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皮皮阅读 · 古文观止
目录
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小学生国学经典 > 古文观止 >

岳阳楼记·原文及翻译·范仲淹

作者:马春  时间:2020-11-26 10:20:15

出自:范仲淹      

【题解】

范仲淹是北宋名臣,在庆历朝做过参知政事,还主持了新政。“庆历新政”最终失败,范仲淹被贬为邓州知州。范仲淹在邓州期间,被贬到岳州巴陵郡的滕子京重修了岳阳楼,他写信嘱托范仲淹为岳阳楼记。以表示纪念本文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

【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2]。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3],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4],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5],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6],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7],岸芷汀兰[8],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9],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注释】

[1]滕子京:名宗谅,字子京,河南人。

[2]属:同“嘱”,嘱咐。

[3]迁客:遭贬迁的官员。骚人:诗人。

[4]樯(qiánɡ):桅杆。楫(jí):船桨。

[5]国:指国都。

[6]景:日光。

[7]锦鳞:指色彩斑斓的鱼。

[8]芷(zhǐ):香草名。汀:水边平滩。

[9]庙堂:指朝廷。

【翻译】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郡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畅,人民和睦,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展它原来的规模,把唐代贤士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并嘱咐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巴陵郡的美景,全在这洞庭湖上。它连接远山,吞吐长江,浩浩荡荡,无边无际;早晨的霞光,傍晚的夕照,气象万千。这些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前人已经描述得很详尽了。它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达潇水和湘水,被降职外调的官员和不得志的诗人常常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这里景物时的心情,难道会没有差别吗?

在那细雨连绵不断,一连数月不晴的时候,阴惨惨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浪涛翻腾到空中;日月星辰失去了光辉,山岳也隐藏在阴霾之中;来往的客商无法通行,桅杆歪斜,船桨折断;到了傍晚,暮霭沉沉,天色昏暗,老虎长啸,猿猴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遭到诽谤和讥议的心情,满目都是萧条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分而十分悲伤了。

待到春风和煦,景色明媚的日子,湖面平静,水天一色,碧绿的湖水一望无际;沙鸥时而展翅高飞,时而落下聚集在一起;五光十色的鱼儿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芷和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青。有时天空中云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湖面上金光闪烁,月亮的倒影犹如沉落的玉壁,静静地躺在水中;渔人互相唱和应答,这样的快乐是何等无穷无尽!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旷神怡,把一切荣辱得失都忘记了,于是端着酒杯临风畅饮,沉浸在无限的欢乐当中。

唉!我曾经探究过古代仁德之士的思想感情,或许他们和上面说的那两种情况有所不同,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他们不因为外物的美好而高兴,不因为个人的失意而悲伤;在朝廷为官的时候就为百姓忧虑;退隐江湖、远离朝廷的时候就替君主忧虑。这样看来,是在朝为官也忧虑,不在朝为官也忧虑。然而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忧在天下人之前,乐在天下人之后”吧!唉!除了这样的人,我还能与谁同道呢!

【解读】

全篇虽只三百六十余字,但是内容充实,情感丰富。作者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自然结合起来,既有对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对湖光水色的描写;既有精警深刻的议论,又有惆怅悲沉的抒情。记楼,记事,更寄托自己的心志。作者善于以简驭繁,巧妙地转换内容和写法。如以“前人之述备矣”一语带过无数叙述,以“然则”一语引出“览物之情”,以“或异二者之为”展开议论话题,千回百转,层层推进,叙事言情都入化境。

此文不单纯写景,范仲淹“登楼”有感,前后一悲一喜,只是为后文做铺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一段,突然由登岳阳楼转到处世态度上,看似突兀,实则是承接上文的悲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正是他的态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点出全文主旨。

相关作文

五人墓碑记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青霞先生文集》序 沧浪亭记 《吴山图》记 报刘一丈书 瘗旅文 象祠记 尊经阁记

推荐热门作文

郑伯克段于鄢 周郑交质 石碏谏宠州吁 臧僖伯谏观鱼 郑庄公戒饬守臣 臧哀伯谏纳郜鼎 季梁谏追楚师 曹刿论战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宫之奇谏假道
课外书|读后感|话题作文|作文素材|专题作文|单元作文|英语作文|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