给他11美元。人人都跃跃欲试,只有巴菲特冷静地算了 一下,说与这种可能十性十比11美元太高了。朋友们都不敢相信这个亿万富翁会 这么抠门,他们都嘲笑他。巴菲特也笑了,说他算11美元的赌注就像算1100 万那么认真。他的钱包总是锁得紧紧的。
在保险上他也是如此。当别的公司为保住市场份额而纷纷降低保险费 时,巴菲特认识到这其实是在碰运气。他和戈德博格不愿照做。1980~1984 年,他们宁可让收入从1亿8500万美元降到1亿3400万。如果某一行不再 赚钱了,巴菲特就退出这一行。他在1982年写道,总有一天那些保险公司会 受不了亏损而退出的,他只要等着就行了。
很自然有人会问为什么别的保险公司不采取巴菲特这种措施。因为他们 的股东和经理们接受的教育一直是“稳定”增长,放弃是与这种十精十神不符的。 伯克希尔的保险公司则没有这种压力, (他没什么“保险文化”。)纽约分 公司的经理康斯坦丁·伊渥达农说当他制定政策时,他很清楚地顾及“巴菲 特的支票本”,这就避免了去碰运气。
到1985年,保险市场果然变了。业界遭受了巨大损失;腰包告罄了,许 多公司不得不缩小承保范围。承保能力,用巴菲特的措辞就是,“一种判断 而不是具体的因素。”在1985年,许多公司的“判断”和资金都一落千丈, 于是保险金又扶摇直上了。
巴菲特现在可以从以前的保守行动中获取双倍的利益了。大的商品客户 认识到一个没钱的保险公司的承诺其实毫无保险可言。他们要的是服务质 量;而伯克希尔的资金是其他公司平均水平的6倍,他的平衡表也是全国最 棒的。因此,当伯克希尔给了一个有吸引力的价格之后,它的顾客络绎不绝。 ----------------------- Page 189----------------------- 1985年中期,巴菲特打出一则惊人的广告,愿意以100万以上的保险金 为难以找到承保人的大顾客承保任何风险。这有可能会被误解为当事人必须 自报价格。如果巴菲特或戈德博格认为某项投保不合理,他们会一口拒绝, 绝不给第二次机会。这招给伯克希尔赚了1亿多美元。 这种强者愈强的情况在再保险中尤其明显。过去的保险公司的损失越来 越大,为了生存在苦苦挣扎。再保险公司的损失也不小,很少有哪个公司还 能再接保投保,更不用说有谁愿这么做了。它们在低价位时受了损失,现在 是不论什么价都不敢弥补了。巴菲特把它们比作马克·吐温笔下的猫:“在 热炉子上坐了一下,以后再也不敢坐了。哪怕炉子是冷的。” 伯克希尔现在能制定一些大的项目计划了,这得力于它雄厚的资金和巴 菲特的“判断”。只要机会和价格都合适,他不怕冒损失的风险,哪怕是1000 万的火险或地震风险。他在1985年的报告中慷慨陈词:“现在形势不同了, 我们有别人没有的承保能力。”1986年伯克希尔的保险金收入达10亿美元, 是前两年的7倍。这为它提十供了8亿可用于再投资的预备金;第二年是10 亿。 到 1987年,伯克希尔有的是钱了。可人们不知道巴菲特将如何用这些 钱。他“宁可买好股票也不买好飞机”,巴菲特自嘲说。可惜他找不到便宜 的股票。那时正是牛市的全盛期。到春天伯克希尔召开年度会议时,道·琼 斯指数是让人十大开眼界的2258点, (伯克希尔股价3450美元。)巴菲特已 静静地卖掉了大多数股票,只保留了“永久的”三种:大都会公司, GEICO 和《华盛顿邮报》。但他很难找到可以重新投资的地方。
巴菲特不相信预测,他提醒股东,当道·琼斯只有400点时本·格雷厄 姆还是不断下跌。但巴菲特的悲观情绪是遮不住的。他有一次回答问题时说, 如果市场上的股价(当时不稳定地维持着20倍的利润)下跌50%他都不会吃 惊。最近股价上涨的幅度已经超过一些赢利公司发行的债券的 12~13%的息 票。巴菲特认为股市现在是个危险地带。 有个记忆很好的股东问他现在的气氛是不是很像1969年,那时巴菲特伙 伴公司刚刚成立。巴菲特回忆说:“那时没什么机会,我退出了市场,把钱 都还给了合作伙伴。”但他现在不能退出,他的成员——保险公司,B夫人 等仍在为他赚钱。他需要一个可投资的地方。 那年的春夏两季,股市渐趋稳定,道·琼斯指数达到2500,到8月是2700。 许多人从牛市中大发横财;但像巴菲特这样在一旁观望的人却失去了本世纪 最大的一次机会。虽然伯克希尔的股票又创造了新纪录——4270美元,但这 几乎没什么要紧的了。1969年他把钱投到了地方政十府的债券上,现在却毫无 选择。不久他就接到所罗门兄弟公司的总裁约翰·戈弗洛德的电话。
自从10年前帮过GEICO的忙后,戈弗洛德与巴菲特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戈弗洛德常有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他常打电话向巴菲特征求意见;巴菲特 则敬佩戈弗洛德是个高人一筹的投资银行家。戈氏虽以嘲讽闻名,他处理业 务时还是很保守的。他曾拒绝让所罗门购买控股权来赚价差或买大额债券, 尽管那样利润十分丰厚。在查理·芒格眼中,戈弗洛德体现了所罗门文化中 的所有高贵的品质,特别是敢于冒投资风险的十精十神。他有种新一代经理们少 有的崇高气质。 在夏天,巴菲特提过如果所罗门的股价再低点的话他将很感兴趣。尽管 它的股价已经跌了1/3,但还不是巴菲特想要的水平。可惜它的业务正有麻 ----------------------- Page 190----------------------- 烦。
当时所罗门最大的股东矿物和资源公司(又叫米诺可)正在不安分地叫 嚷。米诺可受控于南非的哈替·奥本海默公司。它聘了一位投资银行家菲利 克斯·鲁哈顿,声明米诺可正急着要卖出。尽管所罗门公司 14%的股票正捏 在人家手里,戈弗洛德还是随波逐流地由他去——要命的十习十惯。到了9月中 旬当他得知鲁哈顿已找到买主罗纳德·贝罗曼的拉弗龙时,不由得目瞪口呆。
戈弗洛德向他的投资银行家们屈服了,他同意让所罗门接受被接管的命 运。他从未想到自己会落到这一地步。一年前他在一次圆桌会议上还有说有 笑,当时与会的还有布恩·比根斯、兼并律师乔·弗朗、杰克塞的总裁弗雷 德·约瑟夫、鲁道夫·吉鲁拉尼、套利人詹姆斯·戈德史密斯爵士和巴菲特。 洛尼斯·开顿提起了“哈利”——典型的传统总裁——致力于建立长期价值, 但突然受到了套利者的威胁。
戈氏:我们别把太多的时间花在哈利身上了。
调解人:(采用哈利的方式)你这是什么意思?我的公司是从我家后院 开始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戈氏:在那个年代你干得是不错。可是对不起,这是生活,董事会有权 开除他。
调解人:这公平吗?
戈氏:这不是公平不公平的问题。你不能让时光倒流。不管是改善管理 后自食其力还是被人接管……哈利都已成为过去。
现在戈弗洛德照镜子时,“哈利”正看着他呢!
戈弗洛德同意会见贝罗曼。后者向他保证他的“动机是友好的”,他希 望戈氏能留下来。但它说他希望在董事会有两个席位并暗示要买下25%的股 票。戈弗洛德显得很冷静。
所罗门的支持者们很快就通知他贝罗曼派来的代表是布鲁斯·沃莎太, 并担心如果贝罗曼获得控股权后“布鲁斯”很快就会掌权。贝罗曼对此不屑 一顾,他说他不会掏自己的腰包为沃莎太找工作。在一次采访中他再次声明, 人们误解他的动机了。但他自己却模糊其辞,只说所罗门的业务使他感兴趣。 但不论如何,戈弗洛德和所罗门的人还是信不过他。“他们认为他就像阿蒂 拉公司的野蛮人。”鲁哈顿说。贝罗曼当时正对吉列发起二次进攻,并从中 大捞其钱。所罗门的十精十算师马丁·莱博威兹说:“人们不可能为贝罗曼工作, 我们决不会。”
可惜啊!这种高度十团十结显得太晚了。米诺可现在只要有人买就愿卖出了。 所罗门自己买不起,贝罗曼准备以每股38美元买进(市场价为30美元多一 点),十共十7亿元左右。当时正是9月21日,一个星期一的早晨。鲁哈顿认为 所罗门只能争取在周末前再找到一个买主了。于是戈弗洛德给奥马哈打了个 电话。
一两天后巴菲特在纽约安排了与戈弗洛德和所罗门的财务主管吉拉 德·罗森菲尔德的会面,地点是在戈弗洛德的顾问,律师马蒂·利普顿的办 公室。巴菲特穿着随便,胳膊下夹十着张报纸就来了。他的蓝白相间的泡泡沙 衣服边上都开了线了。看到这副破烂相,罗森菲尔德倒吸了口冷气:这就是 所罗门的救世主吗?
巴菲特和戈弗洛德都亲自试探对方的意图,一个半小时后,罗森菲尔德 也加了进来。巴菲特开始问他所罗门的前景,包括5年十内十股票能升到什么水 ----------------------- Page 191----------------------- 平。他们一致认为65这个数字的可能十性十比较大。巴菲特认为买普通股太冒险 了,只要伯克希尔的税后年收入能达到15%的话,他更想投资于一种可优先 转换的债券。当会谈继续下去时,他的这种想法越来越明确了。
可转换债券的产生有一半是因为华尔街的缘故。它有债券的属十性十。固定 的息票和债务人的抵押或担保。同时持有人还可将它换成普通股。它被形象 地称作带奖券的债券。持有人的投资风险较小,并有机会大杀一笔——尽管 利润不如做普通股高。
巴菲特坚持要9%的息票和两个董事席位—一个给自己,一个给芒格。所 罗门的高级经理对此展开了激烈讨论,他们原来都把巴菲特想得太好了。“给 人的感觉是,价格很低(只有38美元),分红很多。他两样都占了。”所罗 门芝加哥办事处的头威廉·麦金托什回忆说。伯克希尔每年得到的6300万美 元的分红与其他公司的同类收入一样,是基本免税的。但另一方面,巴菲特 的钱能把所罗门从米诺可手中买出来,也避免了来自贝罗曼的威胁。在所罗 门的领十导十人心中,巴菲特和贝罗曼之间根本无须选择。
星期六晚上戈弗洛德与贝罗曼再次会面。他们在纽约东上角优雅的阿特 尼广场酒店喝了一杯。这次戈弗洛德礼貌而直率地告诉对方,他作投资者是 不受欢迎的。两天后,受挫的贝罗曼说他愿意接受和巴菲特同样的条件,但 少拿利润,他还威胁说如果遭到拒绝,他将在公开市场上买下所罗门的控股 权。戈弗洛德再次拒绝了。
接着戈氏告诉他的董事们要么让巴菲特成为最大的股东,要么换一个总 裁。他争辩说,巴菲特肯定能帮他经营好公司的。有一位股东莫里斯·格林 伯格坚决反对,但董事会还是通过了这项决定。促成这次昂贵交易的唯一理 由是一个不确定的假设前提——所罗门在巴菲特手中会比在贝罗曼手中好。
当9月底这个消息公开后,整条华尔街都呆若木鸡。《华尔街日报》评 论道:这种事本来发生在谁身上都有可能——只有一个人除外。巴菲特在一 个由交易商组成的公司里投入了7亿美元——他最大的一次赌十博。他对戈弗 洛德十分尊敬。不久他说道:“我和查理都喜欢约翰,敬佩他,信任他。” 而且这种担保看起来很安全。贝尔斯特恩斯的总裁,自作聪明的阿克·格林 伯格认为巴菲特“为伯克希尔的股东们做了笔大买卖”。如果戈弗洛德把市 场拱手送人了,那就是他的问题了。
巴菲特还是有点冲动。《福布斯》的阿兰·斯隆指出巴菲特的融资使所 罗门有能力偿付米诺可。崇拜巴菲特的人有些失望,因为他现在与华尔街是 一伙的了。一年前他还轻蔑地写道,如果有商学院毕业生问他该如何快速致 富时,他就会一手捂着鼻子一手指着华尔街。现在就连最忠实的卡罗·卢米 斯都在《幸福》杂志上感慨道: 巴菲特投资于所罗门的最迷人之处就是他与华尔街同床十共十眠了,他过去是一直嘲讽它贪婪的。
事实很快就证明巴菲特大错特错了。两周后所罗门透露消息要解雇80O 名职员和关闭两个部门,这些举措须花费6700多万美元。戈弗洛德好像失控 了。这引起了股市和债券市场普遍焦虑。
牛市已经持续5年了。尽管1987年大部分时间利率一直在上升,(这会 影响业务的十内十在价值的。)股市仍无动于衷。到8月份,股价达到了历史上 ----------------------- Page 192----------------------- 最不稳定的水平——利润的22倍。
就像疯子都有观点一样,牛市也有自己的理论来解释。1987年只有额外 “流动资产”才能把价格控制住。这种傻瓜理论认为:一些不知名的人的现 金(流动资产)才能挽救当时的情景。日本的股票当时是利润的60倍,据说 已经到顶了。不论国十内十的股市有多荒唐,由于日本更荒唐,美国的持股人还 是比较安全的。当然这种解释不能避免价格回稳会突然停止。牛市就像恋十爱十, 它只有一次,你的这一次不可能有先例。
惠灵顿管理部门的高级副经理宾克利·肖兹就是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 们。他是哈佛商学院的工商管理硕士,有三个孩子。现在他把手指搭在了华 尔街的脉搏上。他承认股市现在很富,而且心脏跳动还很有力:
我们的市场吸引了许多外资,因为它没有他们的国十内十市场费。也许它会持续上升,尽管它不合规律。
没有人不说价格很高,但牛市还是吸引了不少人。《商业周刊》说,“昨 日的尺码”不灵了。巴菲特认为钱商们完全放弃了对股票的评价,什么标准 也没了。他说:“对他们来说,股票只是游戏玩具,就像专利的顶针和熨斗 一样。”
在计算机的帮助下,基金会经理们在市场这个“篮子”里整桶买股票— —请来几百万通用,几百万美国电话电报,给一部分西屋。同时在芝加哥的 商品交易地还出现了股票指数期货。这是继猪肉和牲畜期货后的又一新型期 货合约。它使人们可以对整个股市的走势进行投机。对格雷厄姆和多德这样 的投资人来说,股票的价值当然来自相应公司的业务;但这种新投资人是买 整个市场,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拥有哪些股票,更谈不上风险分析了。
在华尔街 (如果不是奥马哈的话),“资产再分配”风起云涌。证券经 理们第一次决定对“某类”股票投资多少,而不是“某种股票”。投资的总 额一直摇摆不定,常常造成全部转手的情况。结果许多经理只好依赖计算机 模型或完全让计算机来十操十纵买卖。1987年9月,“情势忠告者”公司十警十告说, 过分依赖技术专家会导致“自以为很完全的错误观念”。
可惜注意到这点的人几乎没有。基金管理者们的“证券保险”策略据说 是很保险的。按照这种策略,他们事先规定在市场价格下跌时自动卖出股票 期货,跌幅越大卖出越多。理论是:售出期货比卖股票容易得多。证券交易 商可以用迅速卖出的方式抢在猛跌之前减少损失。
明尼波利斯第一银行交流的投资顾问V.肯特·格林说,当有人想出手时 会发现“你的有些股票所处地位具有很差的流动十性十”——就是说没人想买它。 但格林还是睡得很香,如果有必要的话他可以走芝加哥的捷径。“期货的流 动十性十,”他说,“现在是股票的4倍。”
格林并不关心的原因是现在他无须卖出期货;只有当市价下跌时他才和 别人一起卖出。以投资银行家尼古拉斯·F.布拉迪为首的白宫研究组调查表 明,当这一刻到来时,会有600亿到900亿美元的期货像格林一样运作。
回想起来,人们记得10月份并不是因为那时发生的突然变化,而是人们 对它的强烈预言。当时到处都是悲观的看法。新闻发稿人查尔斯·阿尔门说 那是一次“1929年般的大崩溃”。看跌者认为价格太高了,看涨者也是这么 想的,可他们都想最后捞上一票。从1月1日到8月达到最高点2722.4点时, ----------------------- Page 193----------------------- 道·琼斯已惊人地增长了44%。人人都被冲昏了头脑。摩根·斯坦利的投资 战略家——也是华尔街最引人注目的灯塔之一——拜伦·威恩都准备放弃规 则办事了。他在8月说,即使坏消息也不能阻止股价上升。 ……一此神秘的力量推动着市场不断发展……也许现实与股价之间的联系不像我们在商学院学的那样紧密。
老天!一周以后,现实揭开了面纱。通货膨十胀的苗头开始出现,贸易赤 字居高不下,美元汇率急剧下降。为防止出现通货膨十胀和保证美元坚十挺,美 联储在劳动节那天宣布提高贴现率,这是美联储提十供贷十款时人们最关心的利 率。受它的影响,债券市场猛跌,股市一天之十内十也跌了38点。
到10月初,长期债券的收益从3月份的7.4%升到近10%。在10月6日, 道·琼斯跌了91.55点,是跌幅最大的一天。市场变得模糊不清,情况的发 展不以人为控制,历史十性十的大变化随时可能发生。从短期看,情况十分严重。
10月12日左右,巴菲特卖掉了至少一批可以分红的股票。除了他的三 种永久股票外,他把所有的股票都卖了。他的助手说,“命令很明确:把一 切都卖掉。”
巴菲特不是在预测。他只遵守了两条宝贵的规则:一、永远不要损失; 二、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芒格说,“沃伦决不会要求卖出的。”但也许巴 菲特现在更注目他墙上的那张1929年的报纸了。随后的一个星期十内十利率升到 了10%。日本的股票继续上涨,但华尔街已没有谁关心日本了。在黑十色十星期 五,10月16日,道·琼斯跌了108点。
华盛顿焦急不安。每当市场下跌时,官僚们总指望胡乱找一个罪魁祸首 ——投机商,像瑞士大银行家那样给外国政十府贷十款的人等等,谁都行。有人 把市场下跌归罪于“29岁的技术专家们”头上。财政部长很注意风度地在周 末电视上说,他认为联储政策不可能再紧缩了,可惜太迟了。
10月19日星期一,市场里堆满了出十售表。30种道·琼斯平均工业股票 中有11种在交易开始后一小时不能开盘。中午时分,证券保险售出程序自动 启动了。期货市场做的是自十由落体运动,当然这也引发了股票的下跌。到收 盘时,哪儿出现售收显得十分重要。门显得太少了,不能保证所有的人都能 挤进去。高十耸入云的股票重重地跌了下来。到黄昏时分,恐慌终于发展成了 大崩溃。
在波士顿的“忠实投资公司”外面,等待变卖股票的人排成了长龙。报 上登出了“歇斯底里”的消息。纽约的金融中心则比平常安静了许多。人们 都呆在办公室里紧盯着计算机显示屏,黑十色十星期一成了现代社会的第一次历 史事件,它无所不在,好像没有什么具体的事发中心。道·琼斯跌了508点, 或者说22.6%。
巴菲特所有的损失达到了3亿4200万美元。他可能是全美为数不多的没 有随时关注经济崩溃的人之一。只有一次,他走进麦克·戈德博格的办公室, 平静地告诉他伯克希尔该干什么,然后他回到了自己的桌子旁。
两天后,巴菲特的格雷厄姆一帮人聚集在弗吉尼亚的威廉斯堡。市场仍 动荡不安,但他们都奇怪地置之不理了。没有人离开过会议室去看价格,甚 至都谈得不多。他们在秋高气爽的时节参观了一个种植园,对那儿的观赏植 物赞不绝口。温德汉·罗伯森,一个大学管理人和这个小组的记者,问巴菲 ----------------------- Page 194----------------------- 特这次崩溃“意味着什么”,他总能说的只是:“也许市场已升得太高了。”
与1929年大崩溃的黑十色十星期四相比,这次黑十色十星期一空洞得出奇。它没 有引起经济萧条或什么其他风波。刚开始人们以为这次崩溃会成为社会经济 的里程碑。专栏作家们欢呼这次赌十博时代的结束,对银行投资暴发户的头头 们的消失更是感到兴高采烈。华尔街继续运转。事实上1988年银行家们的交 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股票也重新占领了大部分失去的阵地。崩溃好像没 留下任何痕迹,只在交易商的显示屏上留下了一条锯齿形曲线。
崩溃没带来多大的明显变化。在它发生之前一周,伯克希尔的股票卖到 4230美元。16日星期五,它的收盘价为3890美元。在疯狂的星期一,它跌 到了3170美元。伯克希尔经过22年的辛勤经营,现有资产近50亿美元。公 司什么都没变:斯坦·利普希在布法罗的报纸销量不变;世界百科还是安静 地摆在学生们的书架上。但在那一周里,公司的市场价值减少了25%,一代 人辛苦经营的成果有1/4消失了。它还是受到了损失。
----------------------- Page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