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皮皮阅读 · 杂文随笔
目录
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散文 > 杂文随笔 >

路遥《无声的汹涌》

发布时间:2023-07-10 15:52:49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读李天芳、晓雷著《月亮的环形山》

《月亮的环形山》我是在四天之内读完的,我感到作者通过这部小说,把握住了小说创作的个中三昧,甚至把握到了一种几近纯青的程度。

要具体地谈这部作品,几乎无从谈起,但你处处感到了一种无声的汹涌,这就是本事。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是否就属这种境界?作者表达的是对生活的整体体验,而不是讲故事,处处都是思想的火花和情绪的激流,因此处处引起你的触动。一般的读者要读故事,读曲折离奇的故事,而高层次的读者绝不满足于听故事,而要求读生活。故事完整而其他一切方面都乏味的小说,读过就忘。要看故事,可以跳着看,翻几页就完了。凭我的经验,层次高的读者,读《月亮的环形山》这样的书,就愿意一直读下去。这种小说,很难跳着读,只能字字句句地玩味,这是因为作品处处都渗透着作者独特而真实的感受,对读者有一种不可抗拒的牵引。有的小说,看似故事很吸引人,但随时都让人疑窦突生:生活是这样吗?这可能吗?作者只有设身处地,让人信服,才谈得上让人接受,让人感动。好的长篇小说,看似“无事”,实际上处处闪烁着对生活的真知灼见。每一段的每一句话都要写得好,不仅仅是写得正确,前后左右抽扯照应住就够了,而应该在每一个段落里,甚至在几个短句中,都有让人眼睛一亮的东西。在一个小小的语言的旋涡里、段落的港湾里,都要有丰富的层次,丰富的景致。只要每一段都写好,比刻意追求一个完整的故事更有魅力。天芳散文的语言和晓雷诗的语言,这一次完全蜕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小说语言。应该有散文,有诗,但在小说中,散文和诗都应该成为小说中的散文和诗,成为真正的小说语言。也正因为这样,这部小说才区别于其他小说。有的小说追求新闻报道式的爆炸效果,而这是一个追求艺术效果的作品。小说不能靠事件去冲击。这个小说显然企图用艺术来征服读者,因此我读起来特别有兴趣。真是无从谈起,但写成了三十多万字。要达到这一点,可不容易。我还未读后边的时候,就在想象,等到把后边读完后,就发现和我想象的完全吻合。一切都是自然的。只有巨大而充满匠心的劳动才可能造成不露加工痕迹的作品。

有的人可能把这种小说仅仅看作是语言讲究,这种认识是浅薄的。最主要是一种深切的体验和感受。这部书使我感受到了内容上的一种真诚性,这种真诚性又得到了一种强有力的表述。有的小说缺乏生活的真诚感,只是为写而写;有的虽然具备真诚,却不能通过艺术特别是语言的品味达到。而这部作品尽可能把两者结合在一起。最主要的是对生活的深切感受和理解,然后才是语言的表述,这两者的结合,才能造成真正意义上的小说。这部小说的真正价值就在于此。尽管描写是平静的,但内心充满了暴风骤雨。把读者引进心灵深处,这才是一个真正博大的世界。人的精神世界是一座无边的宫殿。作家的体验是任何人不能代替的,读者是跟着作家提供的体验去思索的。因此,这部小说在外部的结构上似乎特别平淡,但具有真正内在的张力。

《月亮的环形山》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对人的心灵世界的开掘,它追求另一种格局的广大。《九三年》和《简·爱》不同,一个着重于社会史的描绘,一个着重于心灵史的开掘,但不能说哪一个比哪一个更大更重要。实际上心灵的世界最大。罗切斯特和简·爱的心灵通向全世界。

《简·爱》我读过不少遍,这种小说很有魅力。浅薄的书评家往往注意外在的东西和形式上的各种小花招。不要为了扩大容量,硬把不相干的东西拉进来。《月亮的环形山》不是这样,没有从情感岔出去的描写。我从写小说的角度,边读边分析这部小说的章节和段落,最后认为,只能是现在这样写。很少是多余的,也很少有不到的。只能是这个样子。我认为小说就应该这样,既要淋漓尽致,又要有所节制。不到火候,令人遗憾;火候太过,同样令人遗憾。艺术就是和谐,而恰如其分就是和谐。不到或多余,都破坏和谐。

小说的博大,是作家对生活的视角要开放;仅仅把故事扯得东南西北,未见得开放0而这部小说在思维方式和揭示人物心理方面,都是开放的。作者过去的散文、小说或诗歌作品,都有拘谨感,这一次能够放得开,而且越到后来越放得开。重要的是,对那个时代的生活、思想、思维方式、情感表达方式、生活形态等等的把握,都是准确的。这些写谁了,读小说就使人进入甚至沉浸于那个时代,使我们产生这样一种思绪:尽管我们曾经是多么幼稚,但那个时代依然是美妙的,令人神往的。

实际上,用艺术去篡改生活,篡改历史,那才是一种真正的幼稚。这部小说对当时各种人物的描写,尤其是对那些在今天看来是僵化的或不好的人物的描写,都是有节制的。作者是从社会的角度来评判、来检讨的,没有从个人的好恶出发去臧否人物,这是一种历史的俯瞰。所描写的那一群人给人留下特别清晰的印象,这是很不容易的。“莫斯科在你的笔下清晰可见”,这是对作品的最高褒奖。一部作品所描写的人物和环境给人留下特别清晰的印象,这是起码的,也是最不容易的。

小说的结尾也好,最后那一段特别好,这种结尾只有在那种时代,带一种深远的诗意,给人一种特别温馨的感动。但我感到,小说结尾时对几个人物命运的照应,周蔚然和韦村贤的笔墨稍微轻了点。我认为,在快要结尾的某个时候,对所描写的人和生活有一点历史的或哲学的概括,对《月亮的环形山》有一点点题的笔墨,会更好,比如说在婚礼的描写上,可以讲至:来了的,没来的,活着的,死了的,这些人的生活在后人看来,是简单的,平常的,甚至是平庸的,但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他们各自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崇高的追求——这样的总结,也许会给人更多的启发。应有一个小段落和一个小细节,点一下。现在虽然有,但不够。吕哲之死与窑洞婚礼的衔接,应该更具匠心。要有一个重笔,无论思想上或内容都需要,一个重笔,让奔腾汹涌的东西有个归宿。当然需要全书的一贯风格。另外,中秋节主人公与老同学的会面有—点生硬。这虽是小疵,但一部交响乐出现几个不和谐的音节就会毁掉整部交响曲,不可不注意。

总体上讲,这部小说没有一处是松懈的或勉强的,到处显示一种游刃有余,这显然是几十年艺术积累的功底的体现。把几十年的积累用于—种合适的大舞台舒展地展现了出来。可以看出,作者把原来的散文和诗的功夫全用进去了,但又远远地区别于以往的散文诗歌作品。真正从艺术的角度出发,就应该客观地公开地看待这一部作品,这无疑是陕西长篇小说创作的重大收获,是一部高品位的长篇力作。

通过这部小说,作者应该乘胜追击。艺术应该实事求是地分别有价值的和没有价值的东西。这部书完全是有价值的东西。作者姑且把以前的作品都看作这部书的准备,什么也不要想,一定要把下边的东西完成。我的经埴就是,什么也不要想,把要写的东西写下去。我相信,作者一定能写好。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相关推荐

我最喜爱的中国作家路遥 我最喜欢的中国作家路遥600字 路遥《人生》读后感800字 路遥《人生》读后感1000字 路遥《人生》读后感900字 读路遥《人生》有感1500字 赶车路遥作文600字 过河拆桥: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路遥的时间》读后感1000字

推荐阅读

·写景散文 ·叙事散文 ·抒情散文 ·杂文随笔 ·小品文精选 ·名家散文随笔 ·哲理散文 ·林清玄散文集 ·朱自清散文集 ·冰心散文集
课外书|读后感|话题作文|作文素材|专题作文|单元作文|英语作文|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