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皮皮阅读 · 游园惊梦
目录
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小学生国学经典 > 于丹 > 游园惊梦 >

深情之美

发布时间:2022-12-04 22:15:56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现代社会相比于昆曲诞生的时代,物质上不知丰富了多少,文明的发达程度也是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我们的情感一定比那时候更细致更深邃了吗?我们的情怀一定比那时候更宽广更高远了吗?昆曲能有多深的情?这种深情今天在我们的心里还有多大的触动?抑或只是被今人看作一段笑谈?

还是从戏说起吧。《玉簪记》中的《琴挑》是一出著名的折子戏,书生潘必正赶考落第,一时羞于回家,暂时寄宿于姑姑所在的女贞观中。一个朗朗月夜,他隐隐听到一阵琴声,循声而去,发现原来是小道姑陈妙常正在操琴。就是因为一曲琴音系起了他们的情丝,二人于琴声中互通心意,以琴探情。

深情,不仅有程度之深,还要有程度之细。昆曲的情是细腻婉转而能够纤毫毕现的一种情趣,这样的情铺展起来是从容不迫的。

时下的流行歌曲,生生死死不少见,但是从容不迫很少见。也就是说,今天的情已经少了那样一种静听苹果花开、细数桂花声落的细致的心境。

《琴挑》发生在一个"月明云淡露华浓"的宁静美好的夜晚,可是书生潘必正却"欹枕愁听四壁蛩",心绪零乱,难以入眠。寒蛩的鸣声使愁情愈深,仿佛"伤秋宋玉赋西风,落叶惊残梦"。一片落叶,在这样一个静谧的月夜翩然落下,竟然可以惊断愁人的残梦!当今的人们还有这样的细腻婉转吗?一个人的深情也许是在爱情中被激发出来,但那深情的种子却早已隐埋于他的内心深处,哪怕只有一片落叶,都能使他对当年宋玉之悲有所感悟。

潘必正上场的时候,怀着一种惆怅。一个人走在月光之下,闲步芳尘,细数落叶,毫无期待。但是,蓦然传来的一阵琴声打破了这种宁静。小道姑陈妙常抱着琴登场了!

残荷时节,秋风乍起,想到连日来俗事缠绕,却无人可以倾诉,陈妙常只好把自己的一腔心事全然寄托于琴上。此时,屋外"粉墙花影自重重,帘卷残荷水殿风",四周一片寂静,陈妙常焚香静坐,以琴抒怀。

古人不论弹琴还是听琴,关注更多的往往不是弹拨技巧,而是弦外之音,也就是弹奏者的情怀、心境。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有不少关于琴音透露心声的描写。甚至在最通俗的武侠小说中,也时常会写到琴曲,有时候小说中的人物能从琴曲中听出一个人的杀气或忧怀。懂琴的人,弹一支曲子就如同我们今天写一篇日记,将自己的一腔心事全然托付,为自己的情怀找一个安顿之所。

抱着这样的一种心情,陈妙常开始弹她的曲子,弹她的心事。嘹呖的琴声恰被潘必正听到了,他初以为是天外仙音,但细思忖又像是临院的乐声随风飘过。他静下心来,驻足细听,忍不住赞道:"妙啊!""听凄凄楚楚那声中,谁家月夜琴三弄?细数离情曲未终。"细心的潘必正一下听出弹琴人的心中是有幽怨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知音",不用语言的交流,便可听出琴声中的高山与流水。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论语心得 ·庄子心得 ·论语感悟 ·游园惊梦 ·论语力 ·重温最美古诗词 ·于丹趣品人生
课外书|读后感|话题作文|作文素材|专题作文|单元作文|英语作文|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