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芦花一片明,难同鹰隼共功名。樯边饭饱垂头睡,也似英雄髀肉生。
【鉴赏】
舟中养猎犬,实在是件多此一举的事。船家天然是鱼鹰、水貂栖身之处,哪有猎犬的用武之地呢?看来这是好事之徒所为。那猎犬吃饱了,煞是无聊,只好在船樯边垂头大睡。诗人看到这情景,实在好笑,继而又触动了联想,写下了这首偶成漫兴而寄托不浅之作。
“秋水芦花一片明”,好一派江景。但对于猎犬来说,毫无意义。它的向往在平原或深山老林,那时作为猎人的前驱,去追逐搜捕猎物,该是何等意气风发。如有猎鹰协助,那更是如虎添翼。“秋水芦花一片明”,只能使它感到陌生,格格不入,如果它有感情的话,也会伤感。“难同鹰隼共功名”正是它的感伤。见猎犬而联想到“功名”,这就巧妙地将人事联系进来了。以下就进一步拟人: “樯边饱饭垂头睡,也似英雄髀肉生。”末句所用典故出《三国志》注引:“(刘)备往荆州数年,尝于(刘)表坐起如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髀里肉生”即大腿长肉,意指弃置不用,精力消磨。将舟中猎犬比做失路英雄,自是巧思。然而就诗人的寄意而言,这又是将生不逢时的人才比做舟中猎犬,其现实意义又远在一般游戏笔墨之上。
将世间英雄比做猎狗,并不是一种亵渎。《史记·勾践世家》中范蠡遗文种书曰: “狡兔死,走狗烹”,就将功臣比做忠心的猎犬。而刘邦也曾当着武臣的面,称其为“功狗”。盖猎犬与骏马一样,皆以忠诚不贰和奋不顾身而成为人的伙伴,故古人对此二物是十分喜爱的。所以宋琬见舟中猎犬,才会发生对怀才不遇之士的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