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皮皮阅读 · 名家名作
目录
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名家名作 >

《“制怒”随笔》原文及鉴赏

发布时间:2023-01-10 15:51:06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易怒是一种卑贱的素质”(培根语)。俗话说:“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它总是与“恶”联系在一起的。

盛怒之下,可以使夫妻反目,朋友分手,父子不和,邻里相仇;可以让将军作出错误的决定,导致战事的失利或全军覆没;可以使敌方的“激将法”得逞:让许褚赤膊上阵,叫周瑜三气而亡;可以使鲁智深一怒,三拳打死镇关西;令武松一怒,血溅鸳鸯楼……

古医书讲: “喜怒不节则伤藏(脏),藏伤则病起于阴也。”又说: “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从现代生理学看,发怒与人体内释放的某些激素(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有关。这些激素,平时不分泌,一旦发怒,便刺激心肺,增加血糖,导致人的血压升高。据外国医学专家研究证明: 因经常发怒而患心脏病的人,其死亡率比不轻易发怒的人至少高出五倍。

可见,从生理卫生角度看,发怒有损身体健康,那是确定无疑了。至于发怒对于人思想的损害,乃至于给社会关系产生的破坏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不是有人因一时的怒火中烧而酿造出骇人听闻的惨案吗?

凡事都有其自身的原因。发怒,固然与一个人的天性有关,而与一个人后天养成的品格、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和自制力也不无关系,并且后者比之于前者,有着更为重要的价值。大概由于这个缘故吧,所以纵观历史上那些有作为的名家大师,毫无例外都是属于自制力很强的人,而且有一套自制的办法。

魏国的西门豹性情急躁,为此他在腰间系一根皮绳(古称“韦” )用以自戒,成就了他治邺的政绩; 汉朝的韩信受“胯下之辱”而不怒,使他克成宏业,成为一代名将; 曹操的曾祖父曹节让邻(即让邻居把自家的猪赶走),正确处理了邻里关系,一时传为美谈; 南宋的陆游,把“忍字常须作座铭” ,以 “忍”制怒,培养出坚韧不拔的性格,使他成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伟大的民族英雄林则徐把“制怒” 二字书写在一块大匾上,用冷静的态度来待人处事; 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王力有句名言,叫做“遇事不怒”; 英国前首相希思则告诫人们: “冷静沉思解万谜” 。

名人的言行,往往成为人们学习的楷模,他们“制怒”的措施,正值得效法。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苏轼: 《留侯论》)

足见,“制怒”必须有远大志向,广阔的胸襟,懂得什么是真“勇”。“匹夫见辱,拔剑而起”,这算不上什么“勇”。而一些爱发怒的人,却把这视为“英雄行为”,实在大谬不然。

“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明代朱衮《观微子》)这不能认为是懦弱,恰恰是“勇”而有力量的表现。在处理人生各种问题上,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恰恰体现了这种精神文明。当然,从心理学角度看,为了“制怒”不妨作一些切实可行的努力,如:避开或减少使人不愉快的有刺激的事物; 当你盛怒难平时,可以有意识地去做你最乐意干的事,以便转移注意力;再是,把发怒转为发愤,象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孙子膑足,《兵法》修列那样,把怒火引向正确方向发泄,做出一番事业来。

当然,“忍”,不是无条件的,比如对损害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坏人坏事,就不能“容忍”,而应出以义愤。

除此之外,“忍”之所以值得提倡,那是因为“忍”是发怒的克星,制怒的法宝,有利于调节人际关系。“和为贵”,大家把力量凝聚在一起,为建造“四化”的“通天塔”,掘土锻铁,添砖加瓦。

(1986年第10期《新青年》)

【赏析】

这是一篇随感性杂文,在杂文园地中,属最灵活的品种。这种杂文往往从现实生活中或读书过程中获得思想火花引伸生发,将闪光的一点放大扩展,形成照亮一片的思想火炬。

这篇杂文分为五段,前四段各自独立成篇,每段均是有感于名人的言行,然后缘言缘事论理,构成丰富的内涵,给人以有益的启迪。

文章的一个显著特色是取材的广泛性。由于作者广博的知识,使得材料的运用好象信手拈来,随意挥洒,而又无不恰当熨贴,意新理惬。从材料的范围看,古今中外,无不涉及,而以古为主。文中出现的人事计有: 许褚赤膊上阵、周瑜三气而亡,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武二郎血溅鸳鸯楼,西门豹以系“韦” (绳)自戒治邺,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名,屈原放逐赋《离骚》,孙子膑足修《兵法》; 还有曹节、林则徐、王力、希思等人的有关事迹。试想,如果没有这众多的形象与名言,文章能有如此的意趣与文采吗?

值得指出的是,取材的广泛性并没有影响文章严密的逻辑性。各段相对独立但又在“制怒”的总题目下浑然一体。全文五段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前两段为一部分,不管是从易怒的可怕后果看,还是从医学角度看,易怒都不好,从而说明制怒的必要性。懂得了必要性,那么如何制怒呢?文章的逻辑性自然要求讨论制怒的方法与要求。后三段为第二部分,主要谈制怒的方法与要求。方法很多,因人不同,但都是通过某种制怒的方法培养自己坚韧不拔的性格。对于制怒的要求,作者主要谈了一个“忍”字,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远大的志向与广阔的胸襟。文章最后一段是补充说明,使立意具有了辩证的色彩。总之,文章铺得开而又收得拢,取材广泛而又结构严谨,不失为一篇优秀之作。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名著知识 ·世界名著 ·世界名著英文版 ·少儿故事 ·经典童话 ·查理九世全集 ·古典小说 ·笑猫日记全集 ·淘气包马小跳书 ·伍美珍小说
课外书|读后感|话题作文|作文素材|专题作文|单元作文|英语作文|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