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皮皮阅读 · 主角
目录
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茅盾文学奖作品集 > 主角 >

上部·三十三

发布时间:2022-11-14 17:32:02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苟存忠、古存孝和周存仁老师是下午六点到的。三个老汉也是挤在班车的上,到地方一下车,被灰弥得,也只能看见一对“灯”和一张了。三个人都不停地“呸呸”吐着满的沙灰。古存孝还开了一句玩笑说:“把他家的,一路的好招待呀!不过没把咱当唱戏的,是把咱都当成能咥泥土的蚯蚓了。”让易青娥觉得好笑的是,他们三个都跟宋师和廖耀辉一样,用一条手巾从头顶拉到下巴,捆扎出一张老脸来,也活像偷地雷的。周存仁老师背着焦赞的两鞭。苟存忠老师捎着孟良的那两把板斧。他们都用包袱把“兵器”悉心包着。古存孝老师还是带着助手刘四。四儿年轻,是挤在前边站着的,上倒没落下多少灰尘。一下车,他就拿巾给古存孝老师细细打着灰。

易青娥是跟裘存义老师一起,到村东头临时车站来接他们的。接上了人,裘存义老师说,安排先洗一把脸,然后吃饭,吃了饭早点休息,力争明早把《打焦赞》过一遍。古存孝和苟存忠老师几乎不约而同地说:不行不行。苟老师说:“这么大的事,娃从来没上过台,一上去就是主角,咱们还能把娃晾到舞台上?这就跟打扮闺女出嫁一样,咱要把娃打扮得排排场场的,才能朝出送呢。你不能把一个豁豁、烂眼圈子,就当新出去么。”易青娥知,这些老艺人说话,总是打一些稀奇古怪的比方。古存孝老师说:“这样吧,都先抹一把老脸,吃了饭,就找个地方,梳洗打扮咱闺女去。”

几个人看上去,都很兴奋。易青娥心里感到一暖,一下把浑都暖遍了。

晚上,舞台上在演出几个小戏。他们找到一个场子,借了老乡一只马灯,就排起了《打焦赞》。把戏整个过了一遍,几个老师都很满意。但还有很大一个问题没解决,那就是戏还没跟乐队结合过呢。文乐都不怕,戏里一就八句唱,易青娥是请胡老师一个字一个字、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反复过的。另外就是一个“大开场”,一个收尾的“小唢呐牌子曲”。中间还要几次大唢呐:有牌子曲【耍孩儿】,还有“三眼”,再就是马声。排过了《上梁山》,这些问题都不大。关键是武场面太复杂。古存孝老师说:“这是遇见宁州剧这些无能鼠辈了,要是放到过去的戏班子,只要把戏一排好,敲鼓的看一遍,晚上就请上台演出了。演员手势一到,敲鼓佬就知要啥。敲鼓佬明白了,手下也就把铙钹、铰子、小锣都喂上了。可郝大锤这帮吃饭的,啥都不懂,手上也稀松,还不谦虚。商量都商量不到一块儿。”苟存忠老师说:“要是胡三元在就好了。那家伙手上有活儿,你一点就到。”古存孝老师说:“现在说这话顶球用,关键是眼下,咋把这个坎儿过了。”大家商量着,还是得请朱主任出面,由组织上给郝大锤做工作,晚上戏一毕,就请司鼓看戏,先有个印象。明天再带铜器好好排几遍。正式演出时,由古存孝盯在武场面旁边,随时给郝大锤提醒着,估计戏就能敲个八九不离十。

裘存义老师把朱主任从舞台上请来,古存孝把他们的意思说了。谁知,就连朱主任也是有些怯火郝大锤的,听完半天没反应。古存孝就急了,说:“老朱,座,总,朱大人,你总得给个话呀!如果跟武场面搅和不到一块儿,这戏就演不成么。看你给人家地方上都咋代呀!”朱主任把后脑勺拍了一下说:“我咋就没想到这一层,还要让郝大锤敲鼓哩。”古存孝说:“那你的宁州大剧,就只剩下这一个敲鼓的二球货了么,你主任不求他咋的。”朱主任无奈地说:“试试,我试试吧。你们都知,这个郝大锤,可是上的一块白火石,只有主任才能压得住,别人谁碰烧谁的脸哩。”古存孝说:“戏班子还能没个规矩了。你给他把话上些,看他敢不来。真格还没王了!”

朱主任晚上果然没把郝大锤来。听说郝大锤后来还喝了,在教室里骂人呢:“老子累成这样,敲完戏,还要提着夜壶去伺候球哩。几个老坟堆里钻出来的牛鬼蛇神,给个烧火做饭的丫头片子,捏码出个烂戏来,还要老子去伺候呢。你都等着,把豆腐打得老老的、把香火烧得旺旺的等着。都疯了,胡三元,一个在押刑事么,还值得你都这样去抹他的外甥女哩。亏你八辈子先人了不是?《打焦赞》,打她的个瘪葫芦子……”

实在闹得没办,戏看来是演不成了。朱主任就让裘存义去给当地拿事的回话,也是希望那个拿事的能出面再将一军。一来,他也好再给郝大锤做工作,二来,让全都形成一个阵势,不演《打焦赞》,人家就不给包场费了。事闹大了,谅他郝大锤也不敢再朝过分地做。这钱,毕竟是大家的血汗钱。

事最后果然朱主任的思路走了。第二天吃过早饭,郝大锤就头不是头脸不是脸的,提着鼓槌,骂骂咧咧来了。勉强把戏看了一遍,又跟武场面磨了一通,就说“台上见”。临走临走了,他还给易青娥撂了几句话:“火烧得美美的么,咋想起要唱戏了呢?真是跟你那个烂杆舅一样,一辈子瞎折腾哩。都是不见棺材不掉泪是吧?”

易青娥得忍着,她知郝大锤是恨她舅的。苟存忠老师还专门给她说了一声:“娃呀,唱戏就是这样,除非你红火得跟铁匠炉子里的铁一样,到哪里哪里着火,到哪里哪里化汤,要不然,拉大幕的都给你找别扭哩。”

这天晚上,易青娥的妆,是胡彩香和米兰两个人给化的。苟存忠一直在旁边做着指导。第一次演《上梁山》里的“众若人”时,妆很简单,每晚都是大演员们线作业,一人给脸蛋上涂点红,再把眉眼一抹就成。一个妆大概用了不到十分钟。可这次演杨排风,胡老师给她整整化了两个小时。近看看,远看看,左看看,右看看,还是不满意。米兰老师又拿起眉笔,修补来修补去的。两个人就像绣花一样,直绣到苟存忠老师说:“哎呀,把娃都化成画儿了还化!”她们才喊其他人来看,问妆化得怎么样。她们同班女同学里,立即就有人尖起来:“呀,这是易青娥吗?”胡彩香很是得意地说:“这不是易青娥是谁。”大家就纷纷议论起来,说没想到,易青娥还这上妆的。平常看着瘦瘦的,就是个黑蛋子么,咋化出来还这漂亮的。易青娥照照镜子,几乎也认不得自己了,没想到演员能把妆化得这美丽的:柳叶眉,被拉得长长的;她的眼睛本来就大,再让老师一化,把眼神就更加突出出来了;尤其是,米兰老师化完后,还给轻轻涂了点芝油,泽、鲜亮得就跟早晨才开的太花一样红。苟老师直喊:“行了,化到这个份上就行了。包头,立马给娃包大头。”

包大头,是旦角化妆最重要的部分。旦角当把脸化好后,才仅仅是完成了化妆的一部分。而更重要的,是把整个头发都要包起来。观众看到的,是做了特别装饰的假头发。包头用的是黑纱网,有一两丈长,拿闷后,在头上可以捆扎好多圈的。米兰早早就把她演林冲子的黑纱网子拿了来。纱网不仅要捆扎住演员自己的头发,而且还要扎住十几个提前做好的鬓片,让整个头发密集、整齐、结、有形地好看起来。这十几个鬓片,也都是米兰平常用的。通过贴鬓片,改变演员的脸型,让长脸变得短些,让宽脸变得窄些,让瘦脸变得丰满些,让胖脸变得轻盈些。易青娥的脸,稍有点偏瘦。胡老师跟米老师研究来研究去,最后终于找到了最合适的贴鬓位置。一贴出来,娃的脸,立马就变成了十分饱满的瓜子形。苟存忠直喊说:“好好好,戏还要娃们扮哩。你看娃扮起来多心的。”然后,苟老师就要求胡老师她们,把娃头使劲朝地勒。先是用“提眉带”,把眉梢和眼角朝起提,提成“丹凤眼”。米兰说,还是松一点,要不然娃一会儿头就晕了。谁知苟存忠老师凶神恶煞一般冲上来,端直抢过“提眉带”说:

“胡说啥呢?你那林冲子演得扯的,就招了没把眉眼提起来的祸。我给你包的大头,你转过,就偷偷把纱和‘提眉带’都松了。眉眼吊拉下来,哪像个八十万军教头的夫人,就像个拉娃过场的宋代妇女。你还给娃也讨这巧呢。我告诉你们,唱旦,第一就要过好包大头的关。头包不好,眉眼提不起来,演文戏一扑塌,演武戏,几个作脑袋就‘开花’了,你信不信?你们演惯了赤脚医生、铁姑队长啥的,绑两个羊尾巴刷刷就出去了,还不知旦角是咋唱哩。该好好学点东西了。你们学不学,我也管不了,可绝对不能让好好的娃,再跟着你们学偷懒,学讨巧。你看我咋提眉,你看我咋勒纱……”

只听易青娥“哎哟”一声,苟存忠喊:“咋了?咋了?痛了?不痛还能学成戏。”胡彩香说:“真的勒得太了。把娃勒晕了,一会儿咋演哩。”苟存忠还说:“演不成甭演。”并且还在往地勒。易青娥就说了声:“不要,苟老师,我能行。”但声音明显已经有些发飘了。当苟存忠觉得已经勒得万无一失时,才说:“上泡泡。”“泡泡”就是在头上、鬓上的各种装饰品,行话“头面”,也有“头搭”的。有金钏、银珠子,有玛瑙、祖绿,还有红花、绿叶的。听苟老师讲,过去大牌名演的一副“头面”,能值好几十万呢。现在都是用玻璃制成的,奇形怪状、五颜六地闪闪发光。但戴在头上,立马就能使演员神采飞扬起来。虽然“烧火丫头”杨排风,头上那些金的、银的、玛瑙、翡翠戴得少些,可依然还是花枝烂熳,凤眼如炬的。易青娥直到很多年后上妆,感觉都再也打扮不出那次的俏丽模样了。

头是真的勒得太了,还没到上场的时候,易青娥就在后台吐了两次。胡彩香还给苟存忠求了一回,看能不能把纱放松点。苟存忠还是那句话:“你要想让娃一上场,大头就开花在舞台上了,那你就松么。这是演武戏!我们过去都是从这儿过来的,肠肚都能吐出来。可你不能松,一松,上台就完蛋,知不?”

易青娥着,忍着。她觉得有今天的机会太不容易了。她必须下来,为苟老师、古老师、周老师、裘老师、胡老师、米老师、宋师、朱主任,还有在很远的地方坐监的舅下来。当然,更是为自己下来。她已是满十五、十六岁的人了,说她在这个年龄,都被去修公路了。她觉得,自己好像还没有啥苦是不能吃的、啥罪是不能受的,虽然头是炸裂着痛,但比起这几年所受过的屈辱,又算得了什么呢?易青娥必须持。易青娥今晚绝对不能丢人。

《打焦赞》的“大开场”唢呐响了。

苟存忠老师在她后又嘱咐了一句:“娃,稳稳的,就跟平常排练一样,不要觉得底下有人。也就你苟老师一个人在看戏哩。记住:稳扎稳打。你是我见到过的最好武旦!上!”

易青娥就手持“烧火棍”,一边出场,一边“嗖”的一下,将棍抛出老远。然后她一个高“吊儿”,再起一个“飞脚”,几乎是在空中,背将“烧火棍”稳稳接住了。再然后,又是一个“大跳”接“卧鱼”;再起一个“五绞柱”加“三跌叉”;接“大绷子”“刀翻”“棍头”;亮相。底下观众就一连声“好好好”地喊起来。

在出场以前,易青娥还觉得头痛裂。可一登场,尤其是唢呐一,铜器一响,观众一好,好像头颅都不存在了一样。剩下的,就是老师教的戏路,就是开打,就是亮相。除此以外,易青娥几乎啥都不知了。与焦赞的第一个回合下来,苟存忠老师和胡彩香、米兰老师,早已等在下场口了。她一幕条,苟老师一把将她抱住说:

“好!我娃绝了!好!比平常任何时候排练都好!稳住。尤其是脚下要稳住。武戏就看脚底哩。你脚底很稳当。再稳一些。心要放松,就跟耍一样,耍得越轻松越自在越好。我娃成了!绝对成了!”

胡老师给她喂了几口。米兰老师给她着汗。她看见,古存孝老师正在武场面与郝大锤争着什么。苟老师就把她带向上场口了。苟老师说:“今晚铜器敲得乱的,就跟一头猪扔在了一堆碎玻璃上。但你得戏路走。他能跟上了跟,跟不上了,你不要等。谁也没办,得了癌症,啥方子都救不了的。”

易青娥再一次上场了。由于苟老师不断地给她树立信心,她就越演越轻松,越演越顽皮了。在跟焦赞对戏时,连累得气喘吁吁的周存仁老师,也给她耳语了一句:“好,娃没达!再朝轻松地走。”她就越演越自如,越演越来劲了。第一个回合,她特别张,还感觉不到武乐队乱搅戏。第二个回合轻松下来,就明显感到,郝大锤的鼓点是不停地在出错。如果照他的套路,戏几乎走不下去。她就苟老师说的,完全照平常排练的路数朝下演。武场面乱,也就只好让他乱去了。事后有人说,得亏易青娥是新手,只死守着老师教的戏路。要是个老把式,今天反倒会把戏演烂包在舞台上。因为敲鼓佬敲得太离谱了。

戏终于演完了。当易青娥走完最后一定作,被焦赞、孟良拉着到台前谢幕时,她感到浑都在哗哗颤抖着。她听到了掌声,听到了好声,有些还是来自侧台的同学、老师。可她已经支不住了。她感觉头重脚轻,天旋地转得随时都要出溜下去了。刚后台,果然就栽倒了。胡彩香和米兰一把将她抱住。苟存忠立即给她松了纱、提眉带。宋师赶快把一碗递到了她边。她看见,廖耀辉也在一旁执着壶。她听见,古存孝老师正在跟郝大锤吵架。

古老师说:“领教了!我古存孝这一辈子算是领教了!还有你这好敲鼓的。高,高家庄的高!实在是高!领教了!”

只听郝大锤一脚把大鼓都踢飞了出去:“领教你的个×,领教了。你个老贼,再批,小心我把你的都给你打出来。滚!”

后来的事,易青娥就不知了。因为她晕倒后,是几个老师把她抬到服装案子上去的。连她的服装,都是老师和同学一件件下来的。头饰,也是好多人帮着拆卸的。就连脸上的妆,也是胡老师用菜油,一点点下来的。她是被“包大头”给彻底包“死”过去了。在卸妆的时候,她还听苟老师讲:

“旦角最残酷的事,就是‘包大头’了。尤其是武旦,那就是给脑袋上刑罚呢。勒得缺血缺氧,你还得猛翻猛打。过不了这一关,你就别想朝台中间站。”

这天晚上,易青娥感受到了一个主角非凡的苦累,甚至是生命的极端绞痛。但也验到了一个主角,被人围绕与重视的快。这么多人关注着自己,心着自己,那种感觉,她还从来没有过。她觉得,脑壳即使勒得再痛些,也是值得的。

并且,她第一次听到了领导的表扬。是朱主任说的:

“这娃出来了!我说了吧,只要是好锥子,放到啥布袋里,那尖尖都是要戳出来的!”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牵风记 ·主角 ·北上 ·应物兄 ·江南三部曲 ·这边风景 ·生命册 ·繁花 ·黄雀记 ·你在高原
课外书|读后感|话题作文|作文素材|专题作文|单元作文|英语作文|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