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篇】
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的多的东西;寓言是一座独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梁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看见了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寓言很美,美在简洁,美在内涵,美在语言……
《伊索寓言》让我懂得了许多人生道理。它是古希腊文学中的一块瑰宝,数千年来已甚特有的智慧和艺术魅力令人爱不释手,历传不衰……
寓言作为人们生活智慧的结晶,目的在于形象性地反映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种种现象给人的启示和教训。《伊索寓言》正是这样:在《狼和小羊》中,狼想吃小羊,试图以貌似公正的理由来掩盖自己的暴行,但当他的虚伪言词被纯朴的小羊一一揭穿时,他便不加掩饰地露出了固有的横暴本性,这则寓言以及一些其他类似性质的寓言揭露了强者凌弱的丑恶现象;《农夫和蛇》以人们日常生活经常可能发生的故事告诫人们,对好恶者要多加提防;《狼和狗》用人们熟悉的两种动物之间一段充满个性的简单对话,赞颂自由自在的生活,反映了古代处于人类特有的发展形态——奴隶制状态下的人们对自由的爱好。
还有不少寓言反映了古代历来存在的社会问题——贫富矛盾。《赫刺勒斯和财神》把富人与恶人等同,表现了穷人和夫人的不满;《欠债人》则表现了穷人的凄惨处境和债主的强横,后者为了自己的利益甚至不惜随口作伪证。
应该说,寓言集中更多的故事体现的是各种直接的生活经验和智慧。例如有些寓言告诫人们,各种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不可违被自然,勉强从事:《乌龟和老鹰》中的乌龟本是爬行动物,却想学飞翔,结果被摔死;《两只青蛙》教导人们考虑问题要全面;《狐狸和狗》涉及的则是一个重要的美学问题——心灵美胜过形体美。此外,《打破神像的人》反映的是当时人们朴素的神灵观念;《卖卜者》和《女巫》则是对迷信、巫术的批判……
因此,我们就应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向美德看齐,向和谐看齐!相信爱的力量能化解一切,改变未来!
《伊索寓言》中的许多题材都曾被后代作家继承和模仿,但人们读后稍加体会和比较,仍不免称赞《伊索寓言》的艺术风格的高超!
《伊索寓言》这本书中,一个个动人的小故事,宛如一盏盏明灯,在我今后成长的道路上指明了方向;它教会了我一些做人的道理,也让我懂得了人的本性,还使我学会了分辩善恶的能力;它的小故事大道理将使我终身受益!
【第7篇】
贫穷、富有,没有人能够给它们一个明确的界定,就好像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有些人是富有的,他可以享有别人所不能有的奢华的生活,享受众人对他无尽的的祝福与艳羡;有些人是贫穷的,他一无所有,只能穷困潦倒甚至卑微的活着,或许还要时不时的承受他人的讥讽与嘲笑……
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生,的确是天壤之别。可是,就在我们都认为这种差异将毫无悬念的延续下去时,生活却往往喜欢和我们开个玩笑,轻而易举的改变它原有的轨迹。
就像寓言中所提到的,鹅和鹤都如往常一样在草原上觅食,平静而安宁,却不料猎人突袭。鹤因身体轻捷,很快就飞走了,鹅却因身体笨重,停留在原地,失了性命。
我们的生活也是一样,谁能保证它不会发生一些突如其来的变故呢?又有谁真的希望自己的生活永远只是一成不变?
况且,世上唯一不变的便是它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或大或小,总会有一些影响到你我的生活。
天灾、人祸,逃不开也躲不过,城市的毁灭不过是瞬间的变化,此时没有人会在意你是光鲜亮丽抑或是穷困落魄,毕竟没有什么比活命更重要。
也许你家财万贯,也许你权倾四野,但生死面前谁还会在乎呢?它们只会成为你的羁绊与牵挂,带不走、舍不下,最后只能在矛盾中成为你的陪葬。反观那些曾为人所不耻的穷人,他们无疑是轻松的,本就孑然一身,此时便更了无牵挂。正如俗话说,一人活命,全家平安。于是他们自在的逃离,择地而居,继续过着清贫却安定的生活。
这样一来,又是谁该被羡慕,谁该受鄙弃呢?
钱财、权势,本就只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过分的追逐必定在日后付出惨痛的代价。相反,一时的贫困或许会让你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但它无形中也减轻了你的压力与负担,灾难来临之时可以潇洒的转身,潇洒的离去。
然而,在贫困与富有面前,恐怕不会有人心甘情愿的选择贫困。究竟是选择负重行远还是轻装上阵,也不过只是一念之间。人生旅途之中定会有失有得,到底哪些是改舍去的,哪些是该守护的,或许也只有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慢慢去领悟了吧……
【第8篇】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有些事情从存在的那一刻起便已是注定了的,之后再怎么试图去改变也只是徒劳。
正如寓言中买了黑人的人,他认为黑人的肤色是由于之前主人的疏忽,便拼命为他擦洗,企图恢复他原有的肤色,却不知那黑色本就是黑人的本色。无关他人,更无法改变。结果是显而易见的,不遵从客观规律而妄想改变客观事实的行为必定是失败的,天生的东西将始终保持它本来的模样。
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有时候我们明明知道某件事情本就是这样,不会再有什么改变,却偏偏怀有一丝侥幸,希望改变它的发展和结果,结局往往不遂人意。
举个例子来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美的追求,整容行业也随之应运而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热衷于整容,通过一系列手术让自己变得更漂亮更迷人,毫不吝惜所要支付的昂贵费用,甚至无视手术中潜在的高风险。
当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自古以来便是如此,女为悦己者容,似乎无可厚非。然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人的相貌也是从出生便被注定的。的确,目前来说可以人为的去改变与重塑,但那不过是暂时的,毕竟没有一项整容手术是一劳永逸的,总是要隔上一段时间接受一次小的护理或修补,更不用说这期间所有需要注意的细枝末节。总之,再高明的技术也敌不过时光荏苒。总有一天,你还是要以本来面目示人,况且,即使改变了自己的外在容貌,内在基因是无法改变的,它总会遗传给你的子孙后代,从他们身上你同样会看到自己从前的影子,那时候,你会发现自己之前所做的一切都不过是自欺欺人。毕竟,没有人可以改变天生的东西,改变了一时也难以改变一世,既然如此,又何苦为此挣扎呢?倒不如平和的接受上天最初的安排,所以,既来之则安之。没错,我们无法改变命运,但是,我们的人生可以由我们自己来主宰。即使没有美丽的容貌,也同样可以凭借自身的气质与涵养获得大家的承认与欣赏,何乐而不为呢?
【第9篇】
没有人能把事实掩盖,只要存在,就必然会留下其存在的痕迹,而那些想要掩盖事实的人,无疑是愚蠢的。
修正液可以遮去写错的字,却会留下一个更加明显的白色色块,反而容易引起他人的注意,这就是所谓的“欲盖弥彰”吧!
其实,之所以想要掩盖事实,无非是不敢面对现实。写错字并不可怕,划掉重写不会影响整体的美观与整洁;做错事也在所难免,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勇敢的承认,谁又能怎么样呢?但人们往往无法坦然地正视自己的所作所为,为了掩盖不经意间犯下的一个小错,便连续不断的以一个又一个谎言去粉饰说辞,最后只能越陷越深,难以自拔。
就像寓言中的牧人打中羊角本不是故意而为之,况且也并没有什么严重的后果,他却恳求山羊不要声张,岂知即使山羊不说,羊角也会把真相呈现在人们面前。
所以,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倘若为之,就定会留下蛛丝马迹,无论怎样费尽心思的遮掩也无济于事。毕竟,没有不透风的墙。既然如此,又何必一味的去逃避呢?倒不如学会面对,学会处理,这才是明智的选择。
我们也是一样,谁没犯过错,又有谁没说过谎?结果呢,有多少谎言不曾被揭穿?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的错误还不是一样要公之于众,有什么意义呢?掩盖事实的过程对自身不也是一种煎熬吗?除非人生中已不再有真实,太多的虚假已让人心变得麻木而冷漠,那样,就不再会有在意什么是事实,什么是真相。但这样的生活就是我们所希望的吗?最终还不是自欺欺人,被愚弄的从始至终也只有我们自己。
不要企图掩盖事实,除非你选择埋葬自己的真心。不过,在那之前,请仔细考虑一下,虚假的繁荣与真实的存在究竟哪个比较精彩……
【第10篇】
伟大的思想家纪德说过:所谓千古不朽的艺术作品,其特点就在于无论时尚如何改变,它总是有办法满足任何时尚的任何人。
产生于古希腊时代的《伊索寓言》,是西方寓言体文学的开山鼻祖,也是古希腊文学中的一块闪光的瑰宝。作品通过两千年的锤炼,其特有的智慧和艺术魅力像一粒钻石,在历史洪流的冲刷下,愈加烨烨生辉,成为历传不衰的传世名篇。
伊索是一位传说中的人物,他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纪左右的小亚细亚。他以非凡的智慧和哲思,运用动物为主角的拟人化手法,漫游各地,给人们讲寓言故事。后来,人们根据他留下的寓言故事,再加入一些流传已久的民间故事,变成了最初的《伊索寓言》。
寓言虽然篇幅短小,但作为人们生活智慧的结晶,它形象地反映了人们生活各方面的内容,并通过故事背后的哲理,给人深刻的启示。寓言有的揭露了强者凌弱的暴行,有的赞颂了自由生活的美好,有的反映了穷苦人民的悲惨命运,有时赞美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寓言充分体现了各种直接的生活经验和智慧。这种经验源于生活,指导生活,使人们从中得到教益。
《伊索寓言》刻画描写具体而细微,读后令人惊叹不已。通过这本书,我仿佛置身于古希腊人的生活,从而了解当时的老鼠喜欢吃什么食物,人们怎样对待宠物,商贾怎么谋财取利,驴子如何遭受虐待等等,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轻松有趣的故事得到不少教诲,真可谓是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