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皮皮阅读 · 名家名作
目录
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名家名作 >

《与宋元思书》原文及鉴赏

发布时间:2023-01-13 08:31:23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①漂荡,任意东西②。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③,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④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⑤,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⑥,互相轩邈⑦。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⑧石,泠泠⑨作响;好鸟相鸣,嘤嘤⑩成韵。蝉则千转(11)不穷,猿则百叫不绝。鸢飞戾天(12)者,望峰息心(13);经纶(14)世务者,窥谷忘反(15)。横柯(16)上蔽,在昼犹昏(17);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朝请集》)

【注释】

①从流——从,沿。流,河流,此处指富春江。②东西——作动词,往东往西。③“自富阳”句——富阳、桐庐,均在今浙江省境内。许,左右。④缥(piao)——淡青色。⑤甚箭——箭,名词作形容词用,意谓水流比箭还急速。⑥负势竞上——负,依。竞,争。⑦轩邈(miao)——高远。⑧激——冲击。⑨泠泠(ling)——象声词,流水发出的清越声音。⑩嘤嘤(ying)——象声词,众鸟和鸣的声音。(11)转——通啭,此处指蝉鸣。(12)鸢(yuan)飞戾(li)天——鸢,老鹰。戾,到达。语出《诗经·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入渊”。此处指好高骛远。(13)息心——打消念头。(14)经纶——本指整理过的蚕丝,此处作动词,意谓操持、治理。(15)反——通“返”。(16)柯——树的枝杈。(17)昏——傍晚。

【赏析】

这是一篇以书信形式出现的山水小品,历来被视为南北朝时期此类作品的代表作。它无头无尾,大概只是原书信的节录吧?

透过短短140余字,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富春江富阳至桐庐段的绮丽景色。开头两句是总写,点出了“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个总的印象。然后把山和水分开来,写水,突出其清澈和湍急,写山,突出其葱茏和连绵,具体地展示了山水的奇异。接下来,由写“所见”变为写“所闻”,泉响,鸟鸣,蝉啭,猿叫,从另一个角度写出了沿江大自然的无限美妙和勃勃生机。文章最后的一个偶句,还写了置身江岸林间时的情景,给人一个林木极其繁茂的感觉。绘声绘色,注意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描写山水景物,可说是这篇小品的一个主要特色。

这篇小品是写景的,作者的目的是写出一带奇山异水与朋友共享,而非其它。所以,文中涉及到“游览活动”时,总采用一种幕后处理的办法。如开头,“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漂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实际上是写游览时的天气、游览的方式和游览地点,这里面始终是有人在活动着的;结尾部分,写“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其视角已由江上转至林间,暗示着游览的人曾经在中途或终点移步上岸。但无论是开头还是结尾,作者都把人的活动“淡”掉了,给读者的则是满目景色。文中还有两句抒情议论性的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有人认为这是作品的点睛之笔,全篇的写景都是为了此处的抒情,其实恰恰相反,这里用的是“借情衬景”法,以极端的笔墨来写景色的绝美,是为了突出令人“流连忘返”的景,而非突出教人“厌俗出世”的情。总之,善于调动其它因素为写景服务,是这篇小品的又一个特色。

骈文是吴均生活时代盛行的文体,它使用整齐的四六对偶句式,音节铿锵,词藻华美,但发展到后来,过分注重文辞而忽视写实,牵强附会,丧失本真。《与宋元思书》也是一篇骈文,在句式和文辞上颇为讲究,但同时作者又极力写真,正像许梿在《六朝文絜笺注》中所评论的:“扫除浮艳,淡然无尘”,这在当时文人中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名著知识 ·世界名著 ·世界名著英文版 ·少儿故事 ·经典童话 ·查理九世全集 ·古典小说 ·笑猫日记全集 ·淘气包马小跳书 ·伍美珍小说
课外书|读后感|话题作文|作文素材|专题作文|单元作文|英语作文|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