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日
张演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对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张旍,生卒年不详,字象文,郡望清河(今河北清河),池州(今安徽池州)人。唐昭宗乾宁二年(895)举进士,释褐为校书郎,调栎阳令,迁犀浦令。后仕前蜀为膳部员外郎,尝任金堂令。所为诗,颇受称赏。《全唐诗》录其诗一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其诗一首又三句。
此诗作者颇多歧异。北宋王安石编《唐百家诗选》卷十九收录此诗,题目作《社日村居》,作者作“张旍”。南宋陈起编刻《江湖小集》,卷六收释绍嵩《江浙纪行集句诗·庆元道中》,于“家家扶得醉人归”注明“张滨”。南宋何汶《竹庄诗话》卷十五收录此诗,题目作《社日村居》,作者作“张滨”。“张滨”似为“张旍”之形近而误。明高棅编《唐诗品汇》卷五十四收此诗,作者为王驾,但题下注:“《诗府》作张旍诗。”南宋洪迈编《万首唐人绝句》卷二十六收录此诗,题目作《社日村居》,作者作“张演”。南宋周弼编《三体唐诗》,卷一收王驾《晴景》,下一首即为张演的《社日》。元杨士弘编《唐音》卷十四收王驾《社日》,题下注:“《三体诗》作张演诗。”《全唐诗》收此诗,作者分别作张旍、张演、王驾。依据文献越原始越比较可靠的原则,此诗作者当为张旍。
社日,即古代祭土地神的日子。汉以前仅有春社,汉以后有春、秋两社日。春社祈求土地神保佑获得丰收,秋社感谢土地神的保佑。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四邻并结综会社,牲醪,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飨其胙。”社日不仅是祭土地神的日子,同时也是农民们自娱自乐的日子。此诗描写了农家社日活动的情景。
前两句写社日活动前的情况。首句写庄稼长势喜人,丰收在望。这也为社日娱乐活动奠定了心理基础。鹅湖山在江西铅山县北,原名菏湖山,晋末有龚氏蓄鹅于此,遂改今名。该地自然环境很好,文教事业也很发达。南宋淳熙二年(1175),朱熹、吕祖谦、陆九龄、陆九渊曾在当地的鹅湖寺聚会论学,被称为“鹅湖之会”。南宋理宗淳祐十年(1250),该处曾建文宗书院,明代扩建为著名的鹅湖书院。“稻粱”,即稻子与小米,这里泛指粮食作物,“肥”,指作物长得很好。
次句写六畜兴旺,民风很好。其潜台词是人们都去参加社日活动去了。“豚栅”指猪栏,这里指猪栏里圈着猪。“鸡栖”指鸡窝,这里指鸡窝里关着鸡。“掩”指门带上了,没有锁。“对”通行本作“半”,这是后人强调民风改的。既然用“掩”当然是将两扇门合在一起了,“半掩”说明门还是开在那儿,不合常理,也不能称为“掩”。
后两句写社日活动后的情况。三句写农民们还养了许多蚕,并交代春社活动结束了。桑树叶与柘树叶都是蚕饲料。末句写大家在酒醉饭饱之后都满意而归。则社日活动的热烈欢乐也就不言而喻了。
有些诗正面详细地描写了社日活动,如杨万里《观社》诗:“作社朝祠有足观,山农祈福更迎年。忽然箫鼓来何处,走杀儿童最可怜。虎面豹头时自顾,野讴市舞各争妍。王侯将相饶尊贵,不博渠侬一饷癫。”使我们充分领略了社日活动的狂欢场面。此诗在构思上的最大特点是正面描写社日活动,而是通过对社日活动开始前与结束后的情况描写来反映社日活动的快乐与热闹。另外,此诗用通俗语言、白描手法写出了古代某些自然环境比较好的农村,在丰收年景里自给自足的生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