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义简说】
不论是在古代,还 是在今天,如果有人出卖了朋友,或者是抛弃了家庭,都是为人所不齿的,都要受到谴责。不论在哪个朝代,中国人都讲求做人的原则,而且除了小部分的观点因历史条件而改变之外,绝大部分的道德礼仪思想是一样的。道义,始终是伦理中的核心。一个明道义的人,才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而且他在任何时代都会得到尊重。
古人非常注重道义,并且将它总结成十条,以教育孩子。《三字经》中就有“此十义,人所同”。那么,什么是十义呢?概括起来就是父慈、子孝、夫和、妇从、兄友、弟恭、朋谊、友信、君敬、臣忠这十种美德。
当父亲的要慈一爱一,做儿子的要孝顺,做丈夫的要以和为贵,做妻子的要遵从妇道,做兄长的要友善,做弟弟的要尊敬兄长,做朋友要重情义,做伙伴要讲信用,做君王的要礼贤下士,做臣子的要忠贞不贰。
“义”是象形文字,繁体的“義”是羊上我下,羊是善弱的代表,我是人的代表,把弱小的放在上面,就是要以己为武器捍卫他人,这才是正义之士。义是高尚的道德,而十义是古代社会认为最需要遵守的十种道德。
【古今变化】
按照今天的观点来说,中国没有君臣了,所以“君敬”、“臣忠”这两义不存在了,但是在工作中还 存在上下级,上级自重,下级忠诚,依然是被认可的道德观。在古代的“十义”当中,变化最大的就是“妇从”这一点。
古代妇女要遵守“三从四德”,也就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和四种要求:
第一是品德,能正身立本;
第二是相貌,要端庄稳重持礼,不要轻浮随便;
第三是言语,与人一交一谈要会随意附义,能理解别人所言,并知道自己该言与不该言的语句;
第四是治家之道,包括相夫教子、尊老一爱一幼、勤俭节约等生活方面的细节。
“三从”完全让妇女屈从于男一性一,这是不平的,到现代已经不再提倡,而四德对女一性一来说,还 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所以今天看来,这十义的大部分还 是应该为人们所共同遵守的。
【十义故事】
兄则友,弟则恭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这是苏轼的名作,描写了人生的无常,但是这首诗的名字叫做《和子由澠池怀旧》,是他写给弟弟子由的诗。
中国历史上描写一爱一情的作品很多,描写父一爱一母一爱一的也不计其数,但是描写两兄弟感情的很少,曹氏兄弟有“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样令人感伤的句子,似乎兄弟之间的感情很难歌颂,但是苏轼和苏辙是一个例外。
苏轼只有一个弟弟,就是苏辙。他们两人相差不多,一起读书,一起考试,自从做官之后就聚少离多,于是他们经常互通书信,留下了很多文坛佳作。
苏辙曾说:“辙幼从子瞻(苏轼)读书,未尝一日相舍手脚之一爱一,平生一人。幼而无师,受业先君。兄敏我愚,赖以有闻。寒暑相从,逮壮而分。”苏轼的一性一格开朗活泼,有什么话也经常直接说出来,从不怕得罪人;而苏辙个人沉稳,不喜欢多言,他常常担心哥哥会因为说错话而遭殃,因此恭恭敬敬地请哥哥苏东坡要小心,而苏东坡也很愿意接受弟弟的劝导,虽然他自己做不到,但也很欣慰弟弟一心为自己担忧。
因为官一场上很难见面,苏轼有一次一连六年没有见到弟弟,在中秋之夜,他因为思念弟弟而写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乌台诗案”中,哥哥苏东坡身处险境,苏辙愿意以自己的官爵为长兄苏轼赎罪,结果被贬为筠州监酒。后来苏轼第三次被贬,居于儋州,位于海南,而苏辙也因为受哥哥牵连而被贬雷州。东坡居海南,子由居雷州,正是一南一北隔海相望,但是苏辙对哥哥的敬重和关一爱一没有改变。
中国历史上能有苏东坡这样一个全面、伟大的文人,弟弟苏辙的关一爱一和感情上的支持功不可没。他们这一对文坛兄弟,真正做到了十义中的“兄友弟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