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皮皮阅读 · 唐诗解读鉴赏
目录
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小学生诗词 > 唐诗解读鉴赏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赏析·岑参

作者:小丸子  时间:2017-05-01 13:23:36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赏析·岑参

轮台九月风夜 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 不脱,半夜 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安西节度使 封常清出兵征播仙(唐代古地名)时,任安西节度使 判官的岑参写下这首诗为他们壮行。

这首诗可以分为四部分来赏析:

第一部分(从第一句到“随风满地石乱走”),主要写了边塞戈壁的恶劣气候。这次出征军队将要经过“走马川”、“雪海边”,还 要穿越荒无人烟的莽莽黄沙大漠,黄沙漫天,天地间一片昏黄混沌,这暗示了沙漠中狂风之大。这些都是戈壁典型环境,白天的环境是这样恶劣了,那么晚上戈壁又是什么样的呢?接着诗人写到夜 晚的环境,夜 里的狂风怒吼,“吼”体现了风声之大。“大如斗”的碎石,竟然被风吹得到处滚,这个实例,形象地把风大的程度表现了出来。“乱”字也形象地描绘了狂风肆虐形态。而乱石翻滚很可能会伤及到人,所以,环境不仅恶劣,也存在着危险。诗人在这部分分别从风色、风声、风力来着重描写了边塞狂风之大。

接下来第二部分(从“匈奴草黄马正肥”到“风头如刀面如割”),写匈奴趁着草肥马壮的时机,入侵唐朝边境,唐军严阵以待。“金山西见烟尘飞”中的“烟”是唐朝报警点起的狼烟,“尘”是匈奴铁骑奔腾而来卷起的尘土,“烟”和“尘”同时飞扬,这表明匈奴来势汹汹,唐军早有防备。这一句为战争拉开了序幕,渲染了战前的紧张气氛。接着诗人写到了唐朝大将,“汉家大将”出现了,他夜 里不脱“金甲”,可见将军心怀战争,身负重任,时刻准备战斗。“半夜 军行戈相拨”写了半夜 里行军,诗人抓住了“戈相拨”这个细节,让我们联想到大军在漆黑的夜 里秩序井然地急速前进,这轻轻的兵器的撞击声,衬托了整个军队的严整和肃穆。“风头如刀面如割”,风如刀,刀刀割在战士们的脸上,这是大漠行军中真实的感受,写得非常贴切生动。这句也呼应了前面描写风的部分。

接着诗人从第三部分(“马毛带雪汗气蒸”到“幕中草檄砚水凝”),转笔又写到了景,这三句着重描写了边塞天气的寒冷,战马在寒风中奔驰,马身上的汗水,立刻在马毛上凝成了冰。军幕中起草檄文用的砚水也都冻上了。“旋”表明冰冻之快,突出了天气之寒冷程度。诗人善于对局部细节的刻画,来渲染整个大环境,从诗人形象生动的文字中,我们能感受到那种严酷的寒冷。写到这里将士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不畏风雪勇敢前进的高大形象跃然纸上。这样一支顽强的军队又有谁能打败它呢?

第四部分也就是最后三句,诗人预想敌军看到这样强大的唐军定然会闻风丧胆,而唐军定会凯旋而归的。正是因为有前三部分的描写、蓄势,所以才有了第四部分的预想,各部分之间联系非常紧密,承接自然。

这首七古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没有写战争的宏大场面,没有写战士们奋勇杀敌的壮烈精神,而是精选了几处典型意象,将唐军的威势化于无形中,成功运用了反衬手法,将战斗的紧张气氛,和战士们高昂的战斗精神完美地表现了出来,气势雄浑豪壮。

【后人点评】

清人方东树:奇才奇气,风发泉涌。(《昭昧詹言》卷十二)

相关作文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意思及赏析 岑参《逢入京使》的意思及赏析 岑参《寄左省杜拾遗》原文+赏析 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原文+赏析 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原文+赏析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原文+赏析 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原文+赏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原文+赏析 岑参《寄左省杜拾遗》原文、翻译、赏析

推荐热门作文

边塞诗鉴赏 丹青引全诗翻译赏析 劝学 颜真卿 赏析 登黄鹤楼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王勃《蜀中九日》译文及注释 朱雀桥边野草花原文及赏析 从军行 杨炯 又呈吴郎 杜甫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张祜《题金陵渡》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北青萝】李商隐
课外书|读后感|话题作文|作文素材|专题作文|单元作文|英语作文|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