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皮皮阅读 · 陆游
目录
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小学生诗词 > 陆游 >

陆游《秋波媚》中心思想与赏析

发布时间:2023-06-07 18:47:58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秋波媚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①

秋到边城角声哀②,

烽火照高台③。

悲歌击筑④,

凭高酹(lèi)酒⑤,

此兴悠哉⑥。

多情谁似南山月,

特地暮云开⑦。

灞桥烟柳,

曲江池馆,

应待人来⑧。

注释

①“高兴亭”,作者《重九无菊有感》诗自注:“高兴亭在南郑子城(大城附近的小城)西北,正对南山。”南山即终南山,横亘于陕西省南部,主峰在今西安市南。

②“边城”,指南郑,当时南郑处于抗金前线。

③“烽火”,此处指报前线无事的平安烽火。作者《辛丑正月三日雪》:“忽思西戍日,凭堞待传烽。” 自注:予从戎日,尝大雪中登兴元(府治在南郑)城上高兴亭,待平安火至。《感旧》诗其四:“烽传绝塞秋” 自注:平安火并南山来,至山南城下。这句说,遥望南山烽火传来前线平安的信号。

④“筑”,古代一种弦乐器,以竹尺击弦发音。这句语出《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⑤“酹酒”,洒酒祭奠。

⑥“悠哉”,这里形容兴致高扬。

⑦以上两句将月拟人,说月亮在终南山上无比深情地特意为我破云而出。

⑧“灞桥”,即霸桥。《三辅黄图》:“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天宝遗事》:“长安东灞陵有桥,来迎去送,皆至此为离别之地,故人呼之为销魂桥。”“曲江”,池名,故址在今西安市大南门外,池边有亭台楼阁,是唐代著名的游宴风景区。以上三句想象长安城正等待着宋军的到来。

赏析

这首词作于乾道八年(1172),时陆游在南郑任四川宣抚使司干办公事兼检法官,积极向宣抚使王炎献策,筹划收复长安。词中写他关注前线战事、急于收复长安的心情。

上片从边城角声烽火写收复在望的兴奋之情。首句写登高兴亭后耳之所闻,次句写目之所见。“凭高”三句写那天晚上登上高兴亭的兴奋心情,并表现出收复失地的决心。说“凭高”是因为南郑(高兴亭在其地)据秦岭高处,下面是褒谷、骆谷,有一条大道直通着要收复的长安。中原沦陷四十七年了,诗人多么想亲眼看着收复长安啊!他不禁大声呼出:“此兴悠哉!”

下片“多情”二句,对无情的南山之月采用拟人化的描写,为了让作者看清长安的真面目, 多情的月亮把层层云幕推开。当然,站在南郑高兴亭上,是无论如何看不到长安的。这里运用丰富的想象,仿佛长安著名的风景区——灞桥烟柳和曲江池馆——都在等待着宋军的到来。这里想象,是作者特有的想象。虽无理,却有情——表现出对长安、对故国山河的挚爱。所以这一句既是情语,又是痴语,更是真正的诗的语言。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电子版 ·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 ·诗词鉴赏 ·中考语文必背古诗词详解 ·千家诗 ·唐宋词简释 ·陶渊明诗文鉴赏辞典 ·孟浩然 ·韦应物 ·红楼梦诗词赏析
课外书|读后感|话题作文|作文素材|专题作文|单元作文|英语作文|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