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皮皮作文网 · 观后感
目录
位置: 主页 > 读后感 > 观后感 >

铁人观后感3000字

作者:小丸子  时间:2017-08-03 12:07:02

【第1篇】

原以为这是一部歌功颂德式的电影,也没有报太大希望,就跟车过去了,没想到看完后竟颇有感慨。应该说,这部电影拍的不算差。

铁人就是王进喜,我小学的时候,在课本里学过铁人的故事,老师还要求背诵下来,所以记忆比较深刻。但对铁人,特别是对铁人那一代人,是知之甚少的,对那个时代的那种艰苦恶劣环境是没有切身体会的,甚至也无法想像那种勘探条件的艰苦。而这部影片给我了一种非常直观的视觉认识。这是一部以黑白和色彩为时空交替的倒装叙事式电影,黑白部分故事的大背景是1960年在大庆的石油勘探大会战,彩色部分故事的背景却是现代的中国石油勘探行业,可这种黑白与色彩交替的效果却处理的很好,时空转换的比较简洁,不会让人感觉有接缝或不融洽的痕迹。黑白部分给人的感觉是节奏比较快,场面宏大;彩色部分给人的感觉是节奏比较平缓,沙漠、落日,蜿蜒的公路,似乎有一种中国画里大写意的感觉,场面精美。我比较喜欢黑白部分,黑白部分以写实的手法来表现场景,如大会战人头攒动,忙而不乱,井喷惊心动魄,乱而不繁。导演通过镜头,在不动声色中即把铁人刻画的比较到位,比较成功,也比较感人,使60年前的那场会战活生生的展现在我们眼前。

影片的可贵之处还在于,塑造铁人并没有遵循高大全式的手法,也没有把铁人塑造成一个完人,而是力图从铁人的性格方面再现铁人的事迹。铁人有光辉的一面,也有缺陷的一面,影片并没有把铁人或说铁人精神升华到某种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而是把铁人放在当时那种特定的背景下来说事情。铁人也是人,比如,铁人也会骂粗口,也会踢人,也会向他组队里的人偏心。这就让人感觉铁人很真实,在真实中甚至还有些可爱。

那是一个物质极其匮乏,条件极其艰苦的时代,可看到他们却在那里干得热火朝天时,我边看电影边想,是什么让他们那样充满干劲?他们穿不暖,吃不饱,与今天的我们相比较,有天上地下之别,不可同日而语。可他们的精神世界比我们丰富多了,而且斗志昂扬,奋发向上。我们虽然物质生活好了,可总是感觉生活中似乎缺少了一点什么,至于缺少了什么,我一时想不出个所以然来。我边看电影边无端的联想起前几天刚看完的一部电视剧,叫《潜伏》,《潜伏》中的主人翁余则成说过的一句话或许能够解释他们干劲的来源,那就是“信仰”,他们有信仰,有信念,有追求。只能够这么解释,否则,可能会解释不通。影片上的黑白画面给我的另一个感觉就是(至少,从电影的镜头中,给人这样的感觉),那是一个干净纯洁、没有那么多干扰和诱惑的年代,那个年代的人都是单纯的人,生活是纯粹而简单的,人的心灵是纯净的,那个时候条件虽然恶劣,可干活就是干活,拼命干活就出成绩,没有背后告密,没有尔虞我诈,更没有什么所谓的办公室政治。不像现在,生活好了,生活条件提高了,机会多了,选择多了,可做为主体的人却出问题了,很多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越来越糊涂,更不要说什么信仰、信念、追求了。所谓的继承、学习、发扬铁人精神更多的是停留在嘴上或文件上,领导真正在意的是自己的政绩,实权部门真正在意的是自己的票子,机关员工真正在意的是自己的后台和裙带关系,那些蝇营狗苟者真正在意的(准确的说是挖空心思)是如何运作才能够达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一般管理人员真正在意的是自己的位子,那么到了最基层员工真正在意的是自己少得可怜的收入。基层员工干着最辛苦的活,但却拿着最低的工资。在机关中比的、拼的不是你能力的大小,才能的高下,比的是你的后台是谁,有多硬。干得好,永远不如运作的好。

影片里面还刻画了一个“小知识分子”的角色,虽然镜头不多,但我感觉是相当成功的。影片虽然没有用镜头说他从会战逃走后如何后悔,可从他儿子诠释中,却无一不展示出作为一个书生的他,一辈子都在承受着心理折磨。他虽然不是铁人那样的英雄人物,至少他却是真实的,他在影片中也算是一个真实的悲情人物吧。在那样的年代,那个曾经真实努力过的小人物,我并不觉得这个人物缈小,放在今天的立场来看,我感觉他的出走,也是可以理解的,当然,放在当时来看,可能是不可思议。在看电影的时候我在想,如果把那个“小知识分子”换成是我,我能够克服那样的困难吗?我能够挺下去吗?我没有答案。铁人跑到车站找到那个“小知识分子”的场景非常感人:那个“小知识分子”面对铁人和同事愤怒的目光,在他肮脏的脸上泪水满面,可以看得出他内心是非常矛盾的,尤其是铁人的到来,让他感觉到非常愧疚,他甚至不敢看铁人的眼睛,他哽咽着对铁人说:“我熬不住了,师傅……”其他再也没有一句为自己辩解的话,没有强调客观理由,而铁人也没有苦口婆心的劝他回来,更没有为他讲什么说教式的大道理,只是在嘴里吼出了一句:“熬不住了就给我滚。”,在一边骂他的同时,铁人一边把几个馒头和一些干粮硬塞给了“小知识分子”。这些镜头让我感觉突出了人性最真实的一面,在这里,导演并没有一味的只是树立铁人的形象。我觉得这是电影的成功之处,也是导演很高明,很厉害之处,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中国电影的一大进步?

电影还有一个让我感慨颇深的地方,那就是铁人在誓师大会上讲话,讲话的内容就是今天铁人精神的基本内容,什么“宁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之类的话,这些话作为我们的企业精神,我多次学过,甚至都会背诵了,很熟悉。但放在影片中的那个背景之下再体味这些话,却是别有一种感觉,别有一番滋味。很能够激发人的一种爱国之情,我觉得很好。那些镜头,通过演员到位的演绎,把作为一名中国人那种真挚朴素的爱国情感,都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了。虽然那只是演员的演绎,但我更相信那是曾经真实发生过的。我觉得,这就是那个时候党员的形象,敢于吃苦,勇于吃苦,不计较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可再反观今天,经济发展了,物质丰富了,金钱和利益却成了我们的最大追求。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年代,很多人因为只追求或说只顾及自己的利益,而忘却了国家集体的利益,眼里只有自己,只顾自己,在这样的企业里,你能够稍微坚持一点正义,稍微想做一个正直的人,甚至稍微想有一点个性,不让自己迷失,你反而变成了另类,他们反而会集体打击你,排挤你,甚至污蔑你,直至你被淘汰出局。制度的缺陷可以培育出一个自我膨胀的具有极强自我维护能力的既得利益集团,这个既得利益集团的能量大的惊人,他们可以影响到高层,甚至影响到政策的制订,他们在企业内部排挤异己,千方百计培养自己的势力,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贪得无厌而又毫无顾忌的吸吮着员工、国家的膏血,肥肥壮壮地扩展着自己的生存空间,并且一级一级的自我复制。势力所及之处,员工与员工,员工与领导,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不成体统,所实施的政策也不能够真正得到贯彻、执行和落实,有的沦为一种摆设,有的只是一纸空文,还有的某柴政策甚至越来越偏向着既得利益集团,离企业公开宣称的政策越走越远。想起了几年前,有一个领导是这样对我说的,这样的企业就适合逢迎拍马的人,有能力的人是吃不开的,也不需要有能力的人,只要按部就班、老老实实就行了。他还说,在这样的企业里,你想干好,不容易,但你想把这个企业搞垮,也不容易。当时我不相信他的话,感觉作为一个领导,他的这话有些类似胡扯,可在工作了几年之后,我悲哀的发现,他的话不但有道理,甚至还有些哲理,他作为一名石油战线上的老员工,对中石油的体制和机制洞察的竟然如此敏锐和准确。而我,作为一名一毕业就进入中石油的没有任何后台和背景的人,可以说对中石油充满了感情,通过自己的努力,从最基层的加油站做起,“混”到了省级机关,又从省级机关“混”到了地区公司机关,现在又在地区机关“混”的什么也不是,据说,只是因为没有所谓的后台,有能力,没后台,也是白干。眼看着企业的这么多弊病,图有大志,无从下手,不要说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了,就是想找一个能管事的人,听一听我的想法和建议都不会有。呜呼!当制度的缺失与既得利益集团相得益彰,迅速膨胀到员工不能够承受的程度时,日积月累,就会有量变达到质变,那么,一个企业的循环也就临近终点了,如此下去,如果中石油失去了行业的垄断地位,没有国家的扶持,完全进入市场公平竞争,很可能就要被无情淘汰,甚至是倒闭,那样真将要企将不企了。还有我们的党员,数量在不断增长,仅从数量上而言,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大党了,可是从质量上而言,我感觉质量并不高,比之前辈,质量差了一大截。现在,企业里从上至下在学习科学发展观,践行科学发展观,领导来了,公司预先安排好行程,领导到预先安排好的样板油库或加油站前呼后应的走一走,转一转,或者,做个秀似的在基层和员工吃一顿饭,这就是领导下基层了。很多领导下基层要的只是那几张照片,几篇报道,几份总结。一检查,一总结,一评比,都是很好,你好我也好,大家都好。但,到底做了多少事情,取得了多少成绩和效果?可能要打个折扣。至少,从我眼中看到的大都是在认认真真的走形式,走过场,真正解决了多少问题呢?成绩和效果里有多少水份呢?谁做谁知道,或说,从领导到员工,大家心里其实都明明白白的,只是没有人肯点破而已。在这种时刻,我想,我们真的应该反思了。  

【第2篇】

《铁人》这部电影描述了两代石油工人各自的工作和生活。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第一代石油工人在物质极度匮乏的条件下,“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冲天的干劲,破冰取水,仅用5天零4小时就钻完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生产井;在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石的情况下,奋不顾身跳进齐腰深的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水泥,使得井喷终于被制服。以刘思成为代表的第二代石油工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塔里木进行第二次创业,他们以第一代石油工人为榜样,在油田大会战中闯市场,攀高峰,驰沙海,战高温,再现铁人精神,为中国石油的现代化进程谱写新的篇章。

就影片的拍摄手法而言,首先,谈一谈影片的故事展现。影片由一次沙暴过后寻找失散人员的场景开始,在找到刘思成后,第一代石油工人的故事就随着刘思成的回忆逐渐展开,这种借由回忆把当今情景转换到过去情景的手法显得非常自然。之后,影片采用插叙和顺叙相结合的方法展开情节。影片运用插叙的手法切换第一代石油工人和第二代石油工人的故事,而两代石油工人各自的故事又是采用顺序手法所叙述的。再来谈一谈影片的画面摄制。影片在讲述第一代石油工人的故事时,采用黑白画面,力求再现四十年前的沧桑和朴实,而在讲述第二代石油工人的故事时,采用彩色画面,与黑白画面形成反差,过去场景与当今场景的线条勾勒得相当清晰。还想提一提影片多次展现的一幅画面。在广阔的蔚蓝的天空下,一只展翅雄鹰,时而振翅高飞,时而舒缓有序的划过天际。这幅画面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雄鹰对纯净天空的向往如同人们对梦想的渴望,直冲云霄的振翅高飞仿佛人们对梦想的追求,划过天际时的舒缓好像人们梦想实现后的轻松惬意。这幅画面始终穿插于影片之中,最后一次出现在刘思成放下思想包袱,真正领会到铁人精神的时候,这正好将人物思想与自然意境恰当地结合起来。另外,再讲一讲影片的塑造人物的方法。对第一代石油工人,侧重用语言、动作等感性的表达来塑造人物。比如,各地方言的运用不仅再现了当年五湖四海的人们汇聚大庆开采油田的实际情况,而且相当生动地塑造出人物自身的特点和形象。对第二代石油工人的描述除了继续沿用语言、动作等感性表达外,还侧重于人物心理活动的描述,这尤其体现于刘思成的内心独白。通过刘思成的内心独白,人们清楚地了解到,刘思成怎样从一个背负着父辈光荣阴影的工作狂,成长到一个坦然对待父辈荣耀、正确领会铁人精神的成熟的第二代石油工人,内心独白的运用更能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增加观众的认可和共鸣。其次,提一提影片用到的超现实主义拍摄。在铁人劝说小知识分子文瑞留下但文瑞执意离开的场面,铁人一面大骂这个恨铁不成钢的徒弟,一面以师傅对徒弟那种无法割舍的关爱塞给文瑞几个珍贵的窝窝头。火车开动,文瑞心存内疚地把窝窝头抛出,镜头拉伸,黑白色调的铁轨边,月台上,呈现出几个黄澄澄的窝窝头,分外耀眼,镜头再次转换,跳回至铁轨旁边一个红色的电话亭,电话亭中的刘思成目送着远去的火车,看到了铁轨旁边那几个黄澄澄的窝窝头。超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更加真切的表现出刘思成摆脱父辈压力,逐渐成熟的心路历程。

影片运用什么样的拍摄手法,怎样运用拍摄手法,其目的无非都是为影片的主题服务,让人们在看完影片后有所回味,那么这部影片所宣扬的铁人精神给我们带来些什么思索呢?个人认为,值得思索的问题可大体归为两点,一是学习铁人精神,二是运用铁人精神。

铁人精神中值得学习的第一个闪光点是,拥有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信仰。在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一线石油工人的口粮都不能保证的情况下,在缺乏必备的机械设备的条件下,王进喜和他所带领的队伍为何能忍饥挨饿地使用最原始的人工方法来竖井架、端冰水、开钻机、拌水泥?这源于他们热爱祖国,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信仰。爱国,在王进喜和他所带领的第一代石油工人心里是非常清楚非常坚定的信仰,王进喜曾说过“一个人没有血液,心脏就停止跳动。工业没有石油,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上行的,都要瘫痪。没有石油,国家有压力,我们要自觉地替国家承担这个压力,这是我们石油工人的责任!”当这种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信仰在王进喜和他所带领的第一代石油工人心中扎根,纵使忍饥挨饿,纵使缺这少那,这种由坚定的爱国信仰所带来的温暖勇敢的力量使得一切困难都变成了纸老虎。铁人精神的第二个闪光点是无畏困难的态度以及积极主动解决困难的行动。在大庆油田的誓师大会上,王进喜说过“有条件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他所带领的队伍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没有吊车,王进喜和同事们人拉肩扛运钻机,用滚杠加撬杠,奋战3天3夜,迎着寒风把38米高、22吨重的井架矗立在荒原。水管没有接通,王进喜带领同事们到附近水泡子里破冰取水,硬是用脸盆、水桶,一盆盆、一桶桶地往井场端了50吨水,最终仅用5天零4小时就钻完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井。很欣赏“有条件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气概,因为这是人主观能动性的生动体现。人面对困难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回避,一种是克服。选择即追求,如果选择回避困难,那么困难毫无变化依旧是困难,你所追求的便是停止,停止带来的只是一时的舒适;如果选择克服,那么困难就有可能转化为成果,而这一成果再变成以后的铺路石,你所追求的便是前进,纵然前进的路途不平坦,但带来的是无限的广阔。“有条件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还阐释出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面对困难,只要你有征服它的愿望,有恰当的切实征服它的行动,就一定能将其征服。铁人精神所体现的无畏困难主动克服的精气神儿鞭策着当今社会的人们,永不褪色。

怎样在当今运用铁人精神?以科学发展的观点与时俱进地运用铁人精神。铁人有一句名言曾深植于一代中国人心中——“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句话集中体现了铁人忘我拼搏的豪迈气概。铁人身患重病也顾不上去医院;几百斤的钻杆砸伤了他的腿,他拄着双拐继续指挥;没有压制井喷的重晶石,只能用水泥代替,而倒入泥浆池的水泥搅拌不开,铁人就甩开双拐跳入泥浆池用身体搅拌。铁人豪迈的语言,感人的事迹,忘我的精神使我热血沸腾,思绪万千。非常非常敬佩铁人和他领导的第一代石油工人在极度匮乏的物质条件下凭借着巨大的精神力量所创造出的丰硕成果,这种爱国、忘我、不畏艰难勇往前行的铁人精神尤其值得后辈学习并运用。铁人甩开双拐跳入泥浆池用身体搅拌的事迹确实令人感动,但是如果说学习铁人就是机械的模仿,在科学技术已经日趋现代化的今天,石油工人依旧跳入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的话,那么其行为不禁使人所困惑了。看过一篇题为《铁人精神到底离我们有多远》的报道,主要讲述的是当今石油工人的想法和状态,其中描写的一件小事令人颇有感触。这件事情是这样的,1205钻井队的一名电工因工伤遵医嘱在家休假两天,而该电工的父亲是当年铁人带领下的1205钻井队的“老会战”,“老会战”严厉责问儿子怎么这么点轻伤就不上班了,儿子则认为休息是为了重返岗位后更好的工作。我们钦佩“老会战”,因为他超然忘我的气概令人鼓舞,然而我们再思考一下,似乎儿子的做法更为理性,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讲到这儿,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铁人精神还适合当今社会吗?当今社会非常需要铁人精神。与铁人所代表的父辈人相比,我们生活在物质条件日渐丰富的环境中,物质条件的优越往往削弱了对精神的信仰与追求,我们不可能有铁人他们所经历的“天当房屋,地当床;棉衣当被,草当墙;五两二餐保会战;一杯盐水分外香”的生活,但我们要有而铁人那种爱国、忘我、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劲头,与时俱进地学习、领会、运用、传承永不过时、永不褪色的铁人精神,为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从影片结构上来看,之所以穿插讲述两代石油工人的故事,并非单单向人们宣扬铁人精神,因为如果这样的话,只讲述铁人当年的故事就行了,而影片还以现代的视角关注了年轻一代的内心,展示年轻一代逐渐成熟的过程,个人认为,这正是《铁人》这部电影的主旨即希望当今的人们能够与时俱进地学习运用铁人精神。

《铁人》这部电影结构紧致,拍摄手法多样,带给人们诸多思索,堪称一部有分量的影片。

相关作文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300字 观电影《理查大冒险》有感400字 观《战狼2》有感500字 《地球·神奇的一天》观后感600字 《小猪快跑》观后感400字 《忠犬八公的故事》观后感600字 观《战狼2》有感400字 观《摔跤吧!爸爸》有感300字 观《猪猪侠》有感作文300字

推荐热门作文

云边有个小卖部读书感悟1000字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800字 《夏有乔木雅望天堂》读后感800字 三国演义观后感700字 《觉醒年代》观后感500字 红旗漫卷西风观后感600字 《高山清渠》观后感600字 观影《狮子王》有感300字 《飞屋环游记》观后感300字 可爱的鸵鸟作文200字
课外书|读后感|话题作文|作文素材|专题作文|单元作文|英语作文|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