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诵中秋的古诗词,流传下来的相当多,真正被人长久记住的,莫过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仅一句“月是故乡明”,就成了千古绝唱,诗中那凄惘情绪,在每年中秋节夜晚,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都似勾魂摄魄的精灵。特别是当独自一人,远离故土在异乡,孤苦地仰望月空,那思念无寄的情感,没有经历过的人,恐怕很难体会。
我曾经在外游荡多年,而且日子过得很不平顺,到了中秋节这天夜晚,常常是郁郁寡欢,早早地就熄灯睡觉,想借美梦排遣孤寂。有年中秋也想这样度过,可是怎么也睡不着,在床上辗转反侧多时,忽然一缕明亮月光,透过婆娑树影照射进来,恰好铺在我的脸上。温馨而寂寞的情绪,顿时从心底浮升出来,再不想这样亏待自己了,就赶紧披衣走到院子里,追望那轮高悬的明月。这时微风轻轻吹过,树木发出沙沙响声,犹如家人柔声呼唤,立刻让我想起小时候,在家乡过中秋节的情景。
我的家乡在北方,坦坦荡荡的平原,平平静静的河流,给我无忧的童年,留下了安详的记忆,却少了起伏跌宕的情趣。唯有那冬天的雪秋天的月,算是两抹美丽浓重的色彩,涂在我幼小心灵的画纸上,回想起来总会少点遗憾。那时候过中秋节,最为惬意的事情,并不是吃什么月饼,而是跟家人一起望月,听那些关于月亮的美丽传说。所以后来流放在外,无论月饼是好是坏,只要夜晚月亮圆润,观望时回想一下过去,孤独心灵得到些许慰藉,对于亲人的殷殷思念,暂时就会得到更多缓解。这个中秋节也就算是过好了。
此刻,又是一个风清月朗之夜,宁静深邃的万里晴空上,一轮皎洁的圆圆月亮,正在微笑着俯瞰人间,仿佛在祝福万物吉祥。哦,这晴空,这月亮,这微风,这情境,跟我中秋时节在家乡,岂不是一模一样吗?这时不禁想起诗人曹松,他那首写《中秋对月》的诗:“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直到天头无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这感受跟今人多么相似。“不曾私照一人家”的月亮,亲切地安抚我的时候,不也照耀着我的家人吗?跟家人共赏一轮明月,如同在家乡欢度中秋节,“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哪里还有关山阻隔的烦忧啊。真不知如何感谢这皓月,它是这样善解人意,让远方游子的中秋,因共赏明月得到欣慰而有情趣。
自从跟家人团聚以后,每年再过中秋节,那种茫然的情绪,自然也就渐次消失了。可是每每在电视中,看到奔波在外的人,谈论中秋节感想时,映在脸上的无奈表情,我会敏感地捕捉到,而且完全能够理解。是啊,或是为了生计,或是为了求学,或是为了爱情,或是为了职业,远离家乡的人,甚至于置身异邦的人,正在越来越多起来,总会思念家乡和亲人。尤其是在中秋佳节,这思念就更加难挨,感情上总会受些折磨。好在通讯科技发达了,打个电话问候一声,还是比较方便快捷的,如若有条件还可以用网络或可视电话,在异地传递彼此声影,思念和牵挂也就会少点儿。比之家书难寄对月空叹的过去,这中秋节总会多了一份温暖吧。
不过,我依然想说,远在他乡的人,中秋回不了家,在夜晚时分,还是要望一望月亮。月明之处是故乡。就在你望月的时刻,说不定你的家人,正在家乡的楼台或院子,也在望着月亮哩。倘若心灵有感应的话,通过明月清风传情,这中秋节过得何等踏实、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