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皮皮阅读 · 五虎平南
目录
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古典小说 > 五虎平南 >

十一 闻被困议将解围 忆离情专心训子

发布时间:2023-08-28 18:40:10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诗曰:

忧国忧民是帝王,盐梅辅弼赖忠良。

调和鼎鼎赓扬治,君圣臣贤化万民。

却言冯太尉押往天牢而去,仁宗主又说:“包卿,今御弟困在高山,不知差何人领兵解围才好?”包爷奏道:“南蛮困我师于高山,所怕的是妖术邪法耳。据臣主见,除非是无佞府杨家的人马方能解此重围。二者,襄孙振,不用差兵部前往擒拿,有刘庆、张忠被他囚禁,即降旨调二人扭解这孙振回朝对证。不然,迟缓时日,恐这逆贼生变了。”天子说:“卿言不差,今差卿到无佞府调杨家能将领兵便了。”包公领旨,辞驾往无佞府而来。一到杨家,命家人通报,佘太君闻知,与杨文广接旨,包爷到了中堂,将圣旨宣读,诏曰:

奉天承运大宋帝诏曰:自朕为君,四海颇宁,全赖文武忠勇,以

安天下。向日,宋太祖恩赐天波无佞府第,可见卿门忠勇。兹南蛮

反叛,御弟狄青领兵征剿,已被困于高山。朝中虽有武将,然

法力者,惟尔杨家,舍尔杨家众将,孰能敢当此任?旨到日,望太君

挑选奇能者,总领三军,以解边关围困。危急甚于燃眉,莫虚朕意,

方睹杨门忠勇尚存。

包爷宣罢,佘太君与杨文广叩头谢恩,站起请过圣旨。包爷开言说:“太君,圣上要你们选能将一员,领兵解围,立此一段功劳。”太君闻言呼声:“大人,老身家中自从丈夫老令公辞世,八子为国相继而亡,至今孤儿寡妇,单剩杨文广,大人尽知,哪里还有能将英雄?恳求大人转奏当今,免误了国家大事才好。”包爷说:“老太君,圣上不是必要你们领兵,皆因敌人女将法术高强,满朝文武无于法术者,故圣上特谕旨尊府,挑一员上将破除邪术,包管成功。为国分劳,太君何必推辞?你家数位夫人,个个于法力,圣上所知,教下官如何复旨?”太君说:“包大人,非是老身推辞,只为我杨家自从别山后归投大宋,辅太祖立下血战之功。岂知后来父子被臣所害,相同归世,提起令人下泪。你心想来,忠义之士受此恶报,如何不心灰意冷?如今南蛮反叛,狄王亲遭困,倘不依旨领兵,断乎不能。既如此,大人暂且请回,明朝老身上朝,面圣奏闻,我家便教媳妇带领文广孙儿领兵罢了。”包公大喜,即时辞别太君,文广送出府门,去了。按下慢说。

再说狄千岁家中,公主二子,一名狄龙,一名狄虎,弟兄二人乃一胎双生,身体相貌一般无二,年方十六岁,天上左辅,名粥临凡。弟兄二人生得仪容俊美,骨格清奇,日在书馆勤诗书、闲武艺。公主用意教导,二子练兵马纯熟,刀槍通,不用多表。这公主自从丈夫提兵征南,一别光一载,前者星犯太,果然兵动于南,终朝挂念,惟望早日得胜班师。但星犯太,出师必不利于主帅,究不知如何,吉凶未卜,想来不觉潸然泪下。

又到狄龙、狄虎弟兄进宫房向母请安,公主一见说:“我儿,为倒也是安。但你兄弟二人好在书房学诗书,闲时演弓马,休要生疏了。犹恐你父得胜回朝,归家就要考校的。”弟兄二人说:“为儿谨依母命。”起来要出官房,抬头看见母亲眼中含着珠泪,二人一齐跪下说:“母亲为何不乐起来?”公主见问,便说:“我儿,为思量你父起兵征南,至今将已一载,音信不闻。未知胜败,未卜吉凶,为日日担忧。倘有疏失,如何是好?故以伤心。”二子闻言说:“母亲,我父奉旨提兵,此乃藉天子洪福,定是旗开得胜,母亲何须过虑?”公主听了说:“我儿,你二人但知其一,不知其二。你父与上年一夕在于西楼设宴,有南方贼星直犯太南角,有兵刀之患,出师不利于主帅。今日你父提兵去了,是以为过于思虑。”二人同说:“母亲,古云吉人自有天相。吾父王今日提兵,为征南主帅,大宋天子乃有道之君,藉圣上福庇,自然逢凶化吉,转祸成祥,请母亲放心。前两月打发家人狄成上汴京探听父王消息,也该回来了。”

母子三人正说之间,只见庭前来了老家人狄成,往汴京回来,说:“有要话达禀。”公主听罢,教他快来禀达。不一会,狄成进来跪下,呼声:“,小人叩禀:前时奉命到京打听数天,一桩大事好不怕人!只因我家千岁兵到南方,连战连捷得胜,后被一员女将用邪法连人带马将大营移困在高山上了。差张忠、刘庆回朝取救,路经襄,却被总兵孙振用酒灌醉,毁了求救本章,拿回了二位将军人南牢。反说他临阵私回,我家千岁按兵不动,日费斗金,纵兵害民,将降南蛮,与密书嘱冯太尉传本。幸得杨文广将军擒他家人,搜出私书,在包大人府中审出缘由,奏知圣上。天子大怒,将太尉囚禁了,又差人到襄捉拿孙振。又闻挑选杨家将出兵解围,故小人不分星夜赶回来报知。世子。”

母子三人听了,吓得魂不附体。公主骂声:“贼!我夫困于山洞中,二将爬山越岭回来取救,你倒欺心要报私仇,不顾十余万人生命,耽误军机!幸得上天怜念,泄漏谋。如今圣上虽然调遣杨家将前去解围,算来已有两月多,只不知千岁死生存亡。”说罢,放声而哭,珠泪纷纷。二子见母痛哭,忙呼:“亲,父王被困边廷,但粮草丰足,如今不过两月余。今包公究出由,父王无罪,母亲不必伤怀。孩儿明日上京,面见天子,会同杨文广一齐兴师前去解围,父王无害了。拿了孙振方消我恨!”公主闻言怒道:“你二人满口言!臭孩儿,又未经阵伍,如何出敌锋?你父乃英雄名将,行伍之中身经百战,今日尚然遭困,未卜存亡。何况你弟兄初武艺的孩童!”

二子闻言不乐,呼声:“母亲,孩儿虽然年少,有些感念之恩。为子尽孝,为臣尽忠,岂有父困在边廷遭难,子在家中坐视,可谓孝乎?况儿年轻弱冠,文可略达,武已超能,岂有坐享家中,不去救父之理?”公主闻二子之言,心中着急起来,说:“儿啊,非是为拦阻你救父。但你弟兄从小不曾远离膝下,况千里程途,远征南地,为好不心优!今圣上已降旨杨家将帅提调兵马,此去定然救出你父。只须差家将回京打听此事如何,方为正理。”此是公主无可奈何之说,劝阻二子,乃父母子之心,将夫妻情分丢在一边,反说宽心来劝弟兄二人,恐他当真要去随征之意耳。

二人又呼:“母亲,父王困于山峡之中,至今两月有余,未知生死。母反说此宽泛之言,乃为孩儿年少,前去打仗冲锋,惟恐有失。这也请老母放心,有志不论年轻,无志空长百岁。昔日周瑜年方十八岁,他就执掌大权,退曹兵百万于赤壁;甘罗十二之年为相于秦廷;近唐之罗通,年少十四挂帅平定北夷,英名冠世;唐末史建唐年十五,大破王彦章于宝鸡山,英雄出于少年。历观少年幼将,多少建立奇勋,与国家出力!孩儿虽不及古之人,但君父之难,孩儿断不坐视安享,而为天地间之罪人也!”说罢,不住地叩头哀告。

公主见二子参透其中意见,暗暗心头喜悦,喜他敏慧志高。但二子自小娇生惯养,犹如掌上明珠,又再无三兄四弟。如今要远去驰马抡刀,沙场险阻,倘有疏虞,悔之不及。想来二子智慧明白,难以言语恐吓于他。罢了,不若如此可能吓退二人的,遂喝声:“好两个道子!我养育你一场,做尽多少劳心事,才得你兄弟长大成人,尽些孝道。岂知你年今十六就不依母命,再三劝谕还是执拗,可惜我数载劬劳已成乌有,但命该招此逆忤之儿!”说罢悲泣不止。

弟兄二人一见,惊慌起来,呼声:“母亲,孩儿焉敢逆之命!不过是出于无奈。既是亲不欲孩儿前往,就罢了。何须动怒!”公主闻言止泪说:“我儿,非是为懊恼,只因你弟兄不遵训诲,是以伤心起来。”说罢,弟兄起身又说:“今孩儿不去也罢,但于心放不下。要到汴梁,一来探听实信,二来相谢包公,以见厚情。未知亲意下如何?”公主听了,沉吟一会说:“既然如此,老家人狄成随你二人前去吧。”当时又唤至狄成,公主开言说:“如今两个小主要到汴梁城探听信息,拜谢包大人。你须小心服事,要早日回来,免使我心中怀念。”狄成说:“放心,小人自然小心侍奉,速催早回。”说罢,狄成去了。是日天色已晚,母子三人用过晚膳,安歇一宵。次日早晨,弟兄二人起来,梳洗已毕,进宫内拜辞母亲。公主叮咛一番,不用多述,无非速去速回,涉水登山须要小心。弟兄一一应允,与狄成一同出了王府,上马登程。不知他弟兄到汴梁之后再得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相关推荐

四十二 获叛臣奏凯班师 诛佞贼荣封众将 四十一 排八卦收除蟒怪 度昆仑剿灭蛮王 四十 当金殿三杰领兵 施法宝群英献技 三十九 包龙图登台选将 杨金花夺帅逞能 三十八 获私书奸谋尽露 拜战本旨意参详 三十七 救三军女将求泉 活生灵龙神运水 三十六 再投宋红玉完婚 施毒泉道人伤将 三十五 鬼谷师遗丹救将 狄公子奉令招安 三十四 狄元帅计斩孟浩 达摩祖毒陷宋军

推荐阅读

·聊斋志异文白对照 ·太平广记 ·三侠五义 ·七侠五义 ·白眉大侠 ·小五义 ·续小五义 ·大八义 ·小八义 ·绿牡丹
课外书|读后感|话题作文|作文素材|专题作文|单元作文|英语作文|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