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霄《给女儿的遗书》
启明我的小宝贝②:
启明是我们在牢中生了你的时候为你起的名字,这个名字是很有意义的。因为有了你才四个月的时候,你的母亲便被湖南清乡督办署捕于陆军监狱署来了。当时你的母亲本来立时死的罪,可是因为有了你的关系,被督办署检查了四五次,方检查出来是有了你!所以为你起了个名字叫启明 (与你同样同生一个叫启蒙)。小宝宝:你是民国十八年正月初二日生的,但你的母亲在你才有一月有十几天的时候便与你永别了。小宝宝你是个不幸者,生来不知生父是什么样,更不知生母是如何人! 小宝宝你的母亲不能扶养你了,不能不把你交与你的祖父母来养你,你不必恨我! 而恨当时的环境!
小宝宝,我很明白的告诉你,你的父母是个共产党员,且到俄国读过书。(所以才处我们的死刑。) 你的父亲是死于民国十七年阳历10月14日,即古历9月初4日。你的母亲是死于民国十八年阳历3月26日,即古历2月16日。小宝贝,你的父母你是再不能看到,而 [且] 也没有像片给你,你的母亲所给你的记(纪)念只有像片和衣物③,及一金戒指,你可作一生的唯一的记(纪)念品!
小宝宝我不能扶 (抚) 育你长大,希望你长大时好好的读书,且要知道你的父母是怎样死的。我的启明,我的宝宝,当我死的时候你还在牢中。你是个不幸者,你是个世界上的不幸[者]! 更是无父母的可怜者。小明明,有你父亲在牢中给我的信及作品,你要好好的保存!小宝宝,你的母亲不能多说了。血泪而成。你的外祖母家在北方,河北省阜平县。你的母亲姓赵。你可记着,你的母亲是二十三岁上死的。小宝宝望你好好长大成人,且好好读书,才不负你父母的期望。可怜的小宝贝,我的小宝宝!
你的母亲于长沙陆军监狱署
泪涕3月24日
【鉴赏】
赵云霄烈士写给女儿的遗书,是用血泪、仇恨、关爱和期望熔铸而成的文字。和所有普通的遗书一样: 母亲向自己的女儿讲述身世,提出殷殷希望。不同的是这是一位狱中将死的革命的母亲,一个还不满二十三岁的母亲写给自己出生才一个月零十几天的小女儿的遗书,母亲因为革命的缘故,即将英勇就义,生于狱中的女儿还小,还不懂事,不懂何为爱和恨,如何去爱和恨。这个可怜的孩子,在肚子里时就死去了父亲,如今又将失去母亲,这隐含在遗书中的大悲痛是可想而知的铭心刻骨了。这也倍添了母亲对那个黑暗社会、对反动势力的仇恨和诅咒。
信中赵云霄向女儿交待了她的出生和取名 “启明” 的由来,特别强调 “这个名字是很有意义的”,不是直接的讲述原因,而是通过向启明讲述她出生的经过,让启明以后自己去领会父母为她取这个名字的期望和一片苦心。“小宝宝你是个不幸者,生来不知生父是什么样,更不知生母是如何人!”一个连生父生母都不知道的孩子是何等的孤楚可怜! 并非父母不疼爱自己的孩子,而是不能去爱,是无法去爱,这不能去爱无法去爱的背后有着直接的大恨。“你不必恨我,而恨当时的环境”,这里的 “环境” 无疑是“敌人”、“黑暗社会” 的代名词。似乎平静的话语,却包含着一个慈母的柔骨心肠,凝聚着一个母亲不能爱、不能抚育孩子的大悲痛。这些话是咬破舌头迸出来的,感人肺腑、揪人心怀,黑暗势力杀母夺爱的罪恶,经由一个母亲的口里被揭露得极其深刻。
赵云霄烈士期望女儿长大后好好读书,追求革命的真理,承继父母之志,振其徽业。“且要知道你的父母是怎样死的”,烈士尤其强调这一句话,用 “且”加以递进和强调,无疑是要告诉女儿: 父母是为革命牺牲的,是为了改造旧社会,追求革命真理而死的,你一定不要辜负父母的期望,一定要为完成父母的遗志而加倍努力、奋斗。母亲的谆谆告诫,看似简单的话语,微言大义,巨大的悲痛和殷切希望包含其中。即将赴死的母亲,没有把诀别过多的悲伤留给女儿,只希望女儿记住父母的牺牲,为女儿指一条正确的人生道路。语重心长的反复叮嘱,母亲的深意、爱意和对黑暗势力的恨意,在温温话语中自然显露。
生离死别是人生的恨事。赵云霄烈士是和自己出生才一个多月的女儿死别。母亲不能抚育女儿心中的内疚负罪感,对失去双亲的女儿的怜悯关怀溢满心胸,也构成了对反动统治者最深刻、最强有力的揭露和控诉。母亲的爱恨分明,与其说这是写给女儿的绝笔遗书,不如说是一位母亲,代表所有正直、善良、正义的母亲对整个黑暗社会、反动统治者的血泪讨伐、揭露和控诉。信中,赵云霄烈士对自己的死轻描淡写,这是因为她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因为她的死,并不是个人生死问题,而是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她的牺牲是为了明天更多像启明这样的孩子有父亲的慈爱和母亲的关怀,为了更多年轻的母亲,不为自己的孩子留下如此的绝笔。革命母亲的牺牲精神和崇高心灵,内心境界的博大,使烈士的情感具有了广泛深刻的社会意义,使人领会到的是所有革命母亲对孩子的崇高情感!
这篇遗书文字从容,不曲不奇,冷静得让人感到锋利。正是这种不紧不慢的话语之中,蕴藏着一个母亲的博大爱心,埋伏着一位慈母的深深大恨。信的最后用“可怜的小宝贝,我的小宝宝”作结,母亲深情的呼唤戛然而止,酸凄入骨,血泪进流,“情不尽,以不尽尽之”,令人肝肠寸断。母亲所有的爱因为不能给予,便转化成了双倍的恨,这恨,是爱的对立和死敌,也就有了更加感人的力量。爱因为恨而更加博大深沉,恨由于是爱的对立而更加刻骨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