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皮皮阅读 · 论语感悟
目录
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小学生国学经典 > 于丹 > 论语感悟 >

学习之道(2)

发布时间:2022-12-04 22:29:46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这种态度后来被孔子的学生曾子进一步表达过。曾子说:"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论语·泰伯》)

什么意思呢?曾子说,一个人他自己是有能力的,还向没什么能力的人请教;一个人他自己是很有学问的,还向学问少的人去虚心求教;一个人生命中是有格局的,但是他看起来好像什么都没有;一个人自己本来已经是很充实的了,但是他看起来却是虚怀若谷;一个人保持一种谦逊的、空灵的、虚静的、安闲的状态,就算有人冒犯他,他也不计较-从前我的一位朋友便是这样的一个人。

我们想一想,一个人越是剑拔弩张,凌厉过人,是不是越容易受到冒犯?只有一个宁静的人,才可以做到"犯而不校(较)"。这样好学而又虚心、充实而又宁静的状态,是曾子羡慕的境界。历代《论语》注者都说曾子所说的这个朋友是指颜回。颜回就是一直能够这样做的人。

在这两段话里,都牵扯到一个概念,就是"不耻下问"。其实,什么是"下"呢?我们不去说知识、地位、阶层,简单的"高"与"下"就是年龄,比如说大人就一定有资格、有权力训诫小孩子吗?孩子的视点难道不能够给我们提供另一个坐标吗?在今天,我们可以换一个逻辑起点,未必要叫"高下",不过是换一个思维的角度,换一种思考的方式。

1975年,七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举行过一次盛大的聚会,有很多媒体来采访。其中一个问到这些获奖者的问题是:你们这些杰出的人物,到底是在哪一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的?结果大家认为最有价值的答案是什么呢?是幼儿园。

有一个科学家说,我是在幼儿园里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要善于跟他人分享,要遵守制度和规则,饭前要洗手,对人要谦逊礼让,如果自己不小心做了错事要学会道歉。这些道理都是我在幼儿园学到的。

假如让我们回到幼儿园,有很多道理就会很简单,因为那不过是一种朴素的思维方式。

孩子的思想,有时候是直接而简单的,但是它可能最贴近真理。

有一个测试很有意思。一个热气球上面有三个人,它在上升过程中出了故障,必须舍弃一个人才能够确保另外两个人的生命安全。但是,这三个人都是世界顶尖的科学家:第一个人是环保学家,他能够保障这个世界的生态平衡。第二个人是核专家,他能够去抑止战争。第三个人是农学家,他可以保障我们的粮食供给。那么,这样三个人,你会舍弃谁呢?

按成人的逻辑,一直都在比较环保、和平和粮食哪个更重要。这时候一个孩子喊了一句:"把最胖的那个扔下去!"这个答案是最简单的,但它是最合理的。

孩子有时候也会教给我们另外一种思考的方式。一个孩子跑回家,兴高采烈地跟他爸爸说:你知道吗?苹果里面藏着星星,你想要多少颗就有多少颗。他爸爸想,这又是童话,就支支吾吾说我知道了。孩子说,不,我一定要你看见。他就顺手拿过一个苹果,拦腰切了一刀。

苹果的横切面就是一颗星星的形状。孩子又切了一片,于是出现第二颗星星。孩子横着一片一片切下去,他爸爸瞠目结舌看见眼前苹果里跳出一颗又一颗的星星。孩子的发现是对的。对孩子来说,苹果里藏着星星,并不是一个童话,而是一个事实。

我们成人呢?吃苹果从来都是竖着把它剖开。我们不喜欢切横断面,所以从来不会想到苹果里藏着星星。

什么是不耻下问?有时候,孩子可以是成人的老师。不耻下问不见得一定是说我们向比自己学历浅、地位低的那些人去请教。很多时候,像孩子看世界一样,转换一种思维的方式,也许就会让我们学到更多。

我们该怎么样去学习?学习这件事,不怕联想,要举一反三。孔子的教育方法就是这样。孔子从来不是一个赶着在学生不耐烦的时候填鸭一样去教育的老师,孔子的原则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什么叫"愤"?就是一个人他的心思用啊用啊,用到快要穷尽处,特别想要探索,想要发奋努力知道结果。老师说,没到这个份儿上我就不去开导他。什么叫"悱"?就是一个人心中若有所思,但嘴上就是说不出来,着急。老师说,不到这个份儿上我不去启发他。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被期待的信息才是最能有效传播的信息,一定要等到人家有那个愿望,传播起来效果才最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到这种时候,老师才跟你说了,启发你。

但是,这时候还要看你是不是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如果"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也就是说,跟你说了这一个叫墙角,不能看到这屋子还有另外三个墙角,那就不再教你了。我点到了,但你要是没有这个领悟的能力,我就不给你多讲了。当然,举一反三,这种善于在事物之间建立联系的方法并不容易做到。不过,我们都应该努力去做,更好地去学习。

一个好老师,不见得要苦口婆心,喋喋不休,才有最好的教育效果。好老师,有时候就是画龙点睛,因为他让学生自己去完成那个思考和彻悟的过程。

孔子还有一样很厉害,就是他能够做到因材施教,所以,同样的问题在他这儿得到的答案可能会不一样。"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

什么意思呢?子路来问老师:"听到一件事,我马上就要做吗?"老师说:"有父兄在,你就敢贸然行动?"你还有家长呢,你不请教他们,你上来就做,好像不合适吧?

这时候,冉有又来了,说:"听到一件事,就要做吗?"还是同样的问题,老师却断然地说:"听到了就要做。"

第三个学生公西华听见了,说,这俩人问题一模一样啊,为什么跟一个人说他有父兄在不能这么做,跟另外一个说你马上就这么做。我越听越迷惑,老师,为什么呢?

老师回答说,冉有这个人生性就是怯懦退缩,他做什么事都犹豫不决,他老往后退着,所以要鼓励他赶快去做,给他一种下决心前进的力量。子路这个人,从来就是勇猛过人,勇于做事,就要让他谨慎一点,多思考,凡事掂量之后再去做,所以给他往后退的力量,约束一下他。

这就是孔子的教育。

在这个世界上,不同的人问同一个问题,可以获得不同的答案,原因在于所针对的主体不同。

我们经常会遭遇一些终极追问,比如说人生终极价值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活着?什么样的人生叫做成功?怎么样的生活叫做美好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终极追问如果不和个人的生命相结合,就是伪问题,因为这个世界上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幸福或者痛苦,每个人的生命状态都各有不同。

什么是真正的学习?有一个秘诀,就是首先把自己的主体亮出来,根据自己主体的所需去学习。我们知道,医生不会将同一种维生素开给所有的人,因为有的人缺少这种维生素,有的人缺少那种维生素,每一个人都是针对他自己所缺少的部分去进行有机的补充,才能达到生命体的平衡。同样,一个人的心智思想,都需要有这样的综合平衡。

也许我们没有孔子这样的老师,但是这世界上哪里就有常师呢?只要我们善于学习,老师就无处不在。不过,我们先要了解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如果我们自己的心里先有这样的斟酌,就不难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探索,我们的生命就会达到平衡。

每一个人,他的生命态度会决定他跟世界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故事说得好:一户人家有两个截然不同的孩子,一个天性乐观,一个天性悲观。父亲很发愁,就决定用环境改变他们。他把那个特别乐观的孩子关在马厩里,锁上门;把这个特别悲观的孩子放在屋子里,买了许多新玩具把他团团围住。

天擦黑了,爸爸先来看看悲观的孩子高兴了没有。他进去一看,那孩子坐在玩具堆里满脸是泪,一样玩具都没打开。爸爸问他,你为什么不玩儿呢?孩子说,这一下午我越想越伤心,任何一个玩具,只要玩了它就会坏的,所以我都不知道应该先打开哪一个。

爸爸去马厩一看,那乐观的孩子满身马粪,欢天喜地地还在马粪堆里刨着呢。爸爸问他,你找什么呢?孩子说,爸爸啊,我一直觉得这马粪堆里会藏着一只小马驹,我都找了一下午了。

你想想,这就是两种不同的态度。在这个世界上,不一定是外在的一切来决定一个人的生活品质,常常是他内心的取向决定了他的生活品质。

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个人,在学习的时候,都需要扬长避短。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完成的就是长处与短处的匹配和制衡。

就在这样一个学习过程中,我们能够学到太多深深浅浅的知识和感悟。可是,人这一生为什么要学习呢?

孔子有一个说法:"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

大家知道,《诗经》过去是拿来做教科书的,因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人们能从《诗经》里面学到很多东西,比如联想能力、观察能力、合群能力和劝谏能力都能得到提高,可以运用其中的道理近侍父母,远侍君上,还能多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孔子说,如果有一个人,他"诵《诗》三百",把《诗经》读得倒背如流、烂熟于心,但你给他一个事情做,他却磕磕绊绊完不成,让他出去办个外交谈判的事情,也不能很顺利地跟人家谈判,那么就算他把《诗经》读得再多,都背会了,又有什么用呢?

这段话表明了孔子的一个态度,就是要学以致用,做一个行动着的知识分子。也就是说,我们的世界一直在改变着,知识分子在这个世界上的使命是什么?就是在这种改变中去承担一些责任。

宋代张载说得好,他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黄宗羲等《宋元学案·横渠学案》)也就是说,你的心在天地之间要立得辽阔壮大,为百姓民生承担一些使命,将古代圣贤的绝世之学发挥继承下来,然后为"万世开太平",去铺路,去做事。其实,这就是学以致用的态度。

也许有人要问,学到的这些东西真的都能用得上吗?《诗经》里的知识,都带着那个时代的印痕,搁在今天怎么能够使用呢?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推荐阅读

·论语心得 ·庄子心得 ·论语感悟 ·游园惊梦 ·论语力 ·重温最美古诗词 ·于丹趣品人生
课外书|读后感|话题作文|作文素材|专题作文|单元作文|英语作文|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