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黑眼睛
飞流直下,必有深渊。说的是地理,更是心灵。
好几次看弘一法师晚年的照片,就像看一泓深潭。平静、安祥的面容,水波不惊的样子,那深邃的眼睛泄露了一线波光。在那看不见的深处,是古海,多少沉船、珍珠、礁石、盐,淤积在里面,悲悯的蓝色笼罩了这一切,看海的人只看见了蓝色的宁静。
鲁迅的笑的时候似乎不多,微笑里的含着痛苦和忧郁,他的表情总是紧张,沉郁和忧愤的。我有时候觉得,鲁迅先生的每一条皱纹,都有着二千年以上的深度,这是文明及其痛苦的深度。把当今写作者脸上的加在一起,也没有鲁迅脸上的一条皱纹深刻。鲁迅脸上的每一条皱纹,都足以负载一艘精神的万吨巨轮,而我们脸上的皱纹,只盛得下一只小纸船。我们脸上的皱纹太精致,太脸谱化。鲁迅脸上的皱纹是深刻的内在的,是内心的风暴刻凿在海边岩石上的印痕。
再看看爱因斯坦,托尔斯泰等巨匠的晚年的照片,风暴过去了,海鸥鸣叫着划过远空,但他们并没有“功德圆满”的感觉,所谓的“功德圆满”只是名利双收的高级说法,这是小智小慧者的归宿,与这些具有终极关怀宇宙意识的大悲悯者无关。宇宙的潮汐仍在无常的汹涌,人类的命运仍然不知底细,万物和众生仍在受难,怀抱天地的人子,岂有“功德圆满”的时候?于是我们看到,未知的云雾仍弥漫他们的额头,命运深处的黑洞隐约折射进他们多少有些迷茫的眼睛,他们表情里那些若有若无的微笑,回应着天河潮汛大地的波澜,沉沦于永恒黑暗中的宇宙,也似乎在这动人的表情里看到了黎明。
佛的表情据说是有大自在大超脱大光明气象的,这是渡尽劫波彻悟了生命和宇宙真谛而达到的觉悟、澄明、圆融境界。但我每次面对佛像,看到的不是安祥,而是忧郁,甚至有点悲苦。佛立誓要渡众生出苦海,变秽土为净土,所谓“众生不渡,誓不离苦;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而众生有渡近的时候吗?地狱有空的时候吗?人是什么?人就是欲望。欲望的燃烧和沸腾,就是苦海和地狱。怎么把人的存在——欲望的存在,变成诗意的存在、神的存在,始终是神学,哲学、诗学的主题,也是佛的愿望。佛显然知道这件事的难度,所以才有那么多的教诲,那么多的修行法门。对于芸芸众生,能守住或找回与生俱来的那点善根和性情,就很好了,得大智慧大自在的高僧和高人,只能是极少数。众生既没有渡尽的时候,地狱也没有空的时候,悲天悯人的佛又岂有解脱的时候?所以我看那慈眉善目宁静和祥的佛,总能从他的宁静里看见焦虑,从安祥里发现他的不安;他的内心是一层浩翰无涯的海,生命的倒影,生灵的倒影,星日的倒影,万物的倒影、死亡的倒影,轮回的火焰炙烤着层出不穷的倒影,除了死,还有没有生命更好的出口?深陷于生死之海的悲悯的佛啊!何时才有解脱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