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塞风高弓力强,王孙走马猎沙场。呼鹰腰箭归来晚,马上倒悬双白狼。
【鉴赏】
这首七绝生动地描写了元朝皇族子弟在上京打猎的情景,展现了情致殊异的狩猎生活,洋溢着豪健欢快的诗情。
开始两句正面描写打猎的场面:“紫塞风高弓力强,王孙走马猎沙场。”“紫塞”即长城,因土色皆紫,故名。“王孙”,此指元朝皇族子弟。在塞外的长城脚下,朔风劲吹,不断传出弓箭的铮然之声,强劲有力;元朝的皇族子弟们骑着骏马,奔腾驰骋,正在沙场打猎。这两句是运用倒装手法:先写出强有力的弓箭,那铮然震耳之声,似乎使人一惊,真是先声夺人;然后,才出现王孙走马、沙场打猎的壮阔的场景,显得神采飞扬,气势磅礴。这样,有力地突出了元人善于骑射、箭法高超的特点,给人以十分深刻的印象。其中把箭声与风声结合在一起,从“弓力强”三字中,说明箭声压过了风声,以风衬箭,更收到了极好的效果。在整个猎场上,天高风急,弓箭声声,马蹄奔忙,两句描写十分简洁,但从这些描写中,我们似乎听到了人喊马嘶之声,感到了紧张而又热烈的气氛,十分生动形象。
但是,对这样紧张的场面,诗人却没有继续写下去。不过,我们可以想象,在这些身手矫健的王孙们的骑射驰逐之下,箭不虚发,一定会所猎甚多。果然,到后两句,就出现了胜利归来的场面:“呼鹰腰箭归来晚,马上倒悬双白狼。”紧张热烈的狩猎结束了,到傍晚,皇族子弟们呼唤着猎鹰,腰里插着箭回来了,马上倒悬着猎得的一对白狼。从“晚”字中,可见打猎兴趣之高,一直持续到傍晚,也可见体力之强。而“呼鹰腰箭”四字中,又分明显现出他们胜利归来时的喜悦和骄傲,以及豪迈轩昂的气度。特别是“马上倒悬双白狼”这一形象,更具有丰富的意味。一方面,“倒悬”二字,含有软软垂挂之意,把归来的情景显得十分轻松。另一方面,狼是凶猛的野兽,猎得这种野兽的人就更加勇猛,进一步衬出王孙们身手的矫健。再一方面,在古代,白狼被视为祥瑞之物,《瑞应图》说:“白狼,王者仁哲明德则见。”这里写出猎得成双的白狼,也含有颂扬之意,并且,连这种稀有之物都已经成双猎得,那么其他猎获之物,就更加不计其数了。因此,我们可以想象,那在傍晚时分兴高采烈归来的猎手们,一匹匹马上驮满了猎物,他们的欢声笑语,久久地回荡在夕阳的余晖中。这两句诗与王昌龄《观猎》中的“少年猎得平原兔,马后横捎意气归”相比,各有妙处,但含义更为丰富,气魄也更加宏大,恰到好处地表现出北方少数民族粗犷豪放的性格。
全诗的前两句描写了风急马快的打猎场面,紧张得动人心魄,而后两句却忽然转而写打猎归来的轻松愉快的景象,令人心情怡然。只四句,就把整个打猎的过程概括无遗,在高度精炼中,又十分具体形象而生动。并且,两个场面的转换,也形成了轻松与紧张的对比,笔墨在变化中,显得韵味更长。清人施补华在《岘傭说诗》中说:“七绝亦切忌用刚笔,刚则不韵。即边塞之作,亦须敛刚于柔,使雄健之笔,亦饶顿挫,乃不落粗豪。”全诗收纵有度,刚柔兼济,在刚健中寓雄浑,在豪放中又不乏韵致,即使在边塞诗中也体现了他流丽清新的惯有风格,是其独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