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皮皮阅读 · 二心集·鲁迅
目录
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鲁迅作品集 > 二心集·鲁迅 >

《夏娃日记》小引

发布时间:2017-01-15 15:07:51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玛克·土温(MarkTwain)〔2〕无须多说,只要一翻美国文学史,便知道他是前世纪末至现世纪初有名的幽默家(Humorist)。不但一看他的作品,要令人眉开眼笑,就是他那笔名,也含有一些滑稽之感的。

他本姓克莱门斯(SamuelLanghorneClemens,1835—1910),原是一个领港,在发表作品的时候,便取量水时所喊的讹音,用作了笔名。作品很为当时所欢迎,他即被看作讲笑话的好手;但到一九一六年他的遗著《TheMysteriousStran-ger》〔3〕一出版,却分明证实了他是很深的厌世思想的怀抱者了。

含着哀怨而在嘻笑,为什么会这样的?

我们知道,美国出过亚伦·坡(EdgarAllanPoe),出过霍桑(N.Hawthorne),出过惠德曼(W.Whitman),〔4〕都不是这么表里两样的。然而这是南北战争〔5〕以前的事。这之后,惠德曼先就唱不出歌来,因为这之后,美国已成了产业主义的社会,个性都得铸在一个模子里,不再能主张自我了。如果主张,就要受迫害。这时的作家之所注意,已非应该怎样发挥自己的个性,而是怎样写去,才能有人爱读,卖掉原稿,得到声名。连有名如荷惠勒(WADAHowells)〔6〕的,也以为文学者的能为世间所容,是在他给人以娱乐。于是有些野性未驯的,便站不住了,有的跑到外国,如詹谟士(HenryJames)〔7〕,有的讲讲笑话,就是玛克·土温。

那么,他的成了幽默家,是为了生活,而在幽默中又含着哀怨,含着讽刺,则是不甘于这样的生活的缘故了。因为这一点点的反抗,就使现在新土地〔8〕里的儿童,还笑道:玛克·土温是我们的。

这《夏娃日记》(Eve’sDiary)出版于一九○六年,是他的晚年之作,虽然不过一种小品,但仍是在天真中露出弱点,叙述里夹着讥评,形成那时的美国姑娘,而作者以为是一切女性的肖像,但脸上的笑影,却分明是有了年纪的了。幸而靠了作者的纯熟的手腕,令人一时难以看出,仍不失为活泼泼地的作品;又得译者将丰神传达,而且朴素无华,几乎要令人觉得倘使夏娃用中文来做日记,恐怕也就如此一样:更加值得一看了。

莱勒孚(LesterRalph)〔9〕的五十余幅白描的插图,虽然柔软,却很清新,一看布局,也许很容易使人记起中国清季的任渭长〔10〕的作品,但他所画的是仙侠高士,瘦削怪诞,远不如这些的健康;而且对于中国现在看惯了斜眼削肩的美女图的眼睛,也是很有澄清的益处的。

一九三一年九月二十七夜,记。

〔1〕本篇最初印入李兰译、一九三一年十月上海湖风书局出版的《夏娃日记》,署名唐丰瑜。

〔2〕玛克·土温通译马克·吐温,美国小说家,十九世纪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年青时在密西西比河当领港人的学徒,在报告测量河水深度时,常要叫喊“马克吐温”,意思是“水深两口寻”(一口寻合一·八二九米),后来他就以此作为笔名。

〔3〕《TheMysteriousStranger》《神秘的陌生人》。

〔4〕亚伦·坡(1809—1849)通译爱伦·坡,美国作家,著有小说《黑猫》等。霍桑(1804—1864),美国小说家,著有小说《红字》等。惠特曼(1819—1892),美国诗人,著有《草叶集》等。他们都是美国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具有不同程度的民主主义倾向的作家。

〔5〕南北战争也叫“美国内战”(1861—1865),美国北部资产阶级对南部种植园奴隶主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战争。当时美国总统林肯在人民的支持下,采取解放黑奴等民主措施,镇压了南部奴隶主的武装叛乱,建立了全国统一的资产阶级政权。

〔6〕荷惠勒(1837—1920)通译霍威尔斯,美国小说家。他的创作采用所谓“温和的现实主义”手法,回避阶级矛盾。著有小说《一个现代事例》等。

〔7〕詹谟士(1843—1916)通译詹姆斯,美国小说家。一八七六年定居英国,晚年入英国籍。著有小说《一位妇女的画像》等。

〔8〕新土地指当时的苏联。

〔9〕莱勒孚(1876—?)美国画家。

〔10〕任渭长(1822—1857)名熊,字渭长,浙江萧山人,清末画家。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坟·鲁迅 ·热风·鲁迅 ·呐喊 ·彷徨·鲁迅 ·野草·鲁迅 ·朝花夕拾 ·鲁迅诗集 ·阿Q正传 ·故事新编·鲁迅 ·华盖集·鲁迅
课外书|读后感|话题作文|作文素材|专题作文|单元作文|英语作文|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