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前面的分析和判断,林黛玉应该是自一杀的,她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怎么自一杀呢?
关于林黛玉死的时间我觉得应该在中秋节前后,或者就在中秋节那一天也有可能,为什么呢?有伏笔为证。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林黛玉和史湘云在中秋夜联诗对句,最后那两句,湘云说“寒塘渡鹤影”,黛玉对“冷月葬诗魂”,可以理解为她死在仲秋的冷月之下。另外,晴雯死后宝玉撰写的‘芙蓉女儿诔’一致被认为也是祭奠黛玉的,如果不是死于秋天为何在秋天祭奠?脂砚斋说“袭为钗副,晴为黛影”,祭奠晴雯实则是祭奠黛玉,也是在暗示我们林黛玉也是死在秋天。
林黛玉死在什么地方?我觉得她应该就死在湖边芙蓉花树下,我说的芙蓉是指木芙蓉不是水芙蓉。水芙蓉是荷花,中秋节后应该已经没有了,黛玉和晴雯应该都是木芙蓉不是水芙蓉(可参看我写的‘黛玉和晴雯都是木芙蓉’)。木芙蓉生长在水边,开在秋天。为什么说她死在芙蓉花树下,也有伏笔为证。宝玉生日宴上史湘云一抽一了一支签,签上有一句旧诗‘只恐夜深花睡去’。咋一看谁都不会以为这句诗跟林黛玉有什么关系,因为史湘云白天刚刚上演了一场醉眠芍药茵的好戏,这句诗看起来好象是在说湘云,但实际上却暗伏了黛玉的死,因为接下来黛玉就说了一句“应该改‘夜深’为‘石凉’”,貌似调侃湘云实则又是一句谶语,恰恰预言的是她自己,也就是说那深夜在冰凉的石头上睡去的花不是别人正是她自己,而且她这一睡再也没有醒来。明写史湘云醉卧芍药茵,暗伏林黛玉芙蓉花下亡。
大观园里但凡有花的地方就有山石,芍药花下有,桃花树下有,芙蓉花树下也一定有可以供人坐卧的山石。更巧的是宝玉祭奠晴雯时竟然遇见了黛玉,黛玉突然就从花一陰一后面转了出来,不是很奇怪吗?当时天色已黑,古人天黑以后基本都已经歇息了,她一个人出来做什么呢?而且孤身一人连一个丫头都没有跟,偏偏又出现在芙蓉花旁,是不是太巧合了?宝玉的那一篇《芙蓉女儿诔》是好长的一段文字,她似乎已经听完了,可见她一直都在花一陰一后面。她并不知道宝玉祭奠晴雯的事,更不知道是在湖边祭奠,所以她并不是冲着宝玉来的。她一个人出来干吗?我想十有八九她已经在为她的死做某种打算和准备了。可能有人会说林黛玉闲的没事干早早的就想着怎么死了,如果你是个乐天派或者你生活的快乐幸福,那你就不会明白一个长期在不安全感中生活的人心里在想些什么,很早的时候她就已经吟出‘风刀霜剑严相一逼一’的诗句,她的命运,她的结局恐怕真的想了不是一天两天了。
可能有人会说睡一一夜会睡死人的吗?我想说首先艺术虽然来源于生活,但一定高于生活,在现实生活里不可能的事在艺术中就有可能。更何况有句俗话说,一个人如果真的想死,就是一脸盆水也能淹死他。有个外国小说叫《苹果树》,作者是英国的高尔斯华绥,这篇小说中的女主角曼吉自一杀时是在一条小河里,那河水人坐在里面都漫不过脖子,可她就死在那条小河里。更何况林黛玉本来病体沉重,命若游丝,一一夜的风露足以致命。所以我认为林黛玉就是死在芙蓉花下的石板上,第二天人们发现时,花一瓣已落满了全身,容颜美丽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