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几千里,有力使倒流。狞石张厥角,直欲砺我舟。竹缆如枯藤,袅袅山上头。失势倘一落,万钧亦浮沤。浔州两江水,其北导柳州。上逼铜鼓滩,下握相思洲。龙门在其中,神物居其幽。往往一夕泊,晓不辨马牛。龙堂洞壑夜,瑶天风雨秋。翳予屡经历,不为风波愁。肃然慎前途,毋为二人忧。
【鉴赏】
黎简诗由山谷入杜,镵刻奇秀,在乾嘉诗坛上自成一家。这首五言古诗,以劲峭有力的笔触,描绘了龙门滩壮丽险峻的山川景色,也流露出在险恶的风波中小心谨慎的心情,颇具深意。
诗歌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段为前八句,写龙门滩山势的高峻奇险。开始两句“西江几千里,有力使倒流”,以夸张手法,突出了龙门滩险峻的特点。龙门滩在广西桂平县黔江上,西江远在它的下游,浔江流至梧州和桂江合流,始称为西江。两句说,龙门滩简直有力量使那汹涌澎湃奔泻几千里的西江之水,往上倒流回来。自然,西江之水并未倒流,两句只是虚拟之词,但从这种大胆而豪迈的虚拟中,却十分生动地突出了龙门滩的 “力”,其奇险无比令人惊心动魄。沈德潜说: 诗歌“起手贵突兀” (《说诗晬语》)。这两句发唱挺健,突兀奔放,具有大气包举、笼盖全篇的作用。接着,作者连用比喻手法,从三个不同的方面,来描写山势的高峻,衬托龙门滩的险要。一是写山石: “狞石张厥角,直欲砺我舟。”那奇形怪状的石头,突出的棱角就像牛一类动物奋张的犄角,好像要伸过来磨我的船。这一比喻显然受了黄庭坚《题竹石牧牛》诗的启发: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尚可,牛斗残我竹!” 比喻用在这里十分贴切,舟行滩中,两岸山石迎面而来或擦身而过,好像在朝自己走动,作者自然而然产生了这样的感觉,很富于生活的实感。二是写竹缆: “竹缆如枯藤,袅袅山上头。”这两句紧接上面的“舟”,作者从船里往上看,那牵船的竹绳就像干枯的藤条一样,细弱而摇动地直上山顶。本来,牵船过滩的竹缆是粗壮结实的,这里把它比喻为细弱的枯藤,往上仰视时它却是那么细,这是进一步突出了两岸的高不可攀。三是写下落:“失势倘一落,万钧亦浮沤。”这两句作者又把视线从山顶收下来,回到滩面和船上。他想,那看上去细弱的竹缆假如忽然在山顶上断了,即使乘坐的是万钧(三十斤为一钧)大船,也会在湍急的滩水中撞上礁石而崩裂,就像浮在水面的一个小水泡会轻易破碎那样。这里仍然是比喻,把船比为水泡,包含着夸张之意。这三个比喻次第而下,而又回环交织,都造语确切,从不同方面极为形象地写出了山势之险,显得奇警飞动。从诗中视角的上下移动中,我们还可以想见作者过滩时是以多么惊奇的眼光在上下打量、审视这里的一切,不住地从内心发出惊叹,并且隐怀着懔懔然、惴惴然的心情。山势之险,以及当此险境的作者内心,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二段,从“浔州两江水”到“瑶天风雨秋”,共十句,写龙门滩的重要位置和夜泊情形。作者在第一段写了山势之险后,到第二段拓开笔势,上溯下连,首先写出了它在整条江上的重要地理位置: “浔州两江水,其北导柳州。上逼铜鼓滩,下握相思洲。”“浔州”是府名,治所在今广西桂平县,县内有两条大江,即南面的郁江和北面的黔江,在桂平合流后称为浔江。从黔江上溯,就导向更北的柳州了。在这样广大的地域内,龙门滩对上直逼黔江上游的铜鼓滩,向下控制着黔江下游的相思洲,可称是整条江上的咽喉要道。“逼”、“握” 二字,下得力重千钧,读来铿然有声,充分显示了龙门滩的极其重要的位置。接着,作者通过“龙门在其中,神物居其幽”二句一转,不仅进一步写出了龙门滩的幽僻,仿佛其中藏匿着怪异的东西,显示出几分阴森可怖,而且巧妙地把上下拓开的笔触收回到龙门滩上,自然地引出夜泊情形: “往往一夕泊,晓不辨马牛。”晚上在此泊船,到天明时但见茫茫一片,往往连岸上的牛马也分辨不清,滩水十分宽阔。“晓不辨马牛”一句,用了 《庄子·秋水》 中的典故: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通过这个典故,使人想到“百川灌河”、秋水浩渺的情形,形象地表现出了滩上水面的宽阔。最后,作者不接写“晓”,而是倒挽一笔,把夜泊的情景补足: “龙堂洞壑夜,瑶天风雨秋。”“龙堂”,传说中龙神所居的殿堂,这里指龙门滩中。“瑶天”,瑶地天空,这里指桂平大瑶山一带瑶族居民区。这两句说,秋天的夜晚在此泊船,整个瑶区风雨满天,那呼啸的风声雨声,与滩水的奔腾咆哮连成一片,在两岸洞壑的共振下,响声震天,真好像虎啸龙吟。这两句笔致恢宏,而又意境壮阔、幽邈,再一次以十分形象生动的笔墨写出了龙门滩的奇险,也曲曲传达出了作者对这奇特的山水的半是惊惧、半是赞叹的心情。
最后四句为第三段,写作者对龙门滩的感慨。“翳予屡经历,不为风波愁。肃然慎前途,毋为二人忧。”“翳”,语助语,无义。“二人”,指父母,语出《诗经·小雅·小宛》:“明发不寐,有怀二人。”朱熹注:“二人,父母也。”这四句是从前面两个大段的具体描写中,自然引申而出的。作者说,像龙门滩这样奇险的地方,我是多次经历过了,决不会为风浪而发愁。不过,行船还是应当谨慎的好,免得发生意外的事故,让家里的父母担忧。这最后四句,意味深长。一方面,从“不为风波愁”中,暗示出这里的风急浪大和舟行的艰难,以深曲的笔致,扣紧题目《龙门滩》,进一步表现出此地山水的奇险。另一方面,作者在这里也隐然以“风波”比世路,他似乎在历经坎坷之中,尝够了人生的艰难,在当时的政治高压、动辄得咎的情况下,作者也在自我提醒,还是小心谨慎为妙,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免得闯出祸事。这首诗不仅有对山水壮丽险峻的描写,动人心魄,而且也隐含着人生哲理,给人以深深的启示。
全诗从头至尾,一韵到底,浑灏流转,一气直下,风格雄健壮阔,直有黄钟大吕之响。诗中不少句子有散文化的倾向,在奇崛奔放中不乏自然之姿。但作者又时有精心安排,间出对句,如“上逼铜鼓滩,下握相思洲”、“龙堂洞壑夜,瑶天风雨秋”,在一路散行中,又有精致新巧的感觉,足见作者手法变化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