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1]
【原文】
曾共山翁把酒时[2],霜天白菊绕阶墀[3]。
十年泉下无消息[4],九日樽前有所思[5]。
不学汉臣栽苜蓿[6],空教楚客咏江蓠[7]。
郎君官贵施行马[8],东阁无因再得窥[9]。
【注释】
[1]九日:指旧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一本题下有“怀令狐府主”五字。
[2]山翁:即西晋山简,人称“山公”,亦称“山翁”,性嗜酒,曾镇守襄阳。这里借指令狐楚。
[3]霜天:秋天。白菊:据说令狐楚最爱白菊,刘禹锡《和令狐相公玩白菊诗》:“家家菊尽黄,梁国独如箱。”又有《酬庭前白菊花谢书怀见寄》。此借喻令狐楚对诗人的栽培、赏识。阶墀(chí):台阶。
[4]十年:令狐楚卒于唐文宗开成二年(公元837年),而此诗作于大中三年(公元849年),相隔十三年,“十年”系约举成数。泉下:黄泉之下。
[5]樽(zūn)前:酒席前。
[6]汉臣栽苜蓿(mù xu):即“移根上苑”之意。汉代张骞通西域,携回苜蓿种子,种植于离宫旁。此借喻令狐楚能吸引各方人才。
[7]楚客:指屈原,诗人借以自喻。咏江蓠(lí):咏叹香草江篱。江蓠,一种香草,屈原《离骚》:“览椒兰其若兹兮,又况揭车与江蓠。”这里以江蓠暗指令狐绹。
[8]郎君:指令狐绹。官贵:唐宣宗大中三年(公元849年)二月,令狐绹拜中书舍人。九月,充翰林大学士承旨,职掌禁密,所以说“官贵”。施行马:官署前设置的挡众木。汉代制度,光禄大夫门前特设行马以标志其品秩。行马,官署前所设施的用交叉木条制成,拦阻人马通行的木栅。
[9]东阁:西汉公孙弘为丞相,“起客馆,开东阁以延贤人”。令狐绹于大中三年五月由中书舍人迁御史中丞,九月充翰林学士承旨。东向小门,开之以迎宾客。窥:看见。
【译文】
从前我曾与尊父在重阳节把酒共饮,万里霜天,白菊铺满了台阶。十多年了,他在黄泉之下全无消息。今日又是重阳节,我拿起酒杯若有所思。不学汉代张骞从西域带回苜蓿种子一样珍惜人才,空让我如屈原一样吟咏芳草江蓠孤芳自赏。你已经身居高位,官署前已设了阻拦人马通行的栅栏,那招贤的东阁,从此我没有机缘再看见。
【赏析】
这是一首颇有故事感的“怨诗”。大中三年(公元849年)重阳,诗人访旧日府主令狐楚之子令狐绹,绹拒不接见,而作《九日》。
首联回忆往昔与令狐楚重阳把酒共饮,共赏霜天白菊的场景,宾主尽欢,一片和乐。“白菊”既是秋天常见之景,重阳必赏之花,亦是令狐楚非常喜爱的花,慕楚之情,溢于言表。颔联伤逝,阴阳两隔已经十多载,目睹重阳旧景,诗人无限感怀。“有所思”既怀念令狐楚昔日的栽培,亦对绹抱有期待,语淡而情浓。颈联谓绹不若其父,不能礼遇人才。“不学”“空教”怨意甚浓,诗人以屈原自比,抒发其怀才不遇的愤懑,“江蓠”一语双关,君既不见,我则将离,用语含蓄而态度决绝。尾联直接表达对绹的不满,语意似直而曲。用公孙弘“东阁”典故讽刺绹虽已显贵,却不纳贤,忝居高位。“无因再得窥”,昔日尊父在时,能进的门,今日却重重阻隔,讽刺其心胸与格局不类其父。
全诗对比强烈,字字浸透着诗人的感伤,其失望与伤心情绪濒临失控。清末民初王寿昌《小清华园诗谈》:《九日》诗能寓悲凉于蕴藉,然不如韩昌黎之《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虽不无怨意而终无怨辞,所以为有德之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