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诗
苏轼 〔宋代〕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译文
如果说琴上有琴声,为何放在箱子中不会发出鸣响呢?
如果说声音是从手指头上发出的,为什么你不在手指上听琴呢?
注释
若:如果。
何:为何。
赏析
这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首咏琴诗。
这首诗看上去并不像诗,更像是一种口头提问。苏轼写诗,变化多端,不拘一格,于此可见一斑。
苏轼喜欢于诗中发问,诸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诗人往往能从这些发问中,提炼出一些哲理来,并以“哲理之理”和“事理之理”入诗,使得诗歌突破了“以情动人”的唯一表达模式,实现了“以理服人”的含蓄化。
这是诗人才气的表现,也是他在唐代诗歌艺术巅峰面前的创新。蒋心余公的《辨诗》中曰:“宋人生唐后开辟真难为”,此话极是。然而,诗人面对卓绝前古的唐诗,却敢于知难而进,寻求新变,独辟蹊径,以之代雄!
此精神,此胆略,此眼光,此能力,以及所取成就之辉煌,皆举世瞩目。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诗歌理论下诞生的,为之前诗歌领域所未曾见。
如果说琴上有琴声,为何放在箱子中不会发出鸣响呢?这是写“琴上有音”。琴上有音,不能自鸣,是为一怪。
如果说声音是从手指头上发出的,为什么你不在手指上听琴呢?这是写“指上有音”。指上有音,不能自响,又为一怪。
两个“若言”,将所见之现象表达出来。两个“何不”,将思考之问题和盘托出。两件怪事,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反映了生活中的一些不可解的现象,殊为有趣。
整首诗自然如白话,理性思辨性极强,是宋代哲理诗中的代表佳作,开拓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尽管它自身也有着不像诗的风险与弊端,但毕竟是一种新的尝试,还是值得肯定与称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