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用了两天的时间,读完了蔡崇达的《皮囊》。
在《皮囊》在第一页就以一个倔强的裹脚阿太将我拉入了特有的闽南风情的小镇里,这个满嘴无牙,说话漏风,坚持自己用小脚丈量小镇街道的高龄老太,却在不经意中道出了人生的一大真谛“肉体不就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如果整天伺候你这个皮囊,是不会有出息的,只有会用肉体的人才能成才。”那个即使切断了手指,也异常冷静的99岁阿太看尽了世间的苦难与变迁。她说的这句话也是《皮囊》这个书名的意义所在。我们都是戴着皮囊在世间忙碌的灵魂。这副皮囊的用处就是来经历各种风吹雨打,所以我们的灵魂才始终有地方可以安放。阿太的去世,留给作者内心的冲击是巨大的,也是从第一个故事开始,注定了这本书悲情的感情基调。
人生匆匆几十年,明白自己要什么,明白自己活着为什么,在父母日渐老去,儿女绕膝渐远,朋友奔波陆离时,能与爱的人在一起享受生活,才是作者活着的真正意义。
通过作者的叙述,我想作者所要告诉读者的是,其实过什么样的生活并不那么重要,痛苦和幸福也都不那么重要,灵魂的清澈和满足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以《皮囊》中我很喜欢的一段话作为结尾。
“对那些我正在爱着或者曾经爱过的人,我希望你们明白,我多么希望付出全部为你们停留,如今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你们刻在我的骨头里,即使时光列车拖着我的肉身一路远行,至少你们的名字和名字牵扯的记忆,被我带走了,这是我对时间能做的唯一反抗。”
【第2篇】
为爱出走的“张美丽”
暑假读完了《皮囊》,其中张美丽的故事给我留下了颇深的印象。
张美丽的故事发展成悲剧,其中和书中小镇的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小镇里的人迂腐刻板,对新的事物及改变仍于一种否定的态度,拒绝一切娱乐项目。但换一个角度看,这里又是民风这朴,邻里和睦的。
我无法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无法去批判,这个几十年一往不变的小镇里的人,以及那刻板的思想。我相信如果把他们的心一层一层剥开,没有谁拥有腐烂的内里。他们只是被刻板思想禁锢了的受害人。
张美丽,敢于大胆尝试新事物的,伟大的,独立的女性,拥有着较为开放的思想,却成为了这种思想的攻击对象,人生以悲剧结尾。
主人公在结尾处的崩溃点醒了我,她并不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女性,才会选择自杀。就像发现在社会里的,被思怒枷锁锢的你、我、他一样,都是具有反抗意你。可是有时也是受害者,我们都是平凡普通的人。
我们也是被装在环境里的人。社会对人的“要求”,例如,“你应该怎怎么样”如洪水声般涛涛不绝,我们小时候被告知女孩子就该穿小裙子,就该玩洋娃娃,长大后就该以家庭为重,性格要温柔,要懂事。
男孩子不能柔软,不能细腻,要顶天立地,这些都是一种枷锁。时代的担子永远都落在这个时代的人身上,我们不应盲目,遵循老一辈所留下来的思想,也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下一辈上,现阶段能做出改变的,永远是现在的自己。
人活着就已经足够辛苦劳累了,为什么还要为他人心中所谓的“规则”而困扰呢?这种“规则”,打破了,并不是要受到道德法律的惩罚,相反的是打破了,就能够迎接更自由,更广活的人生。
近年来,学子因学业等诸多问题,选择轻生。时代从来没有,不允许谁不存在过。只是在某些环境里,人人都持一种反对的态度,学习不好就是“学困生”,以后就没有出息,思想的改变不应让无辜者去牺牲。如果张美丽不是生在那个时代,一定会幸福很多,有值得托付的对方,有光明的未来。但这些,在生命线停止的那一刻,永远也不会到来,她被吃人的巨浪淹没,成为了枷锁的祭品。
张美丽终究是个小镇姑娘,要不她不会自杀的,《祝福》里的祥林嫂,终究生活在鲁镇,要不她不会死在“祝福”之夜。人都有落后封建而不自知,时代和社会需要新的声音,而我们需要走出命运的牢笼,愿每个在路上奋斗着的我们,都能追求自己喜欢的、认为对的、美的东西,都能活出自己喜欢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