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挫折就是一个门槛,跨过了就是成功之门,跨不过就是失败的槛。-﹣题记
她,是一个在黑暗中度过的了87年的不幸妇女;她,是一个不畏挫折,艰苦求学,最终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的著名文学家;她,是一个热心于慈善事业,关心残疾人的爱心人士。她﹣﹣就是海伦·凯勒,一个自强不息的女子,一个用生命塑造的奇迹。
顾城曾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而海伦·凯勒只能在无限的黑暗里,想象光明的快乐。她幻想假如拥有三天光明,自己会看些什么。
在拥有光明的第一天,海伦要看看自己的朋友们和大自然,因为朋友们不但给予了她最大的帮助,还带给她很多快乐。她还要亲自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看日出、日落,感受时光的流逝;在拥有光明的第二天,她要参观博物馆,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通过艺术来搜寻人类的灵魂。以前,她虽然看不见,但通过触摸感受到了人类进步的奇观,而亲眼观看一定会让她惊喜万分;在拥有光明的第三天,她要去城市看普通人的生活,看城市里宏伟的高楼、宽阔的马路、过往的人群,看城市中的快乐和凄惨。也许你会问:在这么有限的时间内,她为什么要看城市中的凄惨呢?因为她觉得生活不可能永远都是美好的,那些凄惨的景象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我们要勇敢面对的一部分。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中,我读到了海伦从小到大所经历的是是非非,见证了一个伟人的成长。是她,教会了我面对困难要有勇气,是她,让我知道了面对挫折要有决心。她,如一座灯塔,照亮我前方的道路,使我受益匪浅!
海伦一生生活在黑暗中,却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光明。她用行动体现了人类战胜命运的勇气,给世人留下了一曲慷慨激昂的生命之歌!
【第2篇】
一口气读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被深深的打动了。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散文代表作,作者是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主人公是她自己。书的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凯勒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介绍了他的求学生涯,同时也介绍了她体会到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他参与的慈善活动等。在书的结尾处,海伦·凯勒假设自己有三天时间视力正常,写了自己会如何抓紧时间去完成每一个心愿。
海伦·凯勒在一岁半的时候就丧失了听觉和视觉,这对于一般人来说,是无法想象和忍受的痛苦。而海伦·凯勒并没有向命运屈服,更没有自暴自弃,她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以顽强的毅力,战胜了无法想象的困难,学会了说话,用手指“听话”,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她是一个残疾人,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著名的哈佛大学。一个残疾人,毕生的时间都在四处奔走,建立了一家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
对比海伦·凯勒,想想我们自己的一些行为,我不由得感到十分惭愧。我们拥有明亮的眼睛,灵敏的耳朵,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学习条件是那么好,却不懂得珍惜,没有明确的目标,偶尔作业稍微多一些,就是心生抱怨,有时还偷偷落下一些,甚至有一些同学天天不写作业,一味贪玩,虚度时光……和勤奋努力的海伦·凯勒相比,我们不应该感到惭愧吗?
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让我明白了应该怎样面对困难和挫折,让我懂得了人生需要努力拼搏的道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让我深深地意识到只有勇敢的接受命运的挑战,才能够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