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蜀回至剑门
李隆基
剑阁横云峻,銮舆出狩回。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
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
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
李隆基(685—762),唐睿宗第三子,因平定唐中宗韦后之乱有功,被立为太子。睿宗延和元年(712)受禅即位,为唐玄宗,在位45年。前期励精图治,开元年间,使唐王朝进入全盛时期。后期沉湎声色,国事日非,导致安禄山、史思明之乱,玄宗于天宝十五载(756)六月仓促间奔蜀。太子李亨于当年七月(756)登位,是为肃宗,尊玄宗为太上皇。肃宗于至德二载(757)十月回长安,玄宗也于是年十二月还长安。上元二年(762)四月,玄宗抑郁而死。玄宗精通音乐,善书法,能作诗。《全唐诗》存诗一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八首。
《幸蜀回至剑门》,各本普遍作《幸蜀西至剑门》。但诗中有“銮舆出狩回”一句,似以“回”字更符合诗意。明杨慎《升庵集》卷五十四《剑门明皇诗》说:“予往年过剑门关,绝壁上见唐明皇诗云:‘剑阁横空峻……’是诗《英华》及诸唐诗皆不载,故记于此。”看来石壁上刻的诗原来没有题目,诗题为后人所加,偶有疏忽也是可能的。
宋阮阅《诗话总龟》卷二十四谈了此诗的写作情况:“明皇幸蜀回,至剑门,谓侍臣曰:‘剑门天险,自古及今,败亡相继,岂非在德不在险也!’因作诗曰:‘剑阁横空峻……’至德二年,普安郡太守贾深勒于石。”“幸”,古代特指帝王亲临某处。“幸蜀”就是皇帝亲临四川。“幸蜀回”,至德二载(757)九月,唐官军收复长安。十月,玄宗也从成都动身回长安,此诗当为玄宗在回长安的途中,经过剑门时所作。“剑门”也称剑门关、剑阁,在今四川剑阁县北,是大剑山与小剑山之间的栈道,栈道修在悬崖峭壁上,非常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
首联扣题写途经剑门的缘由。起句突兀,写三十里栈道横亘在白云萦绕的绝壁上,首先就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剑阁”指修建在四川剑阁县大、小剑山之间的栈道,蜿蜒三十里长。“横”指栈道横亘在山腰。“云峻”指白云萦绕的险峻绝壁。次句交代自己出外避难,如今在回京途中。“銮”,铃铛。“銮舆”,系有铃铛的车子,后来成了皇帝车驾的代称。“出狩”,出外狩猎,后来皇帝离开京城出外巡视等活动也称出狩,此处实际上指外出避难。
颔联写剑门山之险峻。三句写千仞石壁像翠绿的屏风合并在一起。下句写像屏障一样的红色山峰是五丁开辟而成。“五丁”,五位壮士。据晋常琚《华阳国志》卷三《蜀志》记载,秦惠王嫁五女给蜀王,蜀王派五丁迎接,回到梓潼时,见一巨蛇钻入洞中,五位壮士拉住蛇尾,导至山崩,压杀蜀之五丁与秦之五女,于是山分为五岭,同时也开出了一条蜀地与外界联系的通道。这两句诗运用比喻与神话传说,对自然环境作了静态描写,写出了绝壁的色彩与险峻。
颈联写途中所见。五句写一路上灌木丛生,指引队伍的旗帜在灌木丛中时隐时现,远远看上去,好像是灌木丛在围绕着旗帜转动一般。当地湿度大,气候温暖,又无人砍伐,所以路边的山体与沟壑树林茂密是可想而知的。六句写一路上白云漂浮,迎着马头拂面而来。“仙”字表现了山间云雾缭绕,景色朦胧,使人觉得亦真亦幻,犹如仙境。这两句对所见景色作了动态描写。三、四两联,所写景物,一静一动,相得益彰。
尾联写自己的感慨。七句说明治理国家要顺应时势,依靠仁德。这其实是一条历史经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吴起就对魏武侯说过:治理国家“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西晋张载《剑阁铭》也重申过吴起的观点:“兴实在德,险亦难恃。”唐玄宗路过剑阁,自然会想起这一历史经验教训,于是又写诗表达了这一主题。玄宗写这首诗的内心是复杂的,一方面是写给肃宗看的,向他表明自己的政治态度,并告诫各地的地方割据势力,不要据险与中央政府对抗。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一生经验教训的总结。在诛韦后时,他乘时而起,能够修德用能,当上了皇帝,而且在一段时间内,将国家治理得很好。随着便腐化堕落,任用奸佞,引发了安史之乱,只好拱手让出皇帝的宝座。这显然是未修德的结果。“乘时”即顺应时势。“方”,副词,正好、恰好的意思。末句对张载表达了由衷的赞叹。“嗟”,感叹词。“尔”指张载。“勒铭才”,具有写文章能被铭刻在石壁上的才华。张载在《剑阁铭》的最后写道:“勒铭山阿,敢告梁、益。”可见他写此铭的目的就是希望被刻在石壁上,以警告当时最有可能出现割据势力的梁州与益州。事实上,他的愿望也实现了,明梅鼎祚《西晋文纪》卷十八《剑阁铭》题下注:“载省父,道经剑阁,以蜀人恃险好乱,著铭作戒。刺史张敏表上,武帝使镌之山。”
“诗言志”,唐玄宗作为一个因为自己的错误而被迫退出历史舞台的政治家,他还能不断地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关心国家的命运和前途,用各种方式来发挥自己的政治作用。虽然大势已去,他已经很难再发挥自己的政治作用,但是诗中还多少体现了他作为政治家的本色,而此点也是难能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