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皮皮作文网 · 元明清诗词鉴赏辞典
目录
位置:主页 > 图书读物 > 小学生国学经典 > 元明清诗词鉴赏辞典 >

查慎行《晓发胥口》原文+鉴赏

作者:张易萱  时间:2023-01-30 13:01:22

半浮半没树头树,乍合乍离山外山。借取日光磨一镜,吴娘船上看烟鬟。

【鉴赏】

胥口,在江苏苏州吴县西南。

当居人还在梦乡,行人就被车马、舟船带向四周静寂,万物沉睡的天地,这境界是很容易使行人倍感清冷孤凄的。所以写“晓发”一类的诗词大都也就是这种情调。但是查慎行的这首诗却不一样,诗的内容是写“晓发”之前。“半浮半没树头树”,联系诗题看,该是拂晓时分,树梢儿在那或浓或淡,飘忽浮游的晨雾中。“半浮半没”,欲露欲藏,姿态朦胧,向远望去,群山雾绕,雾涌峰相连,雾去峰相离,离离合合皆是美。张养浩写的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对于我们领略这“离”、“合”之美也许有所启发。不过查慎行还自有高明之处,他对于景色最活跃的,使画面产生无穷变化的“云雾”却只字不提。这种诗中不见云雾字,读来满眼云雾状的奥秘,就在那浮、没、合、离四个动词,它赋予静物(山、树) 以动态的美,而这动态自然使人感到云雾的飘浮聚散,可以说是形象性与启发性的结合,巧妙地创造了言外之意,象外之象。

三、四两句写人。吴娘,泛指苏州一带妇女,这里指的是船家女; 烟鬟,形容妇女松软的发髻。“借取日光磨一镜” 的主语是下句中的“吴娘”,这一句的重点在刻画人物动作,但也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景色的过渡,一面仍是江雾迷漫,一面已是“旭日衔青嶂”,霞光与雾霭相融相织。此刻,只见那船家女正借着透过薄雾的日光,迅速地擦去镜上的尘埃和水气,接着乌黑的发髻就映入明镜之中,那显然是梳妆之后的检查了,她左照照右看看……这意味着船要“晓发”,她,作为船家的主妇,是没有时间等到云开雾散才去慢慢梳洗的,一个船家女的生活节奏,乃至她的心理活动,都在这个小小的镜头里反映出来了。若是比较一下“早起怯梳头,欲挽云鬟又却休。不会沈吟思底事,凝眸。两点春山满镜愁” (周邦彦《南乡子》),那就更能感受到这个形象的个性特色。诗人借“晓发胥口” 所见,以欣赏的笔调向我们展现了南国水乡的风物人情,这里绝无凄楚惆怅的情调,有的是景的美,人的美,以及人在自然与生活中所显示出来的那种和谐而又积极的生气与活力。

这首诗看似即景即事之言,不以力构,但是画面与着色都很有讲究。“半浮半没树头树”是中景,向远推去便是“乍合乍离山外山”,这是在画面的上半部,再把视线收到近处,便是三、四两句所描绘的景象,显然已是在画面的下半部,位置恰当,层次井然。前两句以暗色、冷色、淡墨创造出一种虚幻的迷漫的景象,而第三句的“日光”与“镜”恰是暖色、亮色,在暖色与亮色的烘染之下,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镜头——“吴娘船上看烟鬟”,便清晰地突现出来了。色调多变,虚实相映。当然,以画论诗只能是鉴赏的一个层面而已,事实上这诗中的景色、人物都处在不停的、相互联系的动态之中。因此,完整的意象,丰富的意境,仍需读者透过诗句的暗示去想象、去领略。 

相关作文

查慎行《早过淇县》原文+赏析 查慎行《夹马营》原文+赏析 查慎行《发清江浦》原文+鉴赏 查慎行《初人小河》原文+鉴赏 查慎行《三闾祠》原文+鉴赏 查慎行《寒夜次潘岷原韵》原文+鉴赏 查慎行《五老峰观海绵歌》原文+鉴赏 查慎行《渡百里湖》原文+鉴赏 查慎行《沔阳道中喜雨》原文+鉴赏

推荐热门作文

汤显祖《青阳道中》原文+鉴赏 江湜《由常山至开化山行绝句》原文+鉴赏 高启《田舍夜舂》原文+鉴赏 李攀龙《挽王中丞(录二)·司马台前列柏高》原文+鉴赏 杨基《岳阳楼》原文+鉴赏 吴伟业《采石矶》原文+鉴赏 杨慎《病中秋怀》原文+鉴赏 黄溍《上岩寺访一公》原文+鉴赏 林鸿《送高郎中使北》原文+鉴赏 王又曾《同张玉李登雨花台作》原文+鉴赏
课外书|读后感|话题作文|作文素材|专题作文|单元作文|英语作文|首页