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寻不知疲,意行度遥陌。昔游所未经,数折地愈僻。忽至野水岸,路断行迹绝。欲问空无人,一鹭草边白。
【鉴赏】
乾隆四十三年(1778),赵翼在《答友》一诗中曾经写过:“一缕心香息众嚣,已甘门径掩蓬蒿。”他真心诚意辞官归田,隐居阳湖家中读书著作,他对于仕途上的“众嚣”不息,已经厌烦,他要追求一种宁静安闲淡泊清心的境界。这首《幽寻》正是诗人这种心情的最好表达。
“幽寻”,实际上是寻幽。诗人不知疲倦地想寻找一个幽静僻静之地,从思想上行动上都想跨越到遥远的小路上。开头两句“幽寻不知疲,意行度遥陌”即行点题,而且使我们看到诗人为了找寻一个人迹罕至的偏僻宁静的地方,已经不知疲劳地找寻了很久很久。言简意赅,留给读者想象的艺术空间很大。诗人为什么要如此不知疲倦地顽强不息地去遥远的陌路小道去寻找幽僻之处呢?诗人又是怎样一个形象呢?他的内心世界又是如何呢?读者尽管可以联系诗人的生平及人生态度去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昔游所未经,数折地愈僻。”诗人七折八弯终于来到了一个更加偏僻的地方,而以前这里还没来过。我们仿佛跟着诗人的踪迹一步步来到曲曲折折的十分幽僻的地方。
以上四句诗重在写“寻”幽。“度遥陌”、“地愈僻”,是诗人所“寻”的“幽”地。
“忽至野水岸,路断行迹绝。”是“地愈僻”的具体描写:诗人忽然来到了“野水岸”,没有人利用的僻野之河叫野水,突出了一个“幽”字,这里偏僻到路都断绝也没有行迹了。人迹罕至没有道路可通的野水岸,当然是非常幽深僻静之地了。一种冷清、孤寂的心绪不禁索缠在诗人心头。“欲问空无人,一鹭草边白。”也许诗人感到这里太寂寥了,要想找人问一问,可是这里空无一人,哪里去问讯呢?这时,诗人却在草边发现了一堆白色物,原来是一只白鹭。白鹭是一种与世无涉、过着悠闲恬静生活的水鸟,在远离人群的幽僻之地,竟然安闲地生活着一只白鹭,更加突出了此地之“幽”。清幽之景,安闲之物,悠适之人,三者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诗的意境。以白鹭不惊,悠闲自得,衬托了环境之幽静,也衬托了诗人幽静的内心世界。以白鹭入诗者,有杜甫的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有陆游的“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幽居初夏》),有唐庚的“说与门前白鹭群,也宜从此断知闻”(《白鹭》)等等。大都以白鹭的与世无争、悠闲自乐来表达诗人所要表达的淡泊、宁静、安适的感情。赵翼在《幽寻》一诗中也是如此。
这首诗层层深入,步步探幽,创造了一种清丽秀美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