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前年脍鲸东海上①,
白浪如山寄豪壮。
去年射虎南山秋,
夜归急雪满貂裘②。
今年摧颓最堪笑③,
华发苍颜羞自照。
谁知得酒尚能狂,
脱帽向人时大叫。
逆胡未灭心未平④,
孤剑床头铿(kēng)有声⑤。
破驿梦回灯欲死⑥,
打窗风雨正三更。
注释
①“脍鲸”,把鲸鱼肉切碎。绍兴二十九年(1161)陆游在福州任职时,曾经航海,脍鲸是虚写,用以表现当年的豪气。
②“射虎”,指陆游乾道八年(1172)在南郑军中射虎一事,陆游在诗中曾多次提及。“貂裘”,貂皮制成的皮衣。
③“摧颓”,衰老颓唐。
④“逆胡”,对金兵的蔑称。
⑤“铿”,象声词,形容剑声。
⑥“梦回”,梦醒。“灯欲死”,灯将要灭。
赏析
乾道九年(1173)春,陆游代理蜀州(治所在今四川崇庆)通判的职务,不久因事返成都,这首诗是在驿站中所作,时年49岁。诗人先是回顾过去的峥嵘岁月, 自己脍鲸射虎的豪情壮举,前年实际是十多年前, 即绍兴二十九年,作者任福建宁德县主薄时,一次在福州泛海的经历。诗人意气风发,大有遇鲸即斩的气概,豪情如巨浪奔腾。“去年射虎南山秋”,1172年秋天,作者在南郑军中一次行猎时, 曾亲手射死一只猛虎。这事使他十分快慰和自豪, 因为这不仅为地方上除去了一个祸害, 同时也证明了他自己的胆气和魄力,那时诗人已是近50岁的人了,还力能毙虎,足见武勇超群。然后转写当今处境的颓唐, 与往年稳驾沧溟,航游海上,射虎南山,显见英雄本色的豪情相比,觉得今年衰老颓唐得十分可笑。“羞”字是不屑和不愿的意思。对于壮心未泯的诗人来说,他揽镜自照,悲叹投闲置散的不幸境遇。接着再重申自己灭胡雄心虽屡经挫折,但仍未磨灭,“逆胡未灭心水平,孤剑床头铿有声”,只要国土一天未收复,诗人的心情就一天也不会安宁。诗人用了象征的手法,巧妙地将无形的心声,化为剑器的鸣声。将床头悬挂的宝剑人格化,说它像是懂得诗人的心事,在那里铿铿作响,跃跃欲试地也想立功杀敌。这样就把作者渴望报国的雄心,表现得既鲜明强烈而又意味深长。最后则以昏灯破驿、风雨打窗的凄凉景象来烘托报国无门的艰难处境, 以眼前只能在残破的驿舍中度过这凄风苦雨之夜的描写,来烘托报国无门的心情。而以破驿写地点, 以“梦回”写醉后醒来的时间, 以半明半灭的残灯映衬室内人的悲凉孤寂, 以室外风两敲窗的声响,来烘托室内诗人心潮的起伏不平,生动形象。
全篇以豪壮的气概表现深沉的悲凉, 以大起大落的笔势,真实生动地传达出了诗人骚动不平的内心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