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读到一篇好文章,题目名为“宽容是轮明月,”我深深地被题目吸引,读完了文章,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文章开头讲了一个故事,大体是不知姓名的禅师,在深山陋屋中修行。有一天他月夜散步归来,发现自己居住的茅屋遭到小偷的光临。他深知小偷找不着什么值钱的东西,便脱下身上的大衣披在惊魂未定的窃贼身上。小偷对他的举动正感到惊愕时,禅师却宽容地说:“你走了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归呀!夜深天寒,你就带上这件衣服走吧!”第二天清晨,高僧发现明天给窃贼披上的那件大衣整齐地叠放在门口,心中感慨万千,说他送了窃贼一轮明月。
是的,他送给了窃贼一轮明月,送了窃贼一份默默的宽容。但是细细想来,宽容似乎不太妥帖,宽容意为宽让容忍,不计较不追究,虽然宽容是一种美好的品质,但过多的一味的宽容往往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试想一个十恶不赦的人,人们再宽容他,他也不会改邪归正,反而会更加肆无忌惮。那人们的好心岂不成了助纣为虐吗?所以,高僧并不仅仅是送给窃贼宽容,而是送给他一份发自内心的体谅。那窃贼肯定也是个穷苦百姓,迫于生计,才不得不去以偷窃为生。当小偷在社会上是一件不光彩的事,可以想像他在之前也被发现过,没有人理解他的苦衷,反而激烈地嘲讽他,他百口莫辩,最后投入监狱。那这样,他的人生就可想而知了,出狱后,他决心继续偷窃,他从一开始的惭愧慢慢转变到面对偷窃行为毫无愧色,最终,他……但换个角度,他第一次行窃,误打误撞进了禅师家,然而什么也没偷到,正当他准备逃走时,禅师竟然回来了。他当时心中暗叫倒霉,以为难逃此劫,没想到老禅师却怕他自己着凉,给自己披了一件大衣,他感激涕零地走下山去,并发誓再也不偷窃了。第二天凌晨,他便上山还大衣,从此,老实做人,靠自己的能力来养活自己……
就因为这样一份体谅,可以使一个人命运彻底改变,体谅就像一钱阳光,只需一钱,就能照亮一个人的心,一颗缺乏温暖的心。
中国汉语发明了“人”这个字,“人”字的结构是相互支撑的,只要互相体谅,谁都可以带给别人幸福,就像故事中的禅师与窃贼。
体谅是一钱阳光,温暖自己照亮别人,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